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25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9
本技术公开了大曲率绕管换热器,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左端侧壁设有介质入口,壳体右端侧壁设有介质出口,壳体左端与第一管箱可拆卸连接,壳体右端与第二管箱可拆卸连接,第一管箱远离壳体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管箱远离壳体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靠近壳体一端转动设有连接杆,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和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曲率半径小的缠绕管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体螺旋扰流的作用,通过在介质入口处设置螺旋叶片,通过介质进入带动缠绕管束进行转动换热,提高了工作和换热的效率,设置对接组件和卡接组件,便于对内部缠绕管束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是大曲率绕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绕管换热器一般包括焊接成一体的筒壳、管板和缠绕管束,壳程进、出口设置在筒壳上,管程进、出口分别设置在缠绕管束两端连接的管板上。根据公告号为cn214308272u的专利记载的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使用时,通过弯管连接进流管及回流管,并通过第三管板固定及支撑换热管,使得管程介质的进口与出口靠近绕管式换热器的同端,以跟需要管程介质同端进出的制冷系统相适配,增加产品对于客户的完善度,在绕管换热器领域,已有壳体和管箱可拆卸连接的现有技术,但连接方式大多为法兰结构,这种的换热器不便于拆卸,不能对内部的缠绕管束进行清洗,在长期使用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热效率,并且不便于进行拆卸检修,这样容易对换热器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害,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普通绕管的螺旋曲率半径大,螺旋强化作用很弱,这样的换热器换热效率并不高。基于此,现在提供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可以消除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曲率绕管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换热器不便于拆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热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端侧壁设有介质入口,所述壳体右端侧壁设有介质出口,所述壳体左端与第一管箱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右端与第二管箱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箱远离壳体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管箱远离壳体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靠近壳体一端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侧面设有缠绕管束,所述第一管箱、第二管箱和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对称设在壳体靠近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设在第一管箱和第二管箱靠近壳体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之间通过对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卡接块和卡接槽,所述第二安装块靠近第一安装块一端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一安装块靠近第二安装块一侧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和卡接槽相配合,所述卡接块和卡接槽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块和卡接槽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块和弹簧,所述卡块滑动设在卡接块内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卡块侧面和卡接块内壁,所述卡接槽侧壁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安装槽;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5、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壳体下端对称设有用于支撑的安装支撑架。

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卡块与卡接槽相接触的面设有橡胶垫,所述第一管箱、第二管箱与壳体之间接触的面设有第二密封垫。

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缠绕管束螺旋曲率半径比普通绕管螺旋曲率半径小三分之一。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一固定块一端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介质入口相配合。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旋曲率半径小的缠绕管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体螺旋扰流的作用,通过在介质入口处设置螺旋叶片,通过介质进入带动缠绕管束进行转动换热,这样提高了工作和换热的效率。

11、本技术通过设置对接组件和卡接组件,便于对内部的缠绕管束进行拆卸清洗,并且也方便了对内部进行拆卸检修,提高了换热器的防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左端侧壁设有介质入口(105),所述壳体(101)右端侧壁设有介质出口(106),所述壳体(101)左端与第一管箱(109)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01)右端与第二管箱(1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箱(109)远离壳体(101)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02),所述第二管箱(110)远离壳体(101)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103),所述第一固定块(102)和第二固定块(103)靠近壳体(101)一端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中心筒(107),所述中心筒(107)侧面设有缠绕管束(10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箱(109)、第二管箱(110)和壳体(1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401)和第二安装块(402),所述第二安装块(402)对称设在壳体(101)靠近第一管箱(109)和第二管箱(110)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401)设在第一管箱(109)和第二管箱(110)靠近壳体(101)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401)和第二安装块(402)之间通过对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卡接块(201)和卡接槽(202),所述第二安装块(402)靠近第一安装块(401)一端设有卡接槽(202),所述第一安装块(401)靠近第二安装块(402)一侧设有卡接块(201),所述卡接块(201)和卡接槽(202)相配合,所述卡接块(201)和卡接槽(202)之间设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块(201)和卡接槽(20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块(301)和弹簧(302),所述卡块(301)滑动设在卡接块(201)内部,所述弹簧(302)两端分别连接卡块(301)侧面和卡接块(201)内壁,所述卡接槽(202)侧壁设有与卡块(301)相配合的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下端对称设有用于支撑的安装支撑架(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1)与卡接槽相接触的面设有橡胶垫,所述第一管箱(109)、第二管箱(110)与壳体(101)之间接触的面设有第二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管束(108)螺旋曲率半径比普通绕管螺旋曲率半径小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一固定块(102)一端设有螺旋叶片(111),所述螺旋叶片(111)与介质入口(105)相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曲率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左端侧壁设有介质入口(105),所述壳体(101)右端侧壁设有介质出口(106),所述壳体(101)左端与第一管箱(109)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01)右端与第二管箱(1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箱(109)远离壳体(101)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块(102),所述第二管箱(110)远离壳体(101)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块(103),所述第一固定块(102)和第二固定块(103)靠近壳体(101)一端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中心筒(107),所述中心筒(107)侧面设有缠绕管束(10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箱(109)、第二管箱(110)和壳体(1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401)和第二安装块(402),所述第二安装块(402)对称设在壳体(101)靠近第一管箱(109)和第二管箱(110)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401)设在第一管箱(109)和第二管箱(110)靠近壳体(101)一端侧面,所述第一安装块(401)和第二安装块(402)之间通过对接组件进行连接,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卡接块(201)和卡接槽(202),所述第二安装块(402)靠近第一安装块(401)一端设有卡接槽(2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琦周学兵赵攀刘云朋程向民张峰斌孟祥伟杨培勇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隆惠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