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板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85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4 11:13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隔热板,该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的上方,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的顶部均设有防爆阀,隔热板上对应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薄弱部,每个薄弱部对应一个电芯的防爆阀设置,当电芯发生失控时,电芯内部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依次冲破防爆阀和薄弱部后堆积于隔热板的上方,从而隔热板能够隔绝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高温物质对未失控电芯加热,进而引发其发生失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上述隔热板,通过隔热板能够很好地将失控电芯喷发的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隔绝,避免两者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避免发生热蔓延或连锁的热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隔热板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的电芯在失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物质,这部分高温物质随会随气体喷出落到相邻的电芯处,由于喷出物的温度较高,会使热扩散风险骤增,进而导致位于喷出物附近的电芯受到高温的影响出现热失控现象,同时电芯喷出的高温物质很容易被电路产生的火花引燃,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爆炸。

2、现有技术(cn216488307u)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线束板组件,通过该线束板组件,将这部分高温物质隔离于与发生热失控的电芯相邻的电芯,避免这部分高温物质接触到相邻的电芯,避免相邻的电芯随着发生热失控,进而降低热扩散风险。

3、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线束板组件是由线束板,第一、第二、第三隔热层组装而成,组件之间存在间隙,进而导致高温介质通过间隙与未失控电芯的顶部发生热量传递,引发热失控的问题,且该线束板组件零件较多,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隔热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板及动力电池,能够将失控电芯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隔离,从而避免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降低热扩散的风险。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的上方,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的顶部均设有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上对应所述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薄弱部,每个所述薄弱部对应一个所述电芯的所述防爆阀设置,当所述电芯发生失控时,所述电芯内部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依次冲破所述防爆阀和所述薄弱部后堆积于所述隔热板的上方。

4、可选地,所述薄弱部为隔热片,所述隔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对应所述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每个所述隔热片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处,以使所述隔热片封堵所述通孔。

5、可选地,所述隔热板上设有多个环形刻痕,所述环形刻痕及所述环形刻痕围起的部分形成所述薄弱部。

6、可选地,每个所述电芯的顶部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防爆阀位于所述正极端子与所述负极端子之间,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与电连接件连接。

7、可选地,所述隔热板上对应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的位置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能够使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穿过所述隔热板后与所述电连接件连接。

8、可选地,所述电连接件上涂覆有胶水层,所述胶水层将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覆盖。

9、可选地,所述隔热板为云母板。

1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电芯模块,以及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隔热板,所述电芯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电芯模块上方。

11、可选地,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ccs支架,所述ccs支架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上方,胶水层设置在所述ccs支架与所述隔热板之间。

12、可选地,所述ccs支架上朝向所述电芯模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限定所述胶水层的设置范围。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热板,该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的上方,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的顶部均设有防爆阀,隔热板上对应防爆阀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薄弱部,每个薄弱部对应一个电芯的防爆阀设置,当电芯发生失控时,电芯内部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依次冲破防爆阀和薄弱部后堆积于隔热板的上方,从而隔热板能够隔绝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避免高温物质对未失控电芯加热,进而引发其发生失控。相比较于现有的隔热板组件,本技术中的隔热板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零件较少,占用空间小,空间利用率较高。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该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电芯模块,以及上述隔热板,电芯模块设置在壳体内,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上方。通过隔热板能够很好地将失控电芯喷发的高温物质与未失控电芯隔绝,避免两者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避免发生热蔓延或连锁的热失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的上方,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200),每个所述电芯(200)的顶部均设有防爆阀(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0)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薄弱部,每个所述薄弱部对应一个所述电芯(200)的所述防爆阀(210)设置,当所述电芯(200)发生失控时,所述电芯(200)内部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依次冲破所述防爆阀(210)和所述薄弱部后堆积于所述隔热板(10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为隔热片(110),所述隔热板(100)上设有多个通孔(111),所述通孔(111)对应所述防爆阀(210)的位置设置,每个所述隔热片(110)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111)处,以使所述隔热片(110)封堵所述通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上设有多个环形刻痕(130),所述环形刻痕(130)及所述环形刻痕(130)围起的部分形成所述薄弱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200)的顶部设有正极端子(220)和负极端子(230),所述防爆阀(210)位于所述正极端子(220)与所述负极端子(230)之间,所述正极端子(220)和所述负极端子(230)与电连接件(30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上对应所述正极端子(220)和所述负极端子(230)的位置设有避让孔(120),所述避让孔(120)能够使所述正极端子(220)和所述负极端子(230)穿过所述隔热板(100)后与所述电连接件(3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300)上涂覆有胶水层(500),所述胶水层(500)将所述电连接件(300)、所述正极端子(220)和所述负极端子(230)覆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为云母板。

8.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模块,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板(100),所述电芯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100)设置于所述电芯模块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CCS支架(400),所述CCS支架(400)设置于所述隔热板(100)的上方,胶水层(500)设置在所述CCS支架(400)与所述隔热板(1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CCS支架(400)上朝向所述电芯模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限定所述胶水层(500)的设置范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板,设置于电芯模块的上方,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200),每个所述电芯(200)的顶部均设有防爆阀(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上对应所述防爆阀(210)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薄弱部,每个所述薄弱部对应一个所述电芯(200)的所述防爆阀(210)设置,当所述电芯(200)发生失控时,所述电芯(200)内部喷射出的高温物质依次冲破所述防爆阀(210)和所述薄弱部后堆积于所述隔热板(10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为隔热片(110),所述隔热板(100)上设有多个通孔(111),所述通孔(111)对应所述防爆阀(210)的位置设置,每个所述隔热片(110)对应设置在一个所述通孔(111)处,以使所述隔热片(110)封堵所述通孔(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00)上设有多个环形刻痕(130),所述环形刻痕(130)及所述环形刻痕(130)围起的部分形成所述薄弱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200)的顶部设有正极端子(220)和负极端子(230),所述防爆阀(210)位于所述正极端子(220)与所述负极端子(230)之间,所述正极端子(220)和所述负极端子(230)与电连接件(30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