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402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装置,属于抛丸技术领域,包括抛丸辊道,所述抛丸辊道上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辊柱,且抛丸辊道的中心位置上方设有抛丸机,多个所述辊柱的一端外周均连接有主动齿盘,且多个相邻主动齿盘之间均啮合有传动齿盘,所述抛丸辊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直线电机,且直线电机为嵌入地面的设计,两个所述直线电机的顶部之间连接有U座,所述U座的内周设置有适配的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两侧设置有钢绳,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嵌有多个滚珠。该抛丸装置,便于对较小的工件进行安全的上件和升降,同时配合升降板的支点和压板的固定便于对较大工件进行稳定上件,通过直线电机的位移,进一步能够使工件进行安全的输送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抛丸,尤其是一种抛丸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构件是现有建筑、机械设备和桥梁等公共设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金属构件的铸造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砂型铸造、永久型铸造、熔模铸造以及消失模铸造等方法。金属在铸造完成后,如消失模铸造完成后,需要使用抛丸设备对其表面进行高速投射特别对工件的内腔死角进行抛丸清理,从而达到所需的光亮度、清洁度、粗糙度和强化工件表面的目的,大大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现有的抛丸机抛丸时,需要使用到吊机对构件吊装至辊道部分上方,再配合抛丸结构来实现抛丸。但现有的辊道部分缺少一种辅助的结构,使得吊装或上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等意外,安全性较差。

2、公开号为cn213136378u的一种抛丸机辊道,通过安装有防飞溅挡板,可以防止丸粒在对物件表面进行冲击处理的时候,发生飞溅的情况,再通过安装有丸粒收集箱可以对,抛丸机喷射出的丸粒进行收集。但其改进并没有解决吊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等意外,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抛丸辊道,所述抛丸辊道上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辊柱,且抛丸辊道的中心位置上方设有抛丸机,多个所述辊柱的一端外周均连接有主动齿盘,且多个相邻主动齿盘之间均啮合有传动齿盘,所述抛丸辊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直线电机,且直线电机为嵌入地面的设计,两个所述直线电机的顶部之间连接有u座,所述u座的内周设置有适配的升降板,且升降板的两侧设置有控制升降的钢绳,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嵌有多个滚珠。

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座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升降板的外周两侧均设置有与槽口相适配的凸卡。

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座的顶部两侧中心均连接有两个侧板,且侧板的一侧安装有卷绕电机。

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对应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杆,且卷绕杆的外周与钢绳的一端卷绕。

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绳的另一端贯穿u座的顶部一侧并穿过槽口与凸卡系接。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腔口,且两个腔口之间适配设置有压固工件的压板。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座顶部靠近两个腔口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旋板,且旋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抵压压板的螺纹杆。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u座的一边侧连接有坡板,且坡板为倾斜的坡面设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主动齿盘与传动齿盘的啮合设计以及传动电机与其中主动齿盘的连接设计,再配合主动齿盘与辊柱的连接设计,当传动电机运行时,进一步使多个辊柱同步的旋转,进一步实现自动输送的作用;

12、u座与升降板的适配作用以及凸卡与槽口的适配社耳机,通过卷绕杆与钢绳的适配设计以及卷绕电机与卷绕杆的连接,再配合滚珠的自由滚动,进一步便于将较小的工件推拉至升降板的顶部(较大较重的工件,吊装放置于升降板的顶部,也可具有一定的支点,再配合压板的下压固定,进一步提高安全稳定性),当卷绕电机运行时,能够对高度进行升降,直线电机的运行,即可将工件进行输送;

13、该抛丸装置,便于对较小的工件进行安全的上件和升降,同时配合升降板的支点和压板的固定便于对较大工件进行稳定上件,通过直线电机的位移,进一步能够使工件进行安全的输送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抛丸辊道(1),所述抛丸辊道(1)上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辊柱(2),且抛丸辊道(1)的中心位置上方设有抛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升降板(5)的外周两侧均设置有与槽口相适配的凸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顶部两侧中心均连接有两个侧板(6),且侧板(6)的一侧安装有卷绕电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所述侧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杆(31),且卷绕杆(31)的外周与钢绳(32)的一端卷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32)的另一端贯穿U座(4)的顶部一侧并穿过槽口与凸卡系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腔口,且两个腔口之间适配设置有压固工件的压板(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顶部靠近两个腔口的位置均转动连接有旋板(8),且旋板(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抵压压板(7)的螺纹杆(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一边侧连接有坡板(10),且坡板(10)为倾斜的坡面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装置,包括抛丸辊道(1),所述抛丸辊道(1)上半部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辊柱(2),且抛丸辊道(1)的中心位置上方设有抛丸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升降板(5)的外周两侧均设置有与槽口相适配的凸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座(4)的顶部两侧中心均连接有两个侧板(6),且侧板(6)的一侧安装有卷绕电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所述侧板(6)之间转动连接有卷绕杆(31),且卷绕杆(31)的外周与钢绳(3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龙杨丽丹王晓辉王会宾王光泽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弘汇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