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24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包括主支撑立杆,主支撑立杆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地面滑槽移动,便于移动载具整体移动,从而载车门移动至指定位置,主支撑立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连接块,条形连接块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上设置有定位夹组件,上侧和下侧的定位夹组件分别对车门一侧的上下点位进行固定,位于上侧的连接框与条形连接块之间滑动连接,根据需要移动上侧的连接框,移动至合适点位后,将锁杆插入定位孔,从而将连接框固定,底部托架用于固定车门下端,使得移动载体对车门牢固固定。本移动载体适用于对不同型号车门进行固定及移动,固定牢固,移动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门定位及移动,具体领域为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


技术介绍

1、车门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出入车辆的通道,并隔绝车外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侧面撞击,保护乘员。不同车型车门尺寸大小及形状均不同,车门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移动载体对车门进行定位及移动,现有的移动载体,无法适用于多种车型的车门定位及移动,为此提出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包括移动腔,所述移动腔的上端与伸缩缸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所述伸缩缸工作可使所述移动腔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伸缩缸的固定端与安装平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腔在外力作用下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所述伸缩缸可以随所述移动腔在进行水平方向的位移,所述移动腔两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条形通腔,所述条形通腔内贯穿有光轴滑轨,所述光轴滑轨的两端与外部安装平面固定,使用外力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腔,所述固定块在所述光轴滑轨上移动,摩擦力较小,使所述移动腔移动更加顺滑,且保证所述移动腔沿水平方向精准位移不偏斜,所述条形通腔的设置既便于所述移动腔的水平位移,同时也便于所述移动腔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移动腔内对称设置有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爪组件,当需要对电机转子进行拾取时,所述移动腔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通过伸缩缸完成,在水平方向位移通过人力完成,将移动腔移动至合适位置,使夹爪组件对准电机转子,控制所述夹紧气缸工作,使得夹爪组件夹持住电机转子,将移动腔移动至电机转子放置位置,控制所述夹紧气缸工作,使得夹爪组件放开电机转子,从而完成单次对电机转子的吊装。本吊具可在较大程度上节省人力,提升电机转子吊装效率。

3、优选的,所述夹爪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板,通过两侧的所述夹紧气缸工作,带动两侧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对向移动,从而使两侧的所述夹板夹紧电机转子。

4、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侧壁外部设置有外夹持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所述外夹持层为匚形外壳结构,所述外夹持层与所述夹板的外侧壁固定粘接,聚氨酯树脂层与电机转子之间柔性接触,不会损伤电机转子且与电机转子之间具有较大摩擦力,对电机转子夹持更加牢固。

5、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在夹持电机转子状态下对其具有一定的包裹性,进一步增加所述夹板夹持牢固性。

6、优选的,所述夹紧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腔内底壁上。

7、优选的,所述移动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所述伸缩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配合使用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所述第二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此种连接方式使得移动腔与伸缩缸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8、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的设置便于人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主支撑立杆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地面滑槽移动,便于移动载具整体移动,从而载车门移动至指定位置,主支撑立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连接块,条形连接块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连接框,连接框上设置有定位夹组件,上侧和下侧的定位夹组件分别对车门一侧的上下点位进行固定,位于上侧的连接框与条形连接块之间滑动连接,位于上侧的连接框位置可调,使得移动载体可以固定不同大小的车门,根据需要移动上侧的连接框,移动至合适点位后,将锁杆插入定位孔,从而将连接框固定,主支撑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托板,底部托板上设置有底部托架,底部托架用于固定车门下端,使得移动载体对车门牢固固定。本移动载体适用于对不同型号车门进行固定及移动,固定牢固,移动便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立杆(1),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杆(2),所述伸缩套杆(2)的伸缩端固定于安装顶壁上,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地面滑槽(3)内,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连接块(4),所述条形连接块(4)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上设置有定位夹组件(6),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接框(5)与所述条形连接块(4)之间滑动连接,位于下侧的所述连接框(5)与所述条形连接块(4)之间固定连接,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接框(5)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条形连接块(4)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15),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5)内共同贯穿有锁杆(10),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托板(7),所述底部托板(7)上设置有底部托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托架(8)包括转动杆(801),所述转动杆(80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托块(802),所述转动杆(80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803),所述底部托板(7)上均匀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组件(6)包括连接座(601),所述连接座(601)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框(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60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板(602),所述连接座(601)和所述固定夹板(602)上共同贯穿有贯穿杆,所述贯穿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夹板(602)配合使用的转动夹板(603),所述贯穿杆与旋转电机(604)的输出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所述旋转电机(604)通过上连接板(11)与所述条形连接块(4)滑动连接,位于下侧的所述旋转电机(604)通过下连接板(12)与所述主支撑立杆(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柄(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柄(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立杆(1),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杆(2),所述伸缩套杆(2)的伸缩端固定于安装顶壁上,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下端滑动连接于地面滑槽(3)内,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条形连接块(4),所述条形连接块(4)的外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上设置有定位夹组件(6),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接框(5)与所述条形连接块(4)之间滑动连接,位于下侧的所述连接框(5)与所述条形连接块(4)之间固定连接,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接框(5)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条形连接块(4)上均匀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15),所述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5)内共同贯穿有锁杆(10),所述主支撑立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部托板(7),所述底部托板(7)上设置有底部托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线上移动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托架(8)包括转动杆(801),所述转动杆(80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托块(802),所述转动杆(801)的中部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杨兆旭贺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