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212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包括分别插入砼柱(1)施工面并形成骨架的钢筋(2)、围合在骨架外形成浇筑模框的多块模板(3)、紧贴浇筑模框围合在浇筑模框外侧的若干箍条板(4)、两端开设螺栓孔(5)的连接片(6)、放射状固定在箍条板外侧的U形限位框架(7)、插入U形限位框架围合在箍条板上的箍条(8);所述箍条板呈梯形、梯形两端开设螺栓孔,相邻的两箍条板间通过连接片和螺栓孔转动连接,所述箍条具有两个自由端,两个自由端采用紧固件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不同形状的混凝土柱外形的加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


技术介绍

1、混凝土加大截面的加固方法作为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主要用于建筑基础、梁、柱等构件的加固,因其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在建筑房屋加固改造中运用比较广泛。

2、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施工时,需要在混凝土柱外侧增设一圈模板后采用固定件锁紧。目前使用的固定件为卡勾,卡勾在相互勾连之后利用摩擦力箍紧模板,但由于实际施工的混凝土柱外形各异,卡勾只适合矩形混凝土柱的固定,当遇到圆形或其他形状时难以适应,灵活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不同形状的混凝土柱外形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包括分别插入砼柱施工面并形成骨架的钢筋、围合在骨架外形成浇筑模框的多块模板、紧贴浇筑模框围合在浇筑模框外侧的若干箍条板、两端开设螺栓孔的连接片、放射状固定在箍条板外侧的u形限位框架、插入u形限位框架围合在箍条板上的箍条;

4、所述箍条板呈梯形、梯形两端开设螺栓孔,相邻的两箍条板间通过连接片和螺栓孔转动连接,所述箍条具有两个自由端,两个自由端采用紧固件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箍条两个自由端的外侧的侧板、螺栓,两侧板通过螺栓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箍条为可任意变形且具有刚性的记忆金属。

7、进一步地,所述箍条的两个自由端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最外侧为收拢拉孔、其余为与螺栓孔。

8、进一步地,还包括穿过收拢拉孔的拉拽钢丝圈、挂设在拉拽钢丝圈上挂钩、与挂钩依次连接电动绞盘和固定钢丝,所述固定钢丝固定预先设定的固定柱上。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多根钢筋形成骨架,确保浇筑时建筑的承载力,多块模板可设置呈多种形状,自由搭配形成浇筑模框,浇筑模框外侧多块箍条板采用螺栓和连接片进行连接,在使用中根据现场需要进行自由组合,满足尺寸需要,在安装时能够各部分发生角度偏转,满足不同外形固定的需要,使用灵活度较高;通过u形限位框架便于安装可变形箍条,可变形箍条在收紧后能够收紧紧固外框使其固定,确保不松散,通过紧固件对于可变形箍条的自由端进行固定,操作简单,通过将箍条板设置呈梯形,在向内偏转时角度更大,确保使用的需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插入砼柱(1)施工面并形成骨架的钢筋(2)、围合在骨架外形成浇筑模框的多块模板(3)、紧贴浇筑模框围合在浇筑模框外侧的若干箍条板(4)、两端开设螺栓孔(5)的连接片(6)、放射状固定在箍条板外侧的U形限位框架(7)、插入U形限位框架围合在箍条板上的箍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箍条两个自由端的外侧的侧板(10)、螺栓(11),两侧板通过螺栓(1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为可任意变形且具有刚性的记忆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箍条的两个自由端对应开设有多个通孔,其中,最外侧为收拢拉孔(9)、其余为与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收拢拉孔(9)的拉拽钢丝圈(12)、挂设在拉拽钢丝圈上挂钩(13)、与挂钩依次连接电动绞盘(14)和固定钢丝(15),所述固定钢丝固定预先设定的固定柱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插入砼柱(1)施工面并形成骨架的钢筋(2)、围合在骨架外形成浇筑模框的多块模板(3)、紧贴浇筑模框围合在浇筑模框外侧的若干箍条板(4)、两端开设螺栓孔(5)的连接片(6)、放射状固定在箍条板外侧的u形限位框架(7)、插入u形限位框架围合在箍条板上的箍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柱截面加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箍条两个自由端的外侧的侧板(10)、螺栓(11),两侧板通过螺栓(11)固定。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钞蔡伟王世平赵海刚张燕苏伟易剑锋吴婷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