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73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3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的结构包括端板主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配电盒之间,所述端板主体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电池模组和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放置槽,设置在所述端板主体的中部;以及转接排,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转接排能够安装于所述放置槽。该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的奇偶串模组电气配电及电连接方案无法实现通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芯模组电气配电,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随着短刀电芯应用的普及,现有的短刀电芯的长度通常设置在600mm以内,使得在电池包在宽度方向上可以设置两列电芯模组。为了避免长铜排的出现,两列电芯模组的正负极模组串的位置通常设置在内侧的相靠近的位置,使得两列电芯模组通过较短的铜排即可进行连接。

2、在电池包中,两列模组的模组串数通常是相同的,但会分为模组串数为奇数和模组串数为偶数两种情况。当单列模组串数为偶数时,模组的正负极是在同侧的,当单列模组串数为奇数时,模组的正负极是在对角的。由于两列模组的后端串接点无论模组串数是奇数还是偶数,都是在两列模组的内侧放置。因此,在模组串数为偶数的情况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是在两列电芯模组的相临近侧引出。在模组串数为偶数的情况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是在两列电芯模组的相远离侧引出。

3、现有的奇偶串模组电气配电及电连接方案,无法实现方案通用,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铜排进行连接。使得零部件的种类较多,电气仓内带电部件集中,相互之间间隙较小。连接铜排在电气仓内布置时需要与周边件进行耐高温绝缘防护,防止热失控时发生绝缘层烧损以及短路拉弧,防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用以解决现有的奇偶串模组电气配电及电连接方案无法实现通用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中,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端板主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配电盒之间,所述端板主体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与电池模组和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放置槽,设置在所述端板主体的中部;以及转接排,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转接排能够安装于所述放置槽。

3、优选地,所述端板主体为条形板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4、优选地,所述放置槽沿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端板主体的板面的搭接台,用于供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

6、优选地,所述转接排包括:转接排主体,形成为条形,所述转接排主体能够卡设在所述放置槽内;以及延伸段,形成在所述转接排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延伸段的端部能够搭设于所述搭接台。

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池配电盒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多个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电池包的电池负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正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配电盒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侧部,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负极与所述电池负极,所述第二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正极与所述电池正极,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其中一者安装有所述转接排。

8、优选地,在所述电池包的模组串数为偶数的情况下,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电池正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的相邻近侧,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所述转接排,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并通过所述转接排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入正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输入负极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在所述电池包的模组串数为奇数的情况下,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电池正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的相远离侧,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所述转接排,所述电池负极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并通过所述转接排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入负极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输入正极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

9、优选地,所述电池负极通过第一输出极排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电池正极通过第二输出极排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极排和所述第二输出极排的端部搭接于所述搭接台。

10、优选地,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负极通过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正极通过第二铜排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铜排和所述第二铜排的端部搭接于所述搭接台。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极排的端部、所述第二输出极排的端部、所述第一铜排的端部、所述第二铜排的端部和所述转接排的延伸段的端部均开设有连接孔,并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搭接台。

12、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及电池包,其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电池配电盒,端板主体设置在电池模组与电池配电盒之间,端板主体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用于与电池模组和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放置槽设置在端板主体的中部;转接排用于将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转接排能够安装于放置槽,使用时,电池包内可以设置两个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两个模组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可以与电池包的电池正负极连接,以及与电池配电盒的输入正负极连接,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电池包的模组串数的奇偶选择转接排的安装位置,以实现模组串数为奇数或偶数情况下的电气配电及电连接,如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奇偶串模组电气配电及电连接方案无法实现通用的问题。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电池配电盒,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主体为条形板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沿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端板主体的板面的搭接台,用于供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排包括: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池配电盒以及多个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多个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电池包的电池负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正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配电盒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侧部,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负极与所述电池负极,所述第二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正极与所述电池正极,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其中一者安装有所述转接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包的模组串数为偶数的情况下,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电池正极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的相邻近侧,所述第二端板设置有所述转接排,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二连接端导电连接,并通过所述转接排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输入正极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输入负极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导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负极通过第一输出极排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所述电池正极通过第二输出极排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极排和所述第二输出极排的端部搭接于所述搭接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负极通过第一铜排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正极通过第二铜排与所述第二端板的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铜排和所述第二铜排的端部搭接于所述搭接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极排的端部、所述第二输出极排的端部、所述第一铜排的端部、所述第二铜排的端部和所述转接排的延伸段的端部均开设有连接孔,并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搭接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以及电池配电盒,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主体为条形板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沿所述端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放置槽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端板主体的板面的搭接台,用于供所述电池模组和所述电池配电盒导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排包括: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电池配电盒以及多个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多个所述电池包用的模组端板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电池包的电池负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包的电池正极位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端部,所述电池配电盒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侧部,所述第一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端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池配电盒的输入负极与所述电池负极,所述第二端板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