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34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30
本申请涉及阀门电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包括设置在抵接处和第一轴承之间的托举盘以及转动连接在腔下面的螺纹杆,托举盘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穿入螺纹孔内与连接杆螺纹连接,螺纹杆上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轮杆,轮杆另一端穿透壳体,具有实现输出轴和电驱动装置能够完美配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阀门电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1、在通过管道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设置有阀门,阀门的开关能控制管道中物质通过流量的大小,阀门的开合通常使用阀门电动装置来控制。

2、阀门电动装置包括壳体、输出轴和电驱动装置,输出轴放置在壳体内部,输出轴上设置有蜗轮,电驱动装置上设置有蜗杆,输出轴与电驱动装置通过蜗轮和蜗杆转动。在阀门电动装置使用时,输出轴与阀门连接,电驱动装置带动输出轴转动,从而控制阀门的开关。

3、由于壳体与输出轴是分开设置的,在将输出轴放置到壳体内部后,可能会由于生产的尺寸不均或磨损导致输出轴上的蜗轮与蜗杆啮合不完全,导致电驱动装置不能带动输出轴转动,此时通常会在在输出轴下方添加垫片来调整输出轴的位置,但是垫片厚度一定,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使蜗轮和蜗杆很好的啮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实现输出轴的蜗轮与蜗杆完全啮合,提供了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

2、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包括设置在抵接处和第一轴承之间的托举盘以及转动连接在腔下面的螺纹杆,托举盘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穿入螺纹孔内与连接杆螺纹连接,螺纹杆上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设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轮杆,轮杆另一端穿透壳体。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轮杆来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转动,带动托举盘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输出轴上下移动,从而调节蜗轮蜗杆啮合。

5、可选的,所述托举盘为圆环状,托举盘的内径与第一轴承内径相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状的托举盘能使输出轴的受力更加均匀,使托举输出轴更加省力,减少对托举盘的损害。

7、可选的,所述螺纹杆上方设置有加固件,螺纹杆穿过加固件并与加固件转动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固件分散螺纹杆所受的力,防止螺纹杆所受力集中在一点导致螺纹杆断裂。

9、可选的,所述托举盘背离螺纹杆一侧滑动连接有簧杆,簧杆竖直固定在腔下面上,簧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托举盘连接,另一端与腔下面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能分担托举板所受的力,避免托举板的力全部由连接杆承担,当连接杆处于悬空状态时容易造成断裂,弹簧将托举板承受的力传递到壳体上。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齿数比为10:1。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的比为1:10,转动轮杆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角度较小,能够使托举盘带动输出轴进行更微小的移动,使蜗轮和蜗杆对齐的更加精准。

13、可选的,所述轮杆穿出壳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旋钮来带动轮杆转动,转动旋钮更加省力,从而使调节更加容易。

15、可选的,轮杆穿出壳体处设置有第二轴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轴承使轮杆和壳体转动连接,减少轮杆与壳体的摩擦,使轮杆的转动更加容易且减小壳体和轮杆的损害。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托举盘上都涂有润滑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涂抹润滑油来使个各相对运动处的摩擦力减小,减小各部分因相等位移产生的摩擦对各零件产生损害。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0、通过转动螺纹杆带动输出轴上下移动从而将蜗轮和蜗杆对齐;

21、通过在相对位移处涂抹润滑油来减少摩擦,使输出轴转动更加省力;

22、通过设置旋钮和第二旋钮来更容易的旋转轮杆和第二轮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抵接处(23)和第一轴承(11)之间的托举盘(3)以及转动连接在腔下面(121)的螺纹杆(4),托举盘(3)连接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4)穿入螺纹孔内与连接杆(31)螺纹连接,螺纹杆(4)上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第一锥齿轮(41)设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1)固定连接有轮杆(5),轮杆(5)另一端穿透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盘(3)为圆环状,托举盘(3)的内径与第一轴承(11)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上方设置有加固件(42),螺纹杆(4)穿过加固件(42)并与加固件(4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盘(3)背离螺纹杆(4)一侧滑动连接有簧杆(6),簧杆(6)竖直固定在腔下面(121)上,簧杆(6)上套设有弹簧(61),弹簧(61)一端与托举盘(3)连接,另一端与腔下面(1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51)的齿数比为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杆(5)穿出壳体(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旋钮(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杆(5)穿出壳体(1)处设置有第二轴承(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53)和托举盘(3)上都涂有润滑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抵接处(23)和第一轴承(11)之间的托举盘(3)以及转动连接在腔下面(121)的螺纹杆(4),托举盘(3)连接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4)穿入螺纹孔内与连接杆(31)螺纹连接,螺纹杆(4)上方设置有第一锥齿轮(41),第一锥齿轮(41)设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1)固定连接有轮杆(5),轮杆(5)另一端穿透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盘(3)为圆环状,托举盘(3)的内径与第一轴承(11)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电动装置输出轴位置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上方设置有加固件(42),螺纹杆(4)穿过加固件(42)并与加固件(4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刘兵吕春蓉闫学帅李家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