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限位辊轮导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44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0
一种双向限位辊轮导槽装置,属于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应用于棒、线材生产线。包括入口导槽(1)、导槽座一(2)、中间导槽(3)、导槽座二(4)、出口导槽(5)、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优点在于,该导槽装置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提高成品表面质量并降低导槽更换频率,节省生产费用;并且,设置双向限位导轮,对轧件的运行轨迹定位精度更高,减少生产事故,可提高生产作业率,且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可降低导槽备件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双向限位辊轮导槽装置,适用于棒、线材生产线。


技术介绍

1、导槽广泛应用于冶金工程,特别是棒、线材等长材生产线,用于支撑及扶持轧件以使轧件按照设定的轨迹运行。轧钢生产过程中,高速运行的轧件轨迹飘忽不定,与各种导槽的导槽孔直接接触并产生较大滑动摩擦,轧件表面容易被划伤,影响成品表面质量。

2、传统的轧线导槽,仅利用导槽孔对轧件进行导向,轧件与导槽孔由于相对速度较大,必然产生滑动摩擦,一方面容易造成轧件表面被划伤,影响成品质量,另一方面使导槽磨损严重,导槽更换频率较大,备件费用高;而且导槽一般间距较大,对轧件的轨迹定位精度低,在经过下游工序时容易造成憋钢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槽装置,克服了导槽磨损严重,导槽更换频率较大,备件费用高等问题。能够提高产品表面质量,降低备件费用。而且通过双向限位,使轧件运行轨迹更加精确,可以有效避免憋钢事故发生。

2、本技术包括包括入口导槽1、导槽座一2、中间导槽3、导槽座二4、出口导槽5、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

3、入口导槽1装配在导槽座一2的入口侧,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装配在导槽座一2中部的安装孔内;中间导槽3装配在导槽座一2的出口侧;导槽座二4装配在导槽座一2的出口侧;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装配在导槽座二4中部的安装孔内;出口导槽5装配在导槽座二4的出口侧。

4、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是完全相同的。

5、导轮组一6与导轮组二7及导轮组三8与导轮组四9的外径间距小于入口导槽1、中间导槽3和出口导槽5的内孔直径。

6、导轮组一6包括油气接头10、导轮轴11、轴承一12、导轮13、轴承二14、定距环15、垫片16、螺母17;

7、轴承一12、导轮13、轴承二14、定距环15、垫片16、螺母17串列装配在导轮轴11上,油气接头10装配在导轮轴11端头的油孔上。

8、导轮组一6和导轮组二7轴线平行,导轮组三8和导轮组四9轴线平行,导轮组一6和导轮组三8轴线互相垂直;

9、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是完全相同的。

10、本技术通过设置导轮组,把轧件在运行中的滑动摩擦改变为滚动摩擦,通过双向限位导轮对轧件进行导向,由于对轧件在后续导槽中运行时的轨迹进行了纠正,减少了轧件与后续导槽的滑动接触,减少了导槽对轧件的划伤,改善了成品质量,同时导槽磨损率也大大降低,生产费用大幅减少,而且减少憋钢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作业率。

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提高成品表面质量并降低导槽更换频率,节省生产费用;并且,设置双向限位导轮,对轧件的运行轨迹定位精度更高,减少生产事故,可提高生产作业率,且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可降低导槽备件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限位辊轮导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导槽(1)、导槽座一(2)、中间导槽(3)、导槽座二(4)、出口导槽(5)、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管一(18)、喷淋管二(19)、喷淋管三(20)、喷淋管四(21)是完全相同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限位辊轮导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导槽(1)、导槽座一(2)、中间导槽(3)、导槽座二(4)、出口导槽(5)、导轮组一(6)、导轮组二(7)、导轮组三(8)、导轮组四(9)、喷淋管一(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