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481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20
本技术属于轮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包括轮椅主体,轮椅主体上设置有座板以及靠背,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轮椅主体上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滑槽,扶手包括支撑杆和滑竿,滑竿与滑槽滑动连接;滑竿可与滑动座相对滑动,并使支撑杆顶部低于座板上端,或者,使支撑杆前端移动至靠背前端的后侧;所述滑动座上活动设置有锁止件,锁止件上设置有弹性件,滑竿上设置有固定槽,锁止件上设置有与固定槽适配的定位部,弹性件驱动定位部与固定槽配合并使滑竿与滑动座相对固定,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轮椅,特别涉及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1、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需求,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2、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轮椅的座板两侧大都设置有扶手,且可以避免使用者从轮椅上意外跌落,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202310585428.6公开的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节的电动轮椅,其车架、坐垫、靠背、扶手、支撑杆、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第三铰接件、第四铰接件和三角块;扶手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接件转动连接在靠背的边缘中部;三角块的第一角铰接在扶手的中部,三角块的第二角铰接支撑杆的一端,三角块的第二角与第三角之间的边缘抵接在扶手下表面;支撑杆的另一端铰接车架。

3、该结构中扶手虽然可以向靠背翻转折叠,但是折叠后的扶手仍位于靠背前方,当伤员从轮椅侧面坐在轮椅上时,扶手仍会对伤员产生影响,不方便伤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使用的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包括轮椅主体,轮椅主体上设置有座板以及靠背,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所述轮椅主体上设置有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滑槽,扶手包括支撑杆和滑竿,滑竿与滑槽滑动连接;滑竿可与滑动座相对滑动,并使支撑杆顶部低于座板上端,或者,使支撑杆前端移动至靠背前端的后侧;

4、所述滑动座上活动设置有锁止件,锁止件上设置有弹性件,滑竿上设置有固定槽,锁止件上设置有与固定槽适配的定位部,弹性件驱动定位部与固定槽配合并使滑竿与滑动座相对固定。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部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定位部通过导向面导向与固定槽配合,且定位部一侧设置有限位部,弹性件驱动锁止件复位并使限位部抵靠在收纳槽侧壁上。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件上设置有导向部,滑槽侧面设置有导向孔,定位部与固定槽配合或脱离过程中,导向部在导向孔中相对滑动。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竿中设置有收纳槽,锁止件与弹性件均设置在收纳槽中,固定槽设置在收纳槽侧面,且收纳槽侧面设置由与固定槽连通的导向槽,导向部穿过导向槽并与导向孔配合,滑竿与滑动座相对滑动时,导向部与导向孔保持配合,且锁止件与弹性件在收纳槽中相对滑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部与导向槽滑动连接,导向槽对导向部进行导向并使定位部与固定槽导向配合。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弹性件与锁止件一体式设置,弹性件上设置有与滑竿相对滑动的抵紧面。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下端向座板后侧下方倾斜设置,滑竿向滑槽下方滑动,并使支撑杆滑动至座板侧面的后部。

11、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2、1、本技术中使用时支撑杆顶部可低于座板上端,或者,支撑杆前端可移动至靠背前端的后侧,伤员上下轮椅时扶手不会对伤员产生影响,方便使用者从轮椅侧面上下轮椅,方便使用者使用,锁止件与弹性件的设置便于扶手与轮椅主体的相对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扶手与轮椅主体意外滑动。

13、2、本技术中导向面的设置便于定位部与固定槽的快速配合,方便使用者使用,且该结构有利于定位部与固定槽的紧密配合,避免生产者为了方便定位部与固定槽配合导致定位部与固定槽连接松动,方便扶手与滑动座的稳定连接。

14、3、本技术导向部与导向孔的设置便于锁止件的稳定运动,方便锁止件的控制,并有利于扶手与滑动座的稳定连接;由于锁止件与弹性件设置在收纳槽中并可与收纳槽相对滑动,故该结构中可以采用长度较短的滑槽和滑动座,有利于降低成本,并减小由于滑动座形变导致的滑槽与滑竿的摩擦,方便使用者使用。

15、4、本技术中滑动连接的导向部与导向槽有利于滑竿在滑槽中的稳定滑动,减少使用过程中滑竿的晃动;一体式设置的弹性件与锁止件不仅便于锁止件与弹性件的安装,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弹性件与锁止件意外脱离导致扶手与滑动座无法相对固定的情况发生。

16、5、本技术中向座板后侧下方倾斜设置的滑槽可以对滑竿进行辅助支撑,减少使用过程中锁止件的受力,避免锁止件受力过大而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包括轮椅主体(1),轮椅主体(1)上设置有座板(11)以及靠背(12),座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置有滑动座(3),滑动座(3)上设置有滑槽(31),扶手(2)包括支撑杆(22)和滑竿(21),滑竿(21)与滑槽(31)滑动连接;滑竿(21)可与滑动座(3)相对滑动,并使支撑杆(22)顶部低于座板(11)上端,或者,使支撑杆(22)前端移动至靠背(12)前端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2)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44),定位部(42)通过导向面(44)导向与固定槽(23)配合,且定位部(42)一侧设置有限位部(43),弹性件(5)驱动锁止件(4)复位并使限位部(43)抵靠在收纳槽(25)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4)上设置有导向部(41),滑槽(31)侧面设置有导向孔(32),定位部(42)与固定槽(23)配合或脱离过程中,导向部(41)在导向孔(32)中相对滑动。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21)中设置有收纳槽(25),锁止件(4)与弹性件(5)均设置在收纳槽(25)中,固定槽(23)设置在收纳槽(25)侧面,且收纳槽(25)侧面设置由与固定槽(23)连通的导向槽(24),导向部(41)穿过导向槽(24)并与导向孔(32)配合,滑竿(21)与滑动座(3)相对滑动时,导向部(41)与导向孔(32)保持配合,且锁止件(4)与弹性件(5)在收纳槽(25)中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41)与导向槽(24)滑动连接,导向槽(24)对导向部(41)进行导向并使定位部(42)与固定槽(23)导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片,弹性件(5)与锁止件(4)一体式设置,弹性件(5)上设置有与滑竿(21)相对滑动的抵紧面(5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下端向座板(11)后侧下方倾斜设置,滑竿(21)向滑槽(31)下方滑动,并使支撑杆(22)滑动至座板(11)侧面的后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包括轮椅主体(1),轮椅主体(1)上设置有座板(11)以及靠背(12),座板(11)两侧分别设置有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主体(1)上设置有滑动座(3),滑动座(3)上设置有滑槽(31),扶手(2)包括支撑杆(22)和滑竿(21),滑竿(21)与滑槽(31)滑动连接;滑竿(21)可与滑动座(3)相对滑动,并使支撑杆(22)顶部低于座板(11)上端,或者,使支撑杆(22)前端移动至靠背(12)前端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42)端部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44),定位部(42)通过导向面(44)导向与固定槽(23)配合,且定位部(42)一侧设置有限位部(43),弹性件(5)驱动锁止件(4)复位并使限位部(43)抵靠在收纳槽(25)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轮椅扶手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4)上设置有导向部(41),滑槽(31)侧面设置有导向孔(32),定位部(42)与固定槽(23)配合或脱离过程中,导向部(41)在导向孔(32)中相对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椅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森李学炜杜良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