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767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3
涉及水利水电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包括承重板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下部的支架,还包括: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用于对所述承重板进行支撑;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承重板之间,用于对所述承重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所述转动杆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导正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转动杆且一侧设置有转动盘,本技术通过调节单元进行调节,使得多个承重板之间较为平整,方便车辆通过,支撑单元随调节单元进行移动,使得支撑单元可以根据承重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车辆行驶在承重板上时,支撑单元对承重板进行支撑,使得承重板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具体为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


技术介绍

1、在道路施工时,对于等待施工的坑洼道路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车辆或路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掉进坑洼处,因此都会为等待施工的坑洼道路铺上一块临时承力钢板,为了能够让车辆路人正常通过。

2、现有设备存在以下缺点:现有钢板的安装高度一般为固定设置,而路面坑洼深度不等,钢板在铺设时会存在不平整情况,然后由于坑洼内部会有大量的淤泥,会使得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会存在打滑的现象,且现有的临时承力钢板的抗压能力较差。

3、所以,本申请现提出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以解决上述车辆行驶在不平整的路面时,会存在打滑的现象,且现有的临时承力钢板的抗压能力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包括承重板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下部的支架,还包括:

3、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承重板的底部,用于对所述承重板进行支撑;

4、调节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架与所述承重板之间,用于对所述承重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

5、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下部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的转动杆、设置所述转动杆中部的导正块、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两端的齿轮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块,所述转动杆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导正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转动杆且一侧设置有转动盘。

6、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下部的支撑柱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的支撑套板,所述支撑套板相应所述支撑柱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穿设的放置槽,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放置槽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膨胀袋。

7、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下部的固定底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安装块下部的连接板和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套环,所述套环设置在所述承重板相近所述固定柱的位置处。

8、其中,所述承重板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承重板的连接块,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块插接固定的插柱,所述连接块相应所述插柱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插柱的插孔。

9、其中,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栓柱的固定槽,所述插柱相应所述固定槽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

10、其中,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滑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技术车辆行驶在较为泥泞不方便行走的道路上时,需要在路面上架设临时支撑装置,将支架固定在路面上,然后将承重板安装在支架上,再根据路面的情况,通过调节单元对承重板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承重板放置在泥泞的路面上方,然后将多个承重板进行拼装,且通过调节单元进行调节,使得多个承重板之间较为平整,方便车辆通过,支撑单元随调节单元进行移动,使得支撑单元可以根据承重板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车辆行驶在承重板上时,支撑单元对承重板进行支撑,使得承重板更加稳定,防滑块可以增大车轮与承重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方便车辆在泥泞的道路上通行,吸水膨胀袋吸水变大,可以对支撑柱进行支撑,且吸水膨胀袋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得在承重板受到车辆的压力时起到移动的缓冲作用,减少车辆与承重板之间发生刚醒碰撞,对承重板造成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包括承重板(2)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限位块(41)、设置在所述限位块(41)上的转动杆(42)、设置所述转动杆(42)中部的导正块(45)、设置在所述转动杆(42)两端的齿轮(44)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安装块(43),所述转动杆(42)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43)上,所述导正块(45)上螺纹连接有螺杆(46),所述螺杆(46)穿过所述转动杆(42)且一侧设置有转动盘(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3)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的支撑柱(31)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1)上的支撑套板(32),所述支撑套板(32)相应所述支撑柱(3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31)穿设的放置槽(34),所述支撑柱(31)位于所述放置槽(3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膨胀袋(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固定柱(11)、设置在所述固定柱(11)下部的固定底板(12)、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12)之间且位于所述安装块(43)下部的连接板(13)和套设在所述固定柱(11)上的套环(14),所述套环(14)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相近所述固定柱(11)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架(22),所述连接架(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承重板(2)的连接块(15),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连接块(15)插接固定的插柱(16),所述连接块(15)相应所述插柱(16)的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插柱(16)的插孔(1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5)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栓柱的固定槽(152),所述插柱(16)相应所述固定槽(152)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1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2)的上方设置有防滑块(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包括承重板(2)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4)包括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限位块(41)、设置在所述限位块(41)上的转动杆(42)、设置所述转动杆(42)中部的导正块(45)、设置在所述转动杆(42)两端的齿轮(44)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安装块(43),所述转动杆(42)的下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43)上,所述导正块(45)上螺纹连接有螺杆(46),所述螺杆(46)穿过所述转动杆(42)且一侧设置有转动盘(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用临时搭建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3)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承重板(2)下部的支撑柱(31)和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1)上的支撑套板(32),所述支撑套板(32)相应所述支撑柱(3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柱(31)穿设的放置槽(34),所述支撑柱(31)位于所述放置槽(3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吸水膨胀袋(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朱国成杨游田世超王磊张昆鹏李朋健冯伟黎洪磊蔡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