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526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9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三组工站,每组工站均由一个光源检测模块和两个送料模块组成,两个送料模块并列设置于光源检测模块的前端,三组工站在工作台顶部均匀分布,每组工站能够对两个手机中框进行检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检测组件左右往复移动,而对应的两个送料模块交错移动,使得光源组件移动至对应位置时,刚好对应的送料模块将承载有手机中框的治具送至工业相机处进行检测,而通过第四伺服电机转动使得治具带动手机中框转动,从而能够对手机中框的四个侧面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手机中框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中框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手机中框对保护手机设备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作用,手机中框在制程过程中由于制作工艺或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产生手机中框不平滑、不对称、发生畸变、刮伤、碰伤、指纹水印等问题,可能对手机产品造成刮伤、划伤或密封不严等缺陷,因此手机中框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外观进行检测,经过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2220010402.x”公开的“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装置”,其中记载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的同一侧上由近到远依次设置有视觉成像系统和图像摄取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气压推杆和第二气压推杆,所述壳体上滑动连接有收纳筐,所述壳体上与收纳筐的抵触位置设置有重量传感器”,上述检测装置通过视觉成像系统配合图像摄取装置对手机中框的外观表面进行拍照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了手机中框的检测效率和精确率,不仅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升手机中框出厂的良品率,与传统技术中利用肉眼检测中框相比,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仅能对中框的一个面进行外观检测,而中框需要对顶面、侧面和底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因此使用上述装置时一个中框需要工作人员调整不同角度进行多次检测,从而导致手机中框的检测效率较低,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手机中框检测效率的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三组工站,每组工站均由一个光源检测模块和两个送料模块组成,两个送料模块并列设置于光源检测模块的前端,三组工站在工作台顶部均匀分布;

3、所述光源检测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座和检测框,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工作台的顶端,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座的外部并与第一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同步带轮与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检测框的正面安装有漫反射光源,所述检测框的底端安装有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检测框内部安装有聚光罩和检测组件。

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模块包括固定安装于工作台顶端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座的外部并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丝杆,所述第三安装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座的外部并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动同步带轮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丝杆螺母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丝杆螺母与第三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与第四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治具底板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于检测框内的弧形挂板,所述弧形挂板表面安装有若干工业相机,若干工业相机能够分别对手机中框的上表面、侧面和下表面进行检测,所述弧形挂板的一端安装有挂架,所述挂架的底端安装有漫射条灯。

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光罩的背面开设有条形开槽,所述工业相机通过条形开槽位于聚光罩的内部,所述聚光罩内中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漫射面灯,所述漫反射光源表面安装有反射棱镜。

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漫反射光源的中部开设连通聚光罩的圆形开孔,位于弧形挂板顶部一端的工业相机位于聚光罩外部且拍摄方向透过圆形开孔朝向聚光罩内。

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治具底板的高度高于反射棱镜的高度。

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治具底板一侧开设有条形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组工站能够对两个手机中框进行检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检测组件左右往复移动,而对应的两个送料模块交错移动,使得光源组件移动至对应位置时,刚好对应的送料模块将承载有手机中框的治具送至工业相机处进行检测,而通过第四伺服电机转动使得治具带动手机中框转动,从而能够对手机中框的顶部、底部和周边(中间平面+上下过渡小边+内侧边)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升手机中框的检测效率,每组工站通过两个送料模块的交错并行的方式对中框进行送料检测,进一步提升了手机中框的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安装有三组工站,每组工站均由一个光源检测模块(2)和两个送料模块(3)组成,两个送料模块(3)并列设置于光源检测模块(2)的前端,三组工站在工作台(1)顶部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块(3)包括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顶端的第二安装座(31),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32),所述第二丝杆(3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座(31)的外部并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5)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板(36),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轨(37),所述第一移动板(3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38)和第二滑块(39),所述第二丝杆(32)与第二丝杆螺母(3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9)与第二导轨(3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36)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安装座(310),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丝杆(311),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轨(312),所述第三丝杆(3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座(310)的外部并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3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314),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14)的输出轴与第三主动同步带轮(3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动同步带轮(315)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313)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316),所述第二移动板(316)的底部安装有第三丝杆螺母(317)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丝杆螺母(317)与第三丝杆(311)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三导轨(31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板(3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318),所述电机支架(318)与第四伺服电机(319)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伺服电机(319)的输出轴与治具底板(3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12)包括安装于检测框(22)内的弧形挂板(2121),所述弧形挂板(2121)表面安装有若干工业相机(2122),所述弧形挂板(2121)的一端安装有挂架(2123),所述挂架(2123)的底端安装有漫射条灯(2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罩(211)的背面开设有条形开槽(213),所述工业相机(2122)通过条形开槽(213)位于聚光罩(211)的内部,所述聚光罩(211)内中部和底部均安装有漫射面灯(214),所述漫反射光源(28)表面安装有反射棱镜(2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光源(28)的中部开设连通聚光罩(211)的圆形开孔(216),位于弧形挂板(2121)顶部一端的工业相机(2122)位于聚光罩(211)外部且拍摄方向透过圆形开孔(216)朝向聚光罩(2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板(320)的高度高于反射棱镜(215)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安装有防护罩(4),所述防护罩(4)位于治具底板(320)一侧开设有条形槽(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安装有三组工站,每组工站均由一个光源检测模块(2)和两个送料模块(3)组成,两个送料模块(3)并列设置于光源检测模块(2)的前端,三组工站在工作台(1)顶部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框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模块(3)包括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顶端的第二安装座(31),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32),所述第二丝杆(3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座(31)的外部并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4)的输出轴与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同步带轮(35)与第二从动同步带轮(33)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移动板(36),所述第二安装座(3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导轨(37),所述第一移动板(36)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丝杆螺母(38)和第二滑块(39),所述第二丝杆(32)与第二丝杆螺母(38)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9)与第二导轨(3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板(36)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安装座(310),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三丝杆(311),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顶端安装有第三导轨(312),所述第三丝杆(3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安装座(310)的外部并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3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314),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14)的输出轴与第三主动同步带轮(3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动同步带轮(315)与第三从动同步带轮(313)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3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31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艾菱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