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200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7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加热组件、支架以及真空管;加热组件包括中空的管状的加热件;支架包括加热件支撑组件,加热件支撑组件包括中空的上支撑件以及中空的下支撑件,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分别设置于加热件的两端部以夹持加热件;真空管套设于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外围,并且真空管的内壁与加热件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加热件以及支架共同界定出柱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本技术将加热件固定于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之间,并将真空管固定于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外,使得加热件悬空设置在真空管内,可以减少加热件与其他部件的物理接触,减少不必要的热量传递,可避免外壳过热的缺陷,具有用户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1、气溶胶生成装置通过加热不燃烧的烘烤方式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从而生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与直接将气溶胶生成基质燃烧以产生气溶胶的方式相比,该烘烤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气溶胶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气溶胶生成装置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包括加热体和电源组件,加热体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电源组件对加热体供电,加热体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然而,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产生的热量容易直接传递到壳体上,使用者在握持时,造成过热发烫的感受,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壳体过热发烫的缺陷,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构造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4、加热组件,包括中空的管状的加热件;

5、支架,包括加热件支撑组件,所述加热件支撑组件包括中空的上支撑件以及中空的下支撑件,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加热件的两端部以夹持所述加热件;以及

6、真空管,套设于所述上支撑件和所述下支撑件外围,并且所述真空管的内壁与所述加热件的外壁之间形成间隙;

7、其中,所述加热件以及所述支架共同界定出柱状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件以及所述下支撑件均呈筒状,且内侧壁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加热件外壁面接触的限位凸肋。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夹紧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弹性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上支撑件上,并向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内侧凸设。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支撑架,所述加热件支撑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下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件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接触的第一限位耳板,所述下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支撑架侧壁相接触的第二限位耳板;

12、所述真空管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耳板与所述第二限位耳板之间。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上支撑件、真空管、下支撑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连通的气流通道;

14、所述第一限位耳板为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第一限位耳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导气槽;

15、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卡扣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端、以压紧所述上支撑件于所述壳体中的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进气孔。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定位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包括座体、侧支撑壁以及上支撑部,所述侧支撑壁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上支撑部之间。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壁和座体的外壁设有贯穿至所述座体底面的定位槽,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周向定位的定位凸起;和/或

18、所述座体下端部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部,所述壳体的下端部内壁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槽相卡扣以轴向定位所述支撑架。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部的上部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耳板卡入定位的至少一个限位槽。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所述支撑架设有容置所述电控组件的电控腔室以及容置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源腔室,所述电控腔室位于所述电源腔室上方;

21、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凸设有微动开关,所述支撑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控板的电控板支撑部,所述电控板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电控腔室内;

22、所述支架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卡设于所述电控板支撑部上,与所述微动开关对应设置。

23、实施本技术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构造加热件支撑组件,将管状的加热件固定于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之间,同时将真空管套设并固定于上支撑件以及下支撑件外,使得加热件可以不与真空管接触地悬空设置在真空管内,可以减少加热件与其他部件的物理接触,减少不必要的热量传递,保持装置内的高温场,并避免外壳过热的缺陷,具有用户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以及所述下支撑件均呈筒状,且内侧壁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加热件外壁面接触的限位凸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夹紧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弹性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上支撑件上,并向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内侧凸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支撑架,所述加热件支撑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下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接触的第一限位耳板,所述下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支撑架侧壁相接触的第二限位耳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上支撑件、真空管、下支撑件的外壁之间形成与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连通的气流通道;

<p>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定位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包括座体、侧支撑壁以及上支撑部,所述侧支撑壁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上支撑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壁和座体的外壁设有贯穿至所述座体底面的定位槽,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周向定位的定位凸起;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的上部侧壁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耳板卡入定位的至少一个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以及电控组件,所述支撑架设有容置所述电控组件的电控腔室以及容置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源腔室,所述电控腔室位于所述电源腔室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以及所述下支撑件均呈筒状,且内侧壁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加热件外壁面接触的限位凸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夹紧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弹性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上支撑件上,并向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容置空间内侧凸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中空的壳体以及支撑架,所述加热件支撑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下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件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接触的第一限位耳板,所述下支撑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并与所述支撑架侧壁相接触的第二限位耳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强魏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宝协同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