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充填墙,具体为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
技术介绍
1、一些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建筑主体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配合砌体填充墙组成,由于建筑专业外立面效果导致砌体填充墙形成宽度不大于700mm的小墙垛,结构专业需要在墙体两侧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与砌体填充墙还需设置马牙槎,构造柱中间仅剩不大于300mm的砌体填充墙,如选择砌筑砌体填充墙,施工困难;如选择和两侧构造柱整体浇筑,则形成一片700mm长的剪力墙,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吸收了更多的地震力,同时增大了结构自重,对框架结构稳定性不利,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所述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由预埋管道、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以及挤塑板组成,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两端分别锚入两端混凝土构造柱内,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之间布设预埋管道,所述挤塑板设置于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方,所述混凝土构造柱、大间距水平分布筋、预埋管道以及挤塑板位置采用现浇筑混凝土充填,在上层钢筋混凝土楼梁、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两侧混凝土构造柱所构成的空间内形成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
3、上述预埋管道为90-pvc管或80-sc管且均采用居中布置。
4、上述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构造
5、上述挤塑板的厚度不小于30mm、宽度比墙体厚度短80mm。
6、有益效果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由预埋管道、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以及挤塑板组成;
8、1、预埋管道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充填墙自重,且便于后期接管以及穿线作业;
9、2、底部挤塑板与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以及预埋管道配合,实现填充墙和主体结构弱连接,减小了填充墙给主体结构带来的刚度影响,减小了地震力的吸收;
10、3、整体浇筑,不需要预留砌体马牙槎,减少施工工序,节省了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施工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工的投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由预埋管道、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以及挤塑板组成,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两端分别锚入两端混凝土构造柱内,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之间布设预埋管道,所述挤塑板设置于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方,所述混凝土构造柱、大间距水平分布筋、预埋管道以及挤塑板位置采用现浇筑混凝土充填,在上层钢筋混凝土楼梁、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两侧混凝土构造柱所构成的空间内形成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道为90-PVC管或80-SC管且均采用居中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强度等级与混凝土构造柱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的厚度不小于30mm、宽度比墙体厚度短8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框架结构的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由预埋管道、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以及挤塑板组成,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两端分别锚入两端混凝土构造柱内,所述大间距水平分布筋之间布设预埋管道,所述挤塑板设置于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方,所述混凝土构造柱、大间距水平分布筋、预埋管道以及挤塑板位置采用现浇筑混凝土充填,在上层钢筋混凝土楼梁、下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以及两侧混凝土构造柱所构成的空间内形成现浇混凝土短填充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