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68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2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和锁芯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左侧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本技术中,通过外壳、固定壳、伸缩杆、推杆、凹槽二、弹簧、挤压块、锁芯壳、滑柱、卡扣和备用锁孔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即使发生盗窃情况,也需要多个繁琐的步骤才能拆除门锁装置,使得增加了智能门锁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使用非机械钥匙作为用户识别id的成熟技术,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等。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7538225u,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用按键防护装置,一种智能门锁用按键防护装置,包括门锁主体、按键主体和防护挡板,所述门锁主体的正面靠近顶部位置处设置有按键主体,门锁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轨,且导轨的位置与按键主体相对应,所述门锁主体的正面滑动连接有防护挡板。该智能门锁用按键防护装置,通过在门锁主体的前端滑动安装有防护挡板,再配合进行支撑使防护挡板配合门锁主体完全包覆于按键主体,有效的将按键主体与外界隔离,防止按键主体沾染灰尘,同时利用清洁布对按键主体的表面进行擦拭,防止指纹印迹残留在按键主体表面,保证了密码的安全性,降低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相较于常规的数字密码智能锁,发生盗窃情况时,对门锁的防护作用并不是很好,且需要进行维修时,拆卸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旨在改善发生盗窃情况时,对门锁的防护作用并不是很好,且需要进行维修时,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包括外壳和锁芯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左侧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锁芯壳的内部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锁芯壳的前侧设置有门锁组件,所述外壳的前侧顶部设置有清洁机构。

3、具体的,通过锁芯壳后侧的两个卡扣向后运动,当接触到挤压块时,由于在推力和斜面的作用下,使得挤压块向右运动,卡扣继续向后运动,最终到达凹槽二后侧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得挤压块反推回左侧,传递给卡扣一个向左的力,使得卡扣在滑柱的作用下在锁芯壳内部向左滑动,同时前端进入卡槽内,完成卡合的目的,当需要进行维修拆卸时,通过输入维修密码,使得伸缩杆启动,使得推杆向右运动,将卡扣向右推出。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洁壳,所述清洁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海绵刷,所述清洁壳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外壳的前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动杆的后端滑动连接。

6、具体的,通过滑动清洁壳使得清洁壳从磁铁条前侧向下滑动,同时通过转柱翻转清洁壳,使得海绵刷一侧面向触摸屏,滑动清洁壳,完成清洁的目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门锁组件包括触摸屏、把手二和备用锁孔,所述锁芯壳的前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触摸屏,所述锁芯壳的前侧中部设置有把手二,所述锁芯壳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备用锁孔。

9、具体的,通过触摸屏、把手二和备用锁孔完成智能门锁的组成,备用锁孔16可以完成特殊情况下打不开门锁的状况。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外壳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条。

12、具体的,通过磁铁条吸附清洁壳完成固定存放的目的。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清洁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一。

15、具体的,通过把手一完成更加方便使用清洁装置。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挤压块的前侧与卡扣的后侧均设置有倾斜角度。

18、具体的,通过设置的倾斜角度,使得卡扣与挤压块接触更加顺滑。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把手一的外壁与把手二的外壁均有光滑处理。

21、具体的,通过光滑处理后,使得使用者舒适度提升。

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1、本技术中,通过固定壳、卡槽、伸缩杆、推杆、凹槽二、弹簧、挤压块、锁芯壳、滑柱、卡扣、触摸屏、把手二和备用锁孔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使得两个卡合装置和外壳完成增加智能门锁的安全防护性,使得即使发生盗窃情况,也需要多个繁琐的步骤才能拆除门锁装置,提高了智能门锁的实用性。

24、2、本技术中,通过清洁壳、圆柱、海绵刷、转柱、滑动杆、滑槽、把手一和磁铁条等结构的相互协作,完成了对触摸屏的清洁,避免了指纹、灰尘和颗粒等残留在触摸屏上,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及影响智能门锁使用的情况。

25、3、本技术中,通过对把手一和把手二的光滑处理,使得在使用把手一和把手二时,使用者的使用手感更加舒适,提升了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锁芯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一(3),所述凹槽一(3)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所述固定壳(4)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左侧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固定壳(4)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凹槽二(8),所述凹槽二(8)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所述锁芯壳(11)的内部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12),所述滑柱(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13),所述锁芯壳(11)的前侧设置有门锁组件,所述外壳(1)的前侧顶部设置有清洁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清洁壳(201),所述清洁壳(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202),所述圆柱(20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海绵刷(203),所述清洁壳(20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柱(204),所述转柱(20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滑动杆(205),所述外壳(1)的前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槽(206),所述滑槽(206)的内部与滑动杆(205)的后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组件包括触摸屏(14)、把手二(15)和备用锁孔(16),所述锁芯壳(11)的前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触摸屏(14),所述锁芯壳(11)的前侧中部设置有把手二(15),所述锁芯壳(11)的前侧底部设置有备用锁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磁铁条(2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壳(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一(2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0)的前侧与卡扣(13)的后侧均设置有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一(207)的外壁与把手二(15)的外壁均有光滑处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包括外壳(1)和锁芯壳(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一(3),所述凹槽一(3)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4),所述固定壳(4)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左侧的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7),所述固定壳(4)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凹槽二(8),所述凹槽二(8)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0),所述锁芯壳(11)的内部后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柱(12),所述滑柱(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13),所述锁芯壳(11)的前侧设置有门锁组件,所述外壳(1)的前侧顶部设置有清洁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清洁壳(201),所述清洁壳(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柱(202),所述圆柱(202)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海绵刷(203),所述清洁壳(20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柱(204),所述转柱(20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星张银保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