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03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包括汇流条、互联条,所述互联条串联连接若干电池片形成电池串,所述汇流条由两个对接的半片构成,两个所述半片的对接面上设有内凹的接触型面,所述互联条端部穿设于所述接触型面形成面接触。本技术的优点是:汇流条为两片对接结构,对接面上开设的内凹接触型面供互联条穿设其中,互联条在汇流条中形成三维方向的有效接触,实现由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的散热路径,优化汇流条上电流散热路径,路径方向由二维的3条优化为三维的6条,散热效果加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在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处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市场对高功率组件的需求与日俱增。提升组件功率的技术,目前主流的是电池技术和组件技术,电池技术主要是由p型向n型的升级,组件技术主要是进行尺寸的升级。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组件的短路电流变得越来越大,例如166组件的短路电流在11.6a左右,182组件的短路电流在13.9a左右,而210组件的短路电流已到达18.6a。

2、基于高功率组件下组件的高短路电流现状,对汇流条发起了新的挑战,需要考虑汇流条散热问题。

3、当前主流的汇流条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扁平设计,在一层铜基材的上下表面分别为一层锡铅合金涂层,如附图2、3所示,串联电池片形成电池串的互联条其端部直接搭接在汇流条表面上,电池片上面的电流通过互联条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汇流条进行电流的汇集,当电流在汇流条上进行汇集时,容易在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处产生发热的问题,散热路径为二维平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在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处的散热结构,适应高功率组件散热需要,提高散热效果。

2、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包括汇流条、互联条,所述互联条串联连接若干电池片形成电池串,所述汇流条由两个对接的半片构成,两个所述半片的对接面上设有内凹的接触型面,所述互联条端部穿设于所述接触型面形成面接触。

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片上下相对布设,或左右相对布设。

4、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型面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互联条为相匹配的圆柱。

5、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型面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互联条为匹配的三棱柱。

6、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条的宽度上与所述互联条端部全接触。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半片与所述互联条端部焊接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条与所述互联条和电池串在光伏组件中处于同一层进行层压。

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汇流条为两片对接结构,对接面上开设的内凹接触型面供互联条穿设其中,互联条在汇流条中形成三维方向的有效接触,实现由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的散热路径,优化汇流条上电流散热路径,路径方向由二维的3条优化为三维的6条,散热效果加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包括汇流条(1)、互联条(2),所述互联条(2)串联连接若干电池片形成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由两个对接的半片(11)构成,两个所述半片(11)的对接面(12)上设有内凹的接触型面(13),所述互联条(2)端部穿设于所述接触型面(13)形成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片(11)上下相对布设,或左右相对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型面(1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互联条(2)为相匹配的圆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型面(13)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互联条(2)为匹配的三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的宽度上与所述互联条(2)端部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片(11)与所述互联条(2)端部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与所述互联条(2)和电池串在光伏组件中处于同一层进行层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包括汇流条(1)、互联条(2),所述互联条(2)串联连接若干电池片形成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1)由两个对接的半片(11)构成,两个所述半片(11)的对接面(12)上设有内凹的接触型面(13),所述互联条(2)端部穿设于所述接触型面(13)形成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片(11)上下相对布设,或左右相对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组件互联条与汇流条搭接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型面(13)的截面为圆形,所述互联条(2)为相匹配的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兵孔文峰王鑫许晨阳周扬张玉玉赵世恒高荣刚黄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