静置抑菌被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955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3
本技术涉及被套技术领域,具体为静置抑菌被套,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包裹内层并通过若干连接块将三者固定连接为板状的外套,外套上设有连通其内外的通道,通道包括若干在外套顶面贯穿有的透气孔,外层外表面设置有将透气孔堵住的控制组件,通道还包括分别在外层和内层表面贯穿有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且第一孔和第二孔在垂直于外层和内层的方向上错开并与外层与内层之间的空间连通;本技术通过第一孔、第二孔连通外套内外空间,进而增加被套的透气性,防止被套内水汽无法转移至外环境而导致其中产生潮湿环境,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同时银离子涤纶纤维可以抑制靠近被芯位置的细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被套,具体为静置抑菌被套


技术介绍

1、被套,一般使用各类面料缝纫而成并将被芯与外界隔开,主要用于保护被芯免受污染和磨损,增加被芯的使用寿命,而被套在污染或是受损时可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3786607u的一种四孔防霉抑菌被套,主要利用竹炭纤维等透气效果好的纤维作为被套的制备材料,以增加被套的透气性,进而增加被套内水分的干燥速度,防止潮湿环境的产生,再通过银离子等材料抑制被套位置的细菌生长,以达到抑菌效果,但是附着有银离子的材料和竹炭纤维材料本身价格较贵,材料亲肤性较差,且长期使用后材料本身特性会逐渐减弱,进而导致被套本身透气性变差,进而导致抑菌效果降低。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静置抑菌被套,通过外套上的透气孔、第一孔和第二孔使外套内外空间连通,进而增加外套的透气性,而在人睡眠时则通过遮挡层堵住透气孔,进而增加保温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静置抑菌被套,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包裹内层并通过若干连接块将三者固定连接为板状的外套,所述外套上设有连通其内外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若干在外套顶面贯穿有的透气孔,所述外层外表面设置有将透气孔堵住的控制组件,所述通道还包括分别在外层和内层表面贯穿有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在垂直于外层和内层的方向上错开并与外层与内层之间的空间连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贯穿的透气孔连通外套内外空间,使外界的气流能进入外套内并将外套内的水蒸气转移至外界,减少外套内的湿度,增加被芯的干燥速度,防止被子在使用时被芯逐渐湿润且无法干燥,同时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与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间连通,进而通过第一孔、外层与内层之间的空间和第二孔连通外套内外的空间,增加外套的透气性,防止人体表面蒸发的水蒸气在外套内无法排出,降低外套内腔的湿度能降低细菌生长的舒适度,进而抑制细菌滋生。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连接在外层表面并与透气孔数量相同的遮挡层,所述遮挡层远离外层的位置通过魔术贴与外层表面可拆卸连接并将透气孔堵住。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魔术贴将遮挡层远离外层的一端与外层表面连接,同时遮挡层能将透气孔堵住,在人使用被子保暖时,将透气孔堵住,增加保暖性,在不需要保暖时打开遮挡层并漏出透气孔,增加被子的透气性,能将人体排出并蒸发的汗液蒸汽从外套内的位置转移至外环境,防止外套内的水汽在丢失人体热量后冷凝成液态水,进而降低外套内的湿度,防止潮湿环境的产生,抑制细菌繁殖。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魔术贴包括两个第一沾片和第二沾片,所述第二沾片固定在遮挡层远离外层并靠近透气孔的位置,两个所述第一沾片固定连接在外层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一沾片分别位于透气孔靠近和远离遮挡层的一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遮挡层上的第二沾片与不同位置的第一沾片连接关系,使遮挡层越过透气孔并将透气孔堵住或是不越过透气孔并将透气孔漏出,方便被子在使用状态和干燥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增加使用效果。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孔位于外层顶面的边缘位置,且所述遮挡层投影面积大于透气孔投影面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遮挡层投影面积大于透气孔投影面积的设置,使得遮挡层在盖住透气孔能完全堵住透气孔并增加被子的保暖性能,增加保温效果,且透气孔位于边缘位置能在外套内流动至外侧的水汽转移至外环境,确保吸收人体体温的水汽可以将部分热量传递至靠近人体的被子上,水汽在远离人体的位置再从被子内流出,进而增加保温效果。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分别在外层表面和内层表面阵列排列,二者阵列距离相同,且其错开一半的阵列距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孔和第二孔错开的结构设置,外套内外连通的通道相对外层和内层垂直方向弯曲,进而防止外界直接接触被芯,在增加外套透气性的同时确保外套能保护被芯不受外界污染或是磨损。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横截面积,且所述连接块为吸水的海绵材料并存在弹力。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块横截面积较大的设置,使得连接块在连接外层和内层时不会卡入第一孔或是第二孔内,进而增加外层和内层的连接强度,确保外层和内层直接形成供气体流动的空间,再利用该空间降低人体向被芯传递热量的效率,进而增加保温效果。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棉纤维梭织而成,所述内层由银离子涤纶纤维梭织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层的棉纤维增加外套与人接触表面的吸湿效果,而内层是由银离子涤纶纤维梭织而成,涤纶面料吸湿性差,进而使人体表面蒸发的汗液水汽被外层吸收,降低水汽进入外套内的效率,防止外套内潮湿环境的产生,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同时银离子涤纶纤维还能散发银离子并抑制细菌生长,进一步地抑制细菌繁殖。

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利用第一孔、第二孔连通外套内外空间,进而增加被套的透气性,防止被套内水汽无法转移至外环境而导致其中产生潮湿环境,进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同时银离子涤纶纤维可以抑制靠近被芯位置的细菌生长,防止外界细菌穿过被套并进入至被芯位置,也防止被芯温暖位置细菌进行繁殖,而遮挡层可将透气孔堵住或打开,进而控制被套处于使用状态或是干燥状态,增加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静置抑菌被套,包括外层(11)和内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包裹内层(17)并通过若干连接块(15)将三者固定连接为板状的外套,所述外套上设有连通其内外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若干在外套顶面贯穿有的透气孔(14),所述外层(11)外表面设置有将透气孔(14)堵住的控制组件,所述通道还包括分别在外层(11)和内层(17)表面贯穿有的第一孔(13)和第二孔(19),且所述第一孔(13)和第二孔(19)在垂直于外层(11)和内层(17)的方向上错开并与外层(11)与内层(17)之间的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连接在外层(11)表面并与透气孔(14)数量相同的遮挡层(12),所述遮挡层(12)远离外层(11)的位置通过魔术贴与外层(11)表面可拆卸连接并将透气孔(14)堵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两个第一沾片(16)和第二沾片(18),所述第二沾片(18)固定在遮挡层(12)远离外层(11)并靠近透气孔(14)的位置,两个所述第一沾片(16)固定连接在外层(11)表面,且两个所述第一沾片(16)分别位于透气孔(14)靠近和远离遮挡层(1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4)位于外层(11)顶面的边缘位置,且所述遮挡层(12)投影面积大于透气孔(14)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孔(13)、第二孔(19)分别在外层(11)表面和内层(17)表面阵列排列,二者阵列距离相同,且其错开一半的阵列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5)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孔(13)和第二孔(19)的横截面积,且所述连接块(15)为吸水的海绵材料并存在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由棉纤维梭织而成,所述内层(17)由银离子涤纶纤维梭织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静置抑菌被套,包括外层(11)和内层(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11)包裹内层(17)并通过若干连接块(15)将三者固定连接为板状的外套,所述外套上设有连通其内外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若干在外套顶面贯穿有的透气孔(14),所述外层(11)外表面设置有将透气孔(14)堵住的控制组件,所述通道还包括分别在外层(11)和内层(17)表面贯穿有的第一孔(13)和第二孔(19),且所述第一孔(13)和第二孔(19)在垂直于外层(11)和内层(17)的方向上错开并与外层(11)与内层(17)之间的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若干固定连接在外层(11)表面并与透气孔(14)数量相同的遮挡层(12),所述遮挡层(12)远离外层(11)的位置通过魔术贴与外层(11)表面可拆卸连接并将透气孔(14)堵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置抑菌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两个第一沾片(16)和第二沾片(18),所述第二沾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红李俊芦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品杭寝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