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汞菌株及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液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汞菌株及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377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汞菌株,其为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20232596,保藏日期为2023年12月19日,状态存活。其菌液施加在作物根部作为提高作物耐汞能力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筛选出了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通过试验证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均有很强的耐汞特性,培养100h后OD600值基本保持在0.05左右。菌株最大耐汞浓度为150 mg/L。同时以黑麦草为对象进行了作物栽培试验,试验证明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制备的菌液施加在作物根部后,对作物的发芽率、株长、鲜重等均有显著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汞菌株及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液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


技术介绍

1、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采矿、冶炼、电镀、化工、电子、制革等工业产生中含重金属的废弃物进入土壤,以及污灌、农药、化肥、垃圾、粉煤灰和城市污泥的不合理施用引起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会在土壤中积累,当其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影响植物的发芽率,开花结实率以及产量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植物体的死亡,进而导致该地块无法进行作物的种植。

2、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收城市的扩建及工业三废和农用化学品的污染,导致可用农田的土壤质量日趋下降。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人及对其投人力度的不断加大,土壤修复或作物耐汞能力栽培技术倍受世人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汞菌株及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液的制备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耐汞菌株,其为 inquilinus ginsengisolihpns3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m20232596,保藏日期为2023年12月19日。

3、前述的耐汞菌株,其菌液施加在作物根部作为提高作物耐汞能力的应用。

4、前述的耐汞菌株,其菌液施加在黑麦草根部作为提高黑麦草耐汞能力的应用。

5、前述的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菌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耐汞菌株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单菌落培养24h以后接入lb液体培养基内,在28℃,120r/min的摇床中培养至od600nm=0.8时,将菌液转移至无菌离心管内离心4000r/min(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振荡混匀,并用无菌水调节菌的光密度值,制成od600nm=0.8的菌液。

7、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首先筛选出了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通过试验证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均有很强的耐汞特性,培养100h 后od600值基本保持在0.05左右。菌株最大耐汞浓度为150 mg/l。同时以黑麦草为对象进行了作物栽培试验,试验证明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菌株制备的菌液施加在作物根部后,对作物的发芽率、株长、鲜重等均有显著提升。

8、为了证明上述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以下试验:

9、1.实验材料与方法

10、1.1供试材料

11、供试土壤:供试土壤:采样地点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贵州师范学院校内格致楼后山(经度:106°47′38.91″、纬度:26°38′29.51″),采集山上的腐殖土,去杂后保存取用。

12、供试菌株:分离自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谷坳村金鑫矿业有限公司围墙外30m地表0-20cm内的耐汞有效菌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由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提供,该菌种为细菌红螺菌科,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no: m20232596,保藏日期为2023年12月19日,存活。

13、植物材料: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顶峰ⅲ、首相ⅲ、百乐门、墨玉、贝塔、李迪、纽一、伽马。

14、培养基:菌株的驯化使用lb液体培养基,菌株的活化、培养及保存使用winogradskyi无氮固体培养基,无氮培养基参照hashidoko的方法配制。

15、1.2研究方法

16、1.2.1菌株耐汞能力的测定

17、采用不同的汞浓度梯度来分析菌株的生长量,以此来评判菌种的耐汞能力。用hg2+浓度为0、50、100、150、200的液体培养基,取1ml菌悬液接种到100ml的含不同汞浓度梯度的lb液体培养基内,每个浓度处理有4个重复,每隔一段时间收集3ml的菌液,测定其吸光值(od600),以此确定耐汞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最大的耐汞浓度。

18、1.2.2菌悬液的制备

19、将筛选出来的耐汞有效菌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单菌落培养24h以后接入lb液体培养基内,在28℃,120r/min的摇床中培养至od600nm=0.8时,将菌液转移至无菌离心管内离心4000r/min(10min),弃去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振荡混匀,并用无菌水调节菌的光密度值,制成od600nm=0.8的菌悬液,以备盆栽试验所需。

20、1.2.3黑麦草种子耐汞发芽实验

21、选取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八个品种做耐汞发芽试验,这8个品种分别为顶峰ⅲ、首相ⅲ、百乐门、墨玉、贝塔、李迪、纽一、伽马,8个品种的种子全部由百绿集团提供。进行发芽实验,在9 cm的培养皿底部垫双层滤纸,设hg2+浓度梯度为0、50、100、150、200mg/l,每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用蒸馏水配制的各浓度梯度的hgcl2溶液20ml,标记液面,每隔三天换一次滤纸补充汞溶液,在25℃的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发芽试验,每个品种各选取100粒种子放置于各自培养皿内,每隔24h统计一次发芽数,直至无新芽发出为止。最后根据8个品种种子发芽情况筛选出耐汞能力最强的品种作为盆栽试验所用的植物材料及汞胁迫时hg2+浓度的设置依据。

22、1.2.4盆栽实验

23、将采集好的供试土壤样本先除杂,然后用2cm筛子过筛,再用60目筛子细筛,细筛后的土壤样本分别装于灭菌袋中进行高温灭菌(121℃,0.5 h),冷却土样。每个花盆(上口直径20cm+高12cm)分别装入1200g灭菌土样,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处理ck 为不加菌液和汞(对照);处理h为加500ml浓度为100mg/l 的hgcl2溶液;处理j401为仅加菌液;处理jh401为加20ml菌液+500ml浓度为100mg/l hgcl2溶液。用记号笔在花盆边缘注明实验时间和处理方式。根据前期汞胁迫发芽试验结果,选择耐汞能力最强的黑麦草顶峰ⅲ作为盆栽试验的植物材料。土样在花盆保湿平衡15 d,第16 d开始播种,每盆播10粒黑麦草顶峰ⅲ种子,每个处理4个重复,出苗45 d后测定相关指标。

24、1.3测定指标

25、计算其发芽率,计算公式为:

26、发芽率(gr)=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27、植株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测定用mini-pam-ii型便携式调制荧光分析方法进行测定。测定前将植株暗适应30min,将叶片夹上叶夹,测定fo(初始荧光)、fm(最大荧光)。通过计算获得fv=fm-fo及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

28、分别测定黑麦草的的株长/cm、鲜重/g;利用s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汞菌株,其为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M20232596,保藏日期为2023年12月19日,状态存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汞菌株,其菌液施加在作物根部作为提高作物耐汞能力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汞菌株,其菌液施加在黑麦草根部作为提高黑麦草耐汞能力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作物耐汞能力菌菌液制备方法,其特征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汞菌株,其为inquilinus ginsengisoli hpns30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m20232596,保藏日期为2023年12月19日,状态存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汞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雄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