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连大学专利>正文

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388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3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不便于拆装的问题。本技术通过拆装结构可便于将支撑柱和挡板进行拆装,在进行使用时会需要将支撑柱和挡板之间固定住,此时将两个拉板中间部位拉动,拉板带动插柱向伸缩腔的内部收缩,此时弹簧被压缩,接着可将挡板一侧的对接块与固定块的位置对齐,接着松开拉板,此时弹簧的弹力推动插柱插入对接块的内部,此时支撑柱和挡板之间可连接,而对接块此时还充当铰接轴的作用,当挡板的角度需要调节时直接通过对接块和插柱进行调节,当需要将支撑柱和挡板拆卸时,将拉板拉动带动插柱与对接块分离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中会需要建造缓冲区,缓冲区可将建筑施工的现场与别的区域分隔开,可减少施工中掉落问题砸伤人的概率,建造缓冲区会使用到设置装置,设置装置可将缓冲区的区域隔挡开。

2、目前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支撑柱与挡板之间固定住,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所需要耗费的时间较久,且在施工完成后会需要将装置拆除,此时也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不便于拆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活动连接在支撑柱一侧的挡板,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固定有拆装结构,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警示结构,拆装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柱两侧的固定块,开设在固定块内部的活动腔,开设在活动腔顶端的伸缩腔,开设在活动腔两端的导向槽,固定在伸缩腔内部底端的弹簧,固定在弹簧顶端的插柱,固定在插柱底端的拉杆,固定在拉杆底端的拉板,以及固定在挡板两侧的对接块,插柱与对接块之间构成插接结构,插柱为柱状在对对接块限位的同时起到铰接轴的作用。

3、进一步地,所述拉杆贯穿在弹簧的内部,且拉杆贯穿在活动腔的内部。

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拉板分别贯穿在两组导向槽的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在伸缩腔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导向槽可拉板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6、进一步地,所述警示结构包括固定在支撑柱顶端的外壳,开设在外壳两端的开口,安装在外壳内部的电机,固定在电机顶端的灯头,固定在灯头两端的聚光灯罩,固定在外壳顶端的支架,以及铰接在支架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

7、进一步地,所述聚光灯罩设置有两个,两个聚光灯罩关于灯头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8、进一步地,所述灯头在电机的顶端构成转动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机呈电性连接,灯头与太阳能电池板呈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现有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不便于拆装;而本技术通过拆装结构可便于将支撑柱和挡板进行拆装,在进行使用时会需要将支撑柱和挡板之间固定住,此时将两个拉板中间部位拉动,拉板带动插柱向伸缩腔的内部收缩,此时弹簧被压缩,接着可将挡板一侧的对接块与固定块的位置对齐,接着松开拉板,此时弹簧的弹力推动插柱插入对接块的内部,此时支撑柱和挡板之间可连接,而对接块此时还充当铰接轴的作用,当挡板的角度需要调节时直接通过对接块和插柱进行调节,当需要将支撑柱和挡板拆卸时,将拉板拉动带动插柱与对接块分离即可。

12、2、本技术提出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通过警示结构可便于在夜间提示工作人员缓冲区的位置,在白天有阳光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会接收进行充电,接着在晚上时太阳能电池板对灯头供电使其发光,与此同时电机带动灯头转动,灯头通过开口向外部照明警示,聚光灯罩将光线聚焦,可实现增强照射距离以及增强亮度,能够防止夜间施工工作人员误入缓冲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活动连接在支撑柱(1)一侧的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固定有拆装结构(2),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有警示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9)贯穿在弹簧(27)的内部,且拉杆(29)贯穿在活动腔(2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5)在固定块(21)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拉板(23)分别贯穿在两组导向槽(2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26)通过弹簧(27)在伸缩腔(28)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导向槽(25)可拉板(23)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结构(4)包括固定在支撑柱(1)顶端的外壳(45),开设在外壳(45)两端的开口(46),安装在外壳(45)内部的电机(44),固定在电机(44)顶端的灯头(43),固定在灯头(43)两端的聚光灯罩(47),固定在外壳(45)顶端的支架(42),以及铰接在支架(42)顶端的太阳能电池板(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灯罩(47)设置有两个,两个聚光灯罩(47)关于灯头(43)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43)在电机(44)的顶端构成转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1)与电机(44)呈电性连接,灯头(43)与太阳能电池板(41)呈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包括支撑柱(1)和活动连接在支撑柱(1)一侧的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固定有拆装结构(2),支撑柱(1)的顶端固定有警示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9)贯穿在弹簧(27)的内部,且拉杆(29)贯穿在活动腔(2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5)在固定块(21)的两端设置有两组,拉板(23)分别贯穿在两组导向槽(2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26)通过弹簧(27)在伸缩腔(28)的内部构成伸缩结构,导向槽(25)可拉板(23)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缓冲区设置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颖叶子杨孙峤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