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43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支撑座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限位块、转动杆和调节扳手,限位块套设于转动杆上,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扳手,锁定组件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限位块在纵向方向上抵住滑动连接座使其无法上下滑动;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以使转动杆转动并带动限位块偏转使其偏离滑动连接座的滑动轨迹,此时不再对滑动连接座的滑动造成阻碍,只需扳动调节扳手即可实现锁定组件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式简便快捷,且锁定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连接方式简单,有效实现对椅背滑动变轨机构的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椅背滑动变轨机构的锁定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座椅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用具之一,人们对于座椅的各方面要求也不断增多,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下市场上生产出了适应于不同使用环境的各类座椅,近年来与人体姿态变化配合程度高且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渐渐受到欢迎。

2、目前市面上一些可后躺的座椅,其椅背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后仰转动,在使用者坐上座椅使得椅背向后仰倒时,椅背整体往后使得椅背与椅座之间的距离将会产生变化,而椅座的位置不变,因此椅背与使用者的背部将会发生相对位移和摩擦产生不适感,同时椅背向后仰倒后使用者的腰部就无法与椅背上的腰托位置相互配合,从而导致腰部出现悬空状态使用体验大幅降低;使用者实际在使用座椅时,背部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背部的前后位置会随坐姿变化而相应变化;而常规座椅的椅背最多只能纵向滑动以调节椅背高度,使得椅背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贴合用户背部。

3、基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椅背滑动变轨机构,通过在座椅的椅背上设立一个能上下滑动的滑动连接座,滑动连接座设于椅背支架上且沿椅背支架上下滑动,滑动连接座与椅背转动连接,转动支撑组件设置在椅背和椅背支架之间,且转动支撑组件分别与椅背支架和椅背转动连接,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向后仰倒时,人体背部倚靠在椅背上使椅背向后转动,同时滑动连接座沿椅背支架向下移动,转动支撑组件随椅背同步转动并导引椅背下端前移以更好承托人体腰部。

4、该椅背滑动变轨机构会因为人体后仰程度的变化使椅背相对应地下移并下端前倾,而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使用者并不需要椅背发生变化而只需要其顺应向后倾倒即可,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椅背滑动变轨机构上设置锁定调节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控制滑动连接座不发生下移从而将椅背锁定,椅背不发生下移并下端前倾,扩大椅背滑动变轨机构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锁定调节装置,通过在椅背滑动变轨机构内加装锁定组件来实现对滑动连接座的锁定,锁定组件包括限位块、转动杆和调节扳手,限位块套设于转动杆上并可随转动杆的转动在纵向方向上抵接滑动连接座以使其锁定,只需扳动调节扳手即可实现锁定组件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式简便快捷,且锁定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连接方式简单,有效实现对椅背滑动变轨机构的锁定。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支撑座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限位块、转动杆和调节扳手,限位块套设于转动杆上,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扳手,锁定组件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限位块在纵向方向上抵住滑动连接座使其无法上下滑动;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以使转动杆转动并带动限位块偏转使其偏离滑动连接座的滑动轨迹,此时不再对滑动连接座的滑动造成阻碍。

4、作为优选,滑动连接座沿纵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卡位的限位槽,限位块随转动杆同步转动后抵接限位槽以使滑动连接座处于锁定状态。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结构简单,实现难度低。

5、作为优选,滑动连接座的底部外凸形成限位槽,或者,滑动连接座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限位槽处于滑动连接座的靠下位置便于限位块转动后迅速抵接至限位槽顶部从而限制滑动连接座的上下滑动。

6、作为优选,限位块一端延长形成延长段,延长段的上端直径缩小形成抵接部,抵接部随转动杆转动后向外抵接限位槽的顶部以使滑动连接座无法上下滑动。延长段的设置使得仅需转动很小角度就能抵接到滑动连接座,直径缩小的抵接部为限位块与滑动连接座抵接时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

7、作为优选,锁定组件还包括控制件,控制件配置为控制限位块转动抵接滑动连接座并使限位块卡位固定。控制件的存在便于限位块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时的位置固定。

8、作为优选,控制件为转动卡位块,转动卡位块套设于转动杆上并与限位块同步转动,转动卡位块上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并沿周向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支撑座内与转动卡位块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位件,卡位件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抵接配合的第一止滑部与第二止滑部,卡位件上还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扳动调节扳手以使转动杆转动,转动卡位块随转动杆同步转动并使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卡位切换。转动卡位块上的限位部与卡位件上的止滑部相配合接触卡位,使得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来回切换更稳固,限位块转动后在对应位置固定不移位。

9、作为优选,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止滑部接触,第一限位凸起卡入限位凹槽内固定卡位,此时限位块未抵接滑动连接座;锁定组件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使第二限位部与第二止滑部接触,第一限位凸起脱离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凸起卡入限位凹槽内固定卡位,限位块转动至抵接滑动连接座的位置并固定。锁定组件在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之间切换时,通过扳动调节扳手来进行调节,操作简单快捷,且不易出错。

10、作为优选,支撑座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锁定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限位块位于容置槽内不发生转动。锁定组件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限位块由容置槽内向外转动以抵接滑动连接座。

11、作为优选,转动杆为插杆,调节扳手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与插杆所配合的插接槽,插杆插入插接槽实现调节扳手与转动杆的固定连接。插杆与插接槽的配合使得扳动调节扳手后,转动杆能随着扳手扳动的角度同布进行转动。

12、作为优选,插杆的截面为多边形,插接槽的截面为与插杆对应配合的多边形。多边形截面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在扳动调节扳手时更可控,不会扳动过头或是扳动不到位。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支撑座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限位块、转动杆和调节扳手,限位块套设于转动杆上,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扳手,锁定组件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限位块在纵向方向上抵住滑动连接座使其无法上下滑动;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以使转动杆转动并带动限位块偏转使其偏离滑动连接座的滑动轨迹,此时不再对滑动连接座的滑动造成阻碍,只需扳动调节扳手即可实现锁定组件的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操作方式简便快捷,且锁定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连接方式简单,有效实现对椅背滑动变轨机构的锁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300)、支撑座(200)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锁定组件(500),锁定组件(500)包括限位块(510)、转动杆(520)和调节扳手(530),所述限位块(510)套设于转动杆(520)上,转动杆(520)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扳手(530),锁定组件(500)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块(510)在纵向方向上抵住滑动连接座(300)使其无法上下滑动;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530)以使转动杆(520)转动并带动限位块(510)偏转使其偏离滑动连接座(300)的滑动轨迹,此时不再对滑动连接座(300)的滑动造成阻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座(300)沿纵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块(510)配合卡位的限位槽(310),限位块(510)随转动杆(520)同步转动后抵接限位槽(310)以使滑动连接座处于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座(300)的底部外凸形成限位槽(310),或者,滑动连接座(300)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3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510)一端延长形成延长段(511),所述延长段(511)的上端直径缩小形成抵接部(512),抵接部(512)随转动杆(520)转动后向外抵接限位槽(310)的顶部以使滑动连接座(300)无法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组件(500)还包括控制件(540),所述控制件(540)配置为控制限位块(510)转动抵接滑动连接座(300)并使限位块(510)卡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件(540)为转动卡位块(541),所述转动卡位块(541)套设于转动杆(520)上并与限位块(510)同步转动,转动卡位块(54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542)和第二限位部(543)并沿周向方向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44)和第二限位凸起(545),支撑座(200)内与转动卡位块(54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卡位件(550),所述卡位件(550)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部(542)与第二限位部(543)相抵接配合的第一止滑部(551)与第二止滑部(552),卡位件(550)上还设有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槽(553),扳动调节扳手(530)以使转动杆(520)转动,转动卡位块(541)随转动杆(520)同步转动并使第一限位凸起(544)与第二限位凸起(545)在限位凹槽(553)内卡位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组件(50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限位部(542)与第一止滑部(551)接触,第一限位凸起(544)卡入限位凹槽(553)内固定卡位,此时限位块(510)未抵接滑动连接座(300);所述锁定组件(500)由解锁状态向锁定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530)使第二限位部(543)与第二止滑部(552)接触,第一限位凸起(544)脱离限位凹槽,第二限位凸起(545)卡入限位凹槽(553)内固定卡位,限位块(510)转动至抵接滑动连接座(300)的位置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座(200)向内凹陷形成容置槽(210),锁定组件(500)处于解锁状态时,限位块(510)位于容置槽(210)内不发生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杆(520)为插杆(521),调节扳手(530)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与插杆(521)所配合的插接槽(531),插杆(521)插入插接槽(531)实现调节扳手(530)与转动杆(520)的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杆(521)的截面为多边形,插接槽(531)的截面为与插杆(521)对应配合的多边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300)、支撑座(200)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锁定组件(500),锁定组件(500)包括限位块(510)、转动杆(520)和调节扳手(530),所述限位块(510)套设于转动杆(520)上,转动杆(520)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扳手(530),锁定组件(500)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限位块(510)在纵向方向上抵住滑动连接座(300)使其无法上下滑动;由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转换时,扳动调节扳手(530)以使转动杆(520)转动并带动限位块(510)偏转使其偏离滑动连接座(300)的滑动轨迹,此时不再对滑动连接座(300)的滑动造成阻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座(300)沿纵向方向上设有与限位块(510)配合卡位的限位槽(310),限位块(510)随转动杆(520)同步转动后抵接限位槽(310)以使滑动连接座处于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连接座(300)的底部外凸形成限位槽(310),或者,滑动连接座(300)向内凹陷形成限位槽(3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510)一端延长形成延长段(511),所述延长段(511)的上端直径缩小形成抵接部(512),抵接部(512)随转动杆(520)转动后向外抵接限位槽(310)的顶部以使滑动连接座(300)无法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锁定组件(500)还包括控制件(540),所述控制件(540)配置为控制限位块(510)转动抵接滑动连接座(300)并使限位块(510)卡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定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件(540)为转动卡位块(541),所述转动卡位块(541)套设于转动杆(520)上并与限位块(510)同步转动,转动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琼马德和王星李春平王大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摩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