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53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结构包括底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表面两端的侧墙;竖直安装在所述底板表面中央的立柱;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的两个侧墙连接且底面中央与所述立柱连接的中板;以及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墙安装的顶板;其中所述底板、所述侧墙、所述中板、所述立柱和所述顶板均为碳纤维混凝土板。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采用碳纤维布混凝土和碳纤维混凝土,同等条件下可提升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降低结构厚度,减轻自重,实现大跨度要求;在地下结构中引入纤维混凝土,可增加结构的整体耐久性,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配式车站和碳纤维混凝土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不断突破,地铁车站的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大跨、无柱的站厅层才能适应运营的功能需求。地铁建设周期长、用工难、对城市地面交通影响大、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暴露,迫切要求地下工程需要提高其工业化程度。通过装配式技术,实现构件预制化、工程化,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可有效解决当下轨道交通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该车站结构通过采用碳纤维布混凝土和碳纤维混凝土,同等条件下可提升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降低结构厚度,减轻自重,实现大跨度要求;在地下结构中引入纤维混凝土,可增加结构的整体耐久性,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安全性。

2、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中,所述车站结构包括:

4、底板;

5、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板表面两端的侧墙;

6、竖直安装在所述底板表面中央的立柱;

7、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的两个侧墙连接且底面中央与所述立柱连接的中板;以及

8、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墙安装的顶板;其中

9、所述底板、所述侧墙、所述中板、所述立柱和所述顶板均为碳纤维混凝土板。

10、可选地,所述碳纤维混凝土板包括上下依次间隔分布的普通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布层

11、可选地,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中掺杂有碳纤维。

12、可选地,所述侧墙设有与所述中板连接的牛腿,所述牛腿与所述中板之间通过锯齿结构连接。

13、可选地,所述锯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牛腿上以及与所述牛腿对接处的所述中板上的随形齿条。

14、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连接处设有底板预留槽,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底板预留槽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板连接。

15、可选地,所述中板与所述立柱连接处设有中板预留槽,所述立柱插入所述中板预留槽中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中板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墙之间通过双榫接头和所述紧固件连接。

17、可选地,多个所述车站结构纵向之间通过单榫接头和所述紧固件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钢棒和高强螺栓。

19、本技术的优点是:

20、本技术的车站结构通过比选和优化一环一共分为四块,每个预制块体积小重量轻,方便运输及现场施工;合理的仰拱和拱顶形式能使明挖车站结构受力性能更优;通过采用碳纤维布混凝土和碳纤维混凝土,同等条件下可提升结构极限承载能力,降低结构厚度,减轻自重,实现大跨度要求;在地下结构中引入纤维混凝土,可增加结构的整体耐久性,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和恶劣条件下的适应性、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混凝土板包括上下依次间隔分布的普通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中掺杂有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设有与所述中板连接的牛腿,所述牛腿与所述中板之间通过锯齿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牛腿上以及与所述牛腿对接处的所述中板上的随形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柱连接处设有底板预留槽,所述立柱插入所述底板预留槽中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与所述立柱连接处设有中板预留槽,所述立柱插入所述中板预留槽中并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中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墙之间通过双榫接头和所述紧固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车站结构纵向之间通过单榫接头和所述紧固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钢棒和高强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混凝土板包括上下依次间隔分布的普通混凝土层和碳纤维布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中掺杂有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设有与所述中板连接的牛腿,所述牛腿与所述中板之间通过锯齿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车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牛腿上以及与所述牛腿对接处的所述中板上的随形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联玺冯云邢敏张琴龚光全陈韵舟钱文波刘强段光韬吴培涛龚代海廖余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