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81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空气炸锅,涉及空气炸锅,旨在解决电器过温的安全隐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包括内连接部以及外延伸部,所述内连接部罩合连接于空气炸锅的热风排出位置,所述外延伸部延伸出空气炸锅外壳的外壁,所述外延伸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颈部,所述斜颈部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若干通槽,所述通槽与外延伸部的内腔连通。本技术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在适配原有机型的前提下,通过增设外延伸部提高散热效果,并增设斜颈部实现斜向上的热气排放,有效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炸锅,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及运用该结构的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1、空气炸锅,是一种可以用空气来进行“油炸”的机器,主要是利用空气替代原本煎锅里的热油,让食物变熟;同时热空气还吹走了食物表层的水分,使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

2、空气炸锅在工作时,需要通过排风口排出带有水分的热风,现有技术中的排风口设计普遍为平排风,例如公告号为cn217852532u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用于空气炸锅的排风部件和空气炸锅,其技术要点是:排风部件应用于空气炸锅,空气炸锅设置有排风口,排风部件包括架体和盖体,架体设置在排风口处,架体形成有通风孔。盖体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盖体形成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通风孔连通。

3、申请人在市场调研中发现,用户再放置空气炸锅时,普遍会将背部贴靠于墙壁或者橱柜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平排风,在长时间运行时,外环境壁面与空气炸锅之间会产生一个高温区域,从而导致空气炸锅后部区域温度急速升高,存在电器过温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在适配原有机型的前提下,通过增设外延伸部提高散热效果,并增设斜颈部实现斜向上的热气排放,有效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包括内连接部以及外延伸部,所述内连接部罩合连接于空气炸锅的热风排出位置,所述外延伸部延伸出空气炸锅外壳的外壁,所述外延伸部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颈部,所述斜颈部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若干通槽,所述通槽与外延伸部的内腔连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内连接部延伸入空气炸锅的内部进行排气通道的连通,以确保排风口结构改进后,与原机型的匹配性;增设外延伸部供待排出的热气的汇集,并限定外延伸部延伸出空气炸锅外壳的外壁,从而实现汇集于外延伸部的热气与外环境的热传递,降低排风口结构的过温隐患;增设斜颈部并限定其角度呈倾斜向上,并将通槽设置于斜颈部,使得最终以倾斜向上的角度向后排出热气,从而避免空气炸锅背部贴墙放置时,热气无法及时离开壁面和空气炸锅背部之间的问题发生,进一步消除过温的隐患;综上所述,在适配原有机型的前提下,通过增设外延伸部提高散热效果,并增设斜颈部实现斜向上的热气排放,有效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延伸部设置有隔离抵板,所述隔离抵板用于抵接外环境的壁面。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抵板设置于外延伸部的底端,所述斜颈部设置于外延伸部的顶端,所述隔离抵板和斜颈部之间设置有增距竖壁。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颈部以竖直面为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为30°-70°。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通过优化排风风道和排风口结构,并设置内封盖和反射顶盖进行隔温,有效消除整体发生过温的隐患。

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和烹饪腔,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风扇,还包括上述的防过温排风口结构,所述外壳于电机和烹饪腔之间设置有内封盖,所述内封盖设置有反射顶盖,所述反射顶盖罩设于烹饪腔,所述反射顶盖设置有内排通槽,所述内封盖设置有衔接风道,所述衔接风道两端分别与内排通槽和内连接部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正常工作时,电机驱动风扇旋转,风扇在旋转过程中,通过气压推动外界空气进入到烹饪腔,并与高温状态的食物充分接触,从而带走食物表面的水分,携带水分的高温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持续经内排通槽、衔接风道以及防过温排风口结构排向外界;以上为空气炸锅的普遍工作过程,本申请的改进之处在于,采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从而降低背部外壳发生过温的隐患,通过衔接风道直接连通烹饪腔与防过温排风结构,从而降低排风风道所经区域的过温隐患,通过设置内封盖和反射顶盖实现对烹饪腔的隔温,有效降低电机所在的电器腔室的过温隐患;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优化排风风道和排风口结构,并设置内封盖和反射顶盖进行隔温,有效消除整体发生过温的隐患。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设置有外封盖,所述外封盖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和外封盖之间形成有环状进风口,所述外封盖与内封盖配合形成冷风腔室,所述内连接部具有三个罩壁处于冷风腔室内。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连接部包括底壁、两侧壁以及顶壁,所述衔接风道设置有抵接条供底壁抵接,所述衔接风道设置有夹槽供侧壁嵌入,所述衔接风道设置有压条供顶壁压接,所述压条和顶壁之间设置有自攻螺钉锁紧。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壳外壁于内连接部和外延伸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嵌环,所述定位嵌环嵌合于外壳和外封盖之间,所述定位嵌环设置有嵌环插板,所述外壳和外封盖设置有供嵌环插板插入的插板槽。

1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适配原有机型的前提下,通过增设外延伸部提高散热效果,并增设斜颈部实现斜向上的热气排放,有效防止过温问题的发生;隔离抵板用于抵接外环境的壁面,从而防止斜颈部抵接于壁面,确保热气排出效果;确保斜颈部与隔离抵板的间距,以降低隔离抵板上表面沾染油脂和水分的问题;防止因角度过高导致排出的水分被重新吸回空气炸锅,或者防止因角度过低导致防过温效果不佳。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优化排风风道和排风口结构,并设置内封盖和反射顶盖进行隔温,有效消除整体发生过温的隐患;实现罩壳的内连接部与冷风腔室的热交换,进一步防止过温问题发生;在确保罩壳与衔接风道连接密封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罩壳的转配便捷性;罩壳在与衔接风道固定的同时,由外壳和外封盖配合,形成进一步限制,有效提高罩壳的安装强度;弧形挡片阻挡于内排通槽和风扇之间,有效防止气流直接由内排通槽直接吹出。

15、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图;

21、图6为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22、图7为实施例二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和内封盖的装配关系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包括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包括内连接部(2)以及外延伸部(3),所述内连接部(2)罩合连接于空气炸锅的热风排出位置,所述外延伸部(3)延伸出空气炸锅外壳的外壁,所述外延伸部(3)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颈部(4),所述斜颈部(4)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若干通槽(5),所述通槽(5)与外延伸部(3)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伸部(3)设置有隔离抵板(6),所述隔离抵板(6)用于抵接外环境的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抵板(6)设置于外延伸部(3)的底端,所述斜颈部(4)设置于外延伸部(3)的顶端,所述隔离抵板(6)和斜颈部(4)之间设置有增距竖壁(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颈部(4)以竖直面为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为30°-70°。

5.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9)和烹饪腔(10),所述电机(9)输出轴连接有风扇(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过温排风口结构,所述外壳(8)于电机(9)和烹饪腔(10)之间设置有内封盖(12),所述内封盖(12)设置有反射顶盖(13),所述反射顶盖(13)罩设于烹饪腔(10),所述反射顶盖(13)设置有内排通槽(14),所述内封盖(12)设置有衔接风道(15),所述衔接风道(15)两端分别与内排通槽(14)和内连接部(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设置有外封盖(16),所述外封盖(16)设置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和外封盖(16)之间形成有环状进风口(18),所述外封盖(16)与内封盖(12)配合形成冷风腔室(19),所述内连接部(2)具有三个罩壁处于冷风腔室(19)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2)包括底壁(20)、两侧壁(21)以及顶壁(22),所述衔接风道(15)设置有抵接条(23)供底壁(20)抵接,所述衔接风道(15)设置有夹槽(24)供侧壁(21)嵌入,所述衔接风道(15)设置有压条(25)供顶壁(22)压接,所述压条(25)和顶壁(22)之间设置有自攻螺钉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外壁于内连接部(2)和外延伸部(3)之间设置有定位嵌环(27),所述定位嵌环(27)嵌合于外壳(8)和外封盖(16)之间,所述定位嵌环(27)设置有嵌环插板(28),所述外壳(8)和外封盖(16)设置有供嵌环插板(28)插入的插板槽(29)。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顶盖(13)内部设置有弧形挡片(30),所述弧形挡片(30)阻挡于内排通槽(14)和风扇(11)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包括罩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1)包括内连接部(2)以及外延伸部(3),所述内连接部(2)罩合连接于空气炸锅的热风排出位置,所述外延伸部(3)延伸出空气炸锅外壳的外壁,所述外延伸部(3)设置有倾斜向上的斜颈部(4),所述斜颈部(4)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若干通槽(5),所述通槽(5)与外延伸部(3)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伸部(3)设置有隔离抵板(6),所述隔离抵板(6)用于抵接外环境的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抵板(6)设置于外延伸部(3)的底端,所述斜颈部(4)设置于外延伸部(3)的顶端,所述隔离抵板(6)和斜颈部(4)之间设置有增距竖壁(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温排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颈部(4)以竖直面为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为30°-70°。

5.一种运用防过温排风口结构的空气炸锅,包括外壳(8),所述外壳(8)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机(9)和烹饪腔(10),所述电机(9)输出轴连接有风扇(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过温排风口结构,所述外壳(8)于电机(9)和烹饪腔(10)之间设置有内封盖(12),所述内封盖(12)设置有反射顶盖(13),所述反射顶盖(13)罩设于烹饪腔(10),所述反射顶盖(13)设置有内排通槽(14),所述内封盖(12)设置有衔接风道(1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柱余溧帅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手拉手浙江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