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管换热器和碱液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433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8
本公开涉及一种U型管换热器和碱液冷却器,包括筒体、管板和U型换热管;所述筒体包括封头部和具有镀膜的壳程部;所述U型换热管包括镀膜部,所述镀膜部的表面覆有第一镀膜层;所述镀膜部包括U型换热管的弯管段和与所述弯管段两端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本公开将碱液冷却器中的换热器替换为U型管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的壳程部可单独做化学镀金属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壳程部焊缝泄露的问题,同时,对U型管换热器的壳程部和局部换热管分别进行化学镀金属膜层,制备得到具有均匀金属膜层的U型管换热器,在碱液和酸液的强腐蚀环境下长期运行,本公开提供的U型管换热器具备强耐腐蚀性,优异的防腐性能,且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属于u型管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管换热器和碱液冷却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换热器大多采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由于koh存在强腐蚀性,冷却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壳程筒体对接拼缝以及距离焊缝10mm处,会存在裂纹,从而造成设备出现不规律的泄露。

2、目前现有的换热器防腐的方法采用热浸镀铝的工艺,使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部件统一放在700~720℃的铝液中浸镀,但此工艺并不适用于小直径、薄壁的换热管,在700~720℃温度下,换热管会存在一定量的形变,造成换热管的弯曲变形,且这些变形会造成二次应力的存在,镀镍后无法消除,并不适用于换热管的碱液工况防腐,且镀铝工艺不适用于氢氧化钾介质工况;另一种换热器防腐方法,将换热器的换热管及壳程内壁采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涂料,此种防腐工艺能够避免酸碱蚀、高温腐蚀、磨损和穿孔等问题,延长换热器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但是此种防腐工艺由于换热管尺寸小,筒体内直径小,会导致喷涂效果差,涂料的附着力差,从而造成涂层脱落,造成设备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管换热器和碱液冷却器,本公开提供的u型管换热器具备均匀的金属膜层,密封效果好,在碱液和酸液的强腐蚀环境下长期运行,壳程部不存在裂纹和泄露,具备强耐腐蚀性,防腐性能优异,使得碱液冷却器的密封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且管束与壳体之间不会因温差产生热应力,使设备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有效延长碱液冷却器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管板和u型换热管;所述筒体包括封头部和具有镀膜的壳程部;

3、其中,所述u型换热管包括镀膜部,所述镀膜部的表面覆有第一镀膜层;所述镀膜部包括u型换热管的弯管段和与所述弯管段两端连接的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

4、可选地,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5、所述第一直管段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直管段的长度为150mm以上。

6、可选地,所述弯管段的弯曲半径为40mm以上。

7、可选地,所述u型换热管的外径为19mm以上,壁厚为2mm以上;所述u型换热管为合金钢管、碳钢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8、可选地,所述壳程部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覆有第二镀膜层。

9、可选地,所述第二镀膜层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二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10、可选地,所述管板将所述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

11、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u型换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u型换热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管板上,且所述u型换热管的管程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

12、所述筒体选自合金钢筒体、碳钢筒体、不锈钢筒体或铜合金筒体中的一种。

13、可选地,所述筒体还包括壳程法兰,所述壳程法兰的表面覆有第三镀膜层;所述第三镀膜层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三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14、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碱液冷却器,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通过对u型管换热器的壳程部和局部换热管分别进行化学镀金属膜层,制备得到具有均匀金属膜层的u型管换热器,在碱液和酸液的强腐蚀环境下长期运行,本公开提供的u型管换热器具备强耐腐蚀性,优异的防腐性能,且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管板(2)和U型换热管(3);所述筒体包括封头部(1)和具有镀膜的壳程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段(32)与所述第二直管段(3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直管段(32)的长度为15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段(31)的弯曲半径为4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管(3)的外径为19mm以上,壁厚为2mm以上;所述U型换热管(3)为合金钢管、碳钢管或不锈钢管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部(4)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覆有第二镀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膜层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二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2)将所述筒体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5)与第二腔室(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还包括壳程法兰(7),所述壳程法兰(7)的表面覆有第三镀膜层;所述第三镀膜层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三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10.一种碱液冷却器,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管板(2)和u型换热管(3);所述筒体包括封头部(1)和具有镀膜的壳程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镀膜层为镍层、铬层、铜层、钴层、锌层或锡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管段(32)与所述第二直管段(3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直管段(32)的长度为150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段(31)的弯曲半径为4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换热管(3)的外径为19mm以上,壁厚为2mm以上;所述u型换热管(3)为合金钢管、碳钢管或不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美卿席晓丽邵长娜焦庆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