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54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1
本技术提供了二次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由至少两个裸电芯叠合排布组成,且所述裸电芯为圆角矩形电芯;绝缘膜本体,所述绝缘膜本体包裹所述电芯外侧;底托片,所述底托片热熔焊接于所述绝缘膜本体底部外侧;且所述底托片与所述绝缘膜本体焊接热熔点位于相邻裸电芯中间;本技术将底托片与绝缘膜本体焊接热熔点设置在相邻裸电芯中间,利用相邻裸电芯底部圆弧区形成的空腔来避开凸起的热熔点位,避免了凸起热熔点位刺激电芯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安全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二次电芯结构


技术介绍

1、绝缘膜,也叫mylar膜,其质地软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在锂离子电池中,用于包覆电芯,起到防止裸电芯入壳时隔膜被铝壳刮伤的作用,同时起到绝缘的作用。

2、在方形电池结构件的设计中,铝制外壳与电芯之间存在间隙,为了托起电芯并防止电芯与铝制外壳底部接触而发生短路,会在外壳底部与卷芯绝缘膜之间增加底托片,以起到承托和绝缘效果。

3、目前,底托片与绝缘膜通过热熔进行固定,热熔点向上凸起,凸起的热熔点位对裸电芯有刺激作用。

4、为此,我们提出二次电芯结构来解决热熔点位对裸电芯刺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2、二次电芯结构,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由至少两个裸电芯叠合排布组成,且所述裸电芯为圆角矩形电芯;绝缘膜本体,所述绝缘膜本体包裹所述电芯外侧;底托片,所述底托片热熔焊接于所述绝缘膜本体底部外侧;且所述底托片与所述绝缘膜本体焊接热熔点位于相邻裸电芯中间;底托片与绝缘膜本体焊接热熔点设置在相邻裸电芯中间,利用相邻裸电芯底部圆弧区形成的空腔来避开凸起的热熔点位,避免了凸起热熔点位刺激电芯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安全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膜本体由压痕线分隔为底面、两个大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之间,四个所述侧面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两侧。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托片热熔焊接于所述底面底部。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托片和所述底面表面对应开设有虹吸孔。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托片为与所述底面规格相适应的矩形结构。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托片四角为圆弧形倒角。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托片与所述绝缘膜本体材料一致,优选为pp绝缘材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底托片与绝缘膜本体焊接热熔点设置在相邻裸电芯中间,利用相邻裸电芯底部圆弧区形成的空腔来避开凸起的热熔点位,避免了凸起热熔点位刺激电芯的问题,提高了电池安全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本体由压痕线分隔为底面、两个大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之间,四个所述侧面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热熔焊接于所述底面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和所述底面表面对应开设有虹吸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为与所述底面规格相适应的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四角为圆弧形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与所述绝缘膜本体材料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本体由压痕线分隔为底面、两个大面和四个侧面;所述底面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之间,四个所述侧面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大面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片热熔焊接于所述底面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志敏何庆庆孙文邹伟伟唐晓伟唐姣君黄晓伟刘彬胡艳兰杨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