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377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移动工程平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包括主体组件、设置于主体组件四角处的四组稳定组件、安装于主体组件内部的调节组件以及安装于主体组件顶部的控制箱,该装置解决了传统移动平台利用钢管组装,其挠度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稳定性差,以及三角架需拆卸重新组装才能调整支撑高度的问题,该装置改为盘扣式构件搭设,并通过C型钢材制作拼装式底架,架体底部挠度满足承载力要求,提高移动平台整体稳定性,另外同一稳定组件上设置两组三角支撑,在调整第二组三角支撑时,第一组三角支撑实时对移动工程平台支撑,保证移动工程平台的稳定性,提高对高度调整后的移动工程平台支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工程平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施工现场搭设和使用移动平台存在问题:传统超大移动平台搭设完成后,单侧有1-2根钢管悬空设置,向钢管受力后出现弯曲变形,形成重大安全隐患。此方式存在缺陷:现场搭设超大盘扣式移动平台,工作人员追求快速,设置“田”字形底盘,钢管横杆承载力小,易受力变形,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受规范高宽比限制,需要使用超大盘扣式移动平台时,高度较大,目前较多项目采用高且窄的移动平台,稳定性差,钢管挠度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2、另外,移动平台四角位置的三角架位固定结构,若平台搭建较高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其拆卸重新组装调整支撑高度,此方式在拆卸重新组装时,将支撑平台所承受力的机构拆卸掉,若三角架持续受力,在拆卸时,平台一角的支撑力会消失,从而造成移动平台倾倒的情况,降低了移动平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及支撑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包括主体组件、设置于主体组件四角处的四组稳定组件、安装于主体组件内部的调节组件以及安装于主体组件顶部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均与稳定组件和调节组件电连接。

3、其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盘机构以及安装于底盘机构顶部的支架机构,所述底盘机构包括两个c型钢材以及四个连接板,两个所述c型钢材平行设置,四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连接在两个c型钢材的顶部,且四个所述连接板等距设置,两个所述c型钢材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两个移动轮。

4、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连接于四个立杆以及安装于四个立杆外侧壁之间的承载台,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承载台的顶部,两个所述立杆为一组且分别安装在一个c型钢材顶部的两端位置,每两个立杆之间均等距连接有连接杆。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钢管搭设移动平台改为盘扣式构件搭设,且对底盘机构进行改进,应用时通过c型钢材制作拼装式底架,方便拆卸和安装,现场搭设拼装,提高超大盘扣式移动平台支撑底架搭设的便捷性,杜绝架体底部挠度不满足承载力要求,提高移动平台整体稳定性即使用安全性能。

6、四组所述稳定组件与四个立杆对应设置,每组所述稳定组件均包括连接于对应立杆外侧壁的底部支撑机构,所述底部支撑机构的顶部与对应立杆之间设置有倾斜支撑机构。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支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立杆外侧壁的电动直线导轨以及竖直设置于电动直线导轨远离对应立杆一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电动直线导轨螺纹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靠近对应立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四个所述立杆的外侧壁均等距连接有卡盘,所述第一卡扣与对应立杆外壁最下方的卡盘通过插销连接。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支撑机构包括套设于对应立杆外侧壁的滑动环,所述立杆的外侧壁且位于对应滑动环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面与滑动环的顶面贴合,所述滑动环的外侧壁铰接有连接臂,所述电动直线导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臂,所述连接臂的顶端与滑座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支撑臂远离滑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立杆外侧壁的卡盘通过插销连接。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环位于对应立杆外侧壁自下向上第一个卡盘和第二个卡盘之间,所述滑动环与第二个卡盘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臂与第二卡扣之间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与支撑臂相铰接,且所述支撑臂的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摆动杆与支撑臂的铰接柱插设于通槽的内部,所述支撑臂的侧壁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摆动杆上的铰接柱相铰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动直线导轨、连接臂和支撑臂之间形成第一组三角支撑,立杆、支撑臂和电动直线导轨配合形成第二组三角支撑,进一步提高了移动工程平台的稳定性。

12、通过电动直线导轨带动滑座水平向立杆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组三角支撑和第二组三角支撑的形状均发生变化,连接臂和支撑臂均向上摆动,而第一组三角支撑实时存在,此三角支撑仍然受力对移动工程平台支撑,在此过程中对支撑臂与立杆的连接点进行调整,支撑臂对立杆在高度方向上支撑强度发生改变,当移动工程平台通过组装增加高度时,不仅保证移动工程平台的稳定性,而且提高对增高后的移动工程平台支撑稳定性。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承载台底部四角处的四个滑轨以及滑动连接于对应滑轨上的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均朝向承载台的底部中点且铰接有配重机构。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通过球铰机构铰接于对应滑块侧壁上的摆动臂,所述承载台的底部正下方中点位置设置有配重块,所述摆动臂远离对应滑块的一端与配重块的顶端通过球铰机构相铰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重块处于承载台底部正下方中点位置时,四个摆动臂的角度也相同,当承载台向左发生倾斜时,左侧两个滑块下移,摆动臂与左侧滑块球铰位置下移,此摆动臂的另一端则推动配重块整体右移,而在承载台底部右侧,右侧两个滑块上移,对应摆动臂向上摆动同时对配重块拉扯,配重块同时受左侧推力和右侧拉力的影响整体右移,此重力与移动工程平台向左偏移的重心相悖,配重块对移动工程平台右侧的重心进行补偿,进而达到维持移动工程平台的站立状态的目的,从而维持移动工程平台的站立状态,为起重机运行增加时间,避免起重机运行较慢影响移动工程平台的平衡调整。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箱包括压力检测模块。

17、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电箱、压力传感器、显示屏、数据接收器、工控器以及数据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四个支撑脚与地面接触位置,四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四个支撑脚上受到的压力。

18、所述数据接收器、工控器以及数据处理器均安装在电箱内部,所述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四个压力传感器传出的压力值,所述数据处理器用于将数据接收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四个支撑脚所受压力值有没有超过额定压力值,计算出收到的压力和额定压力之间的差值。

19、所述显示屏安装在电箱上,所述显示屏用于将四个三角支撑架上的收到的压力值直观的显示,所述工控器用于将接收到的角度信息转换成工控信号发送给外部的起重机,外部的起重机对承载台上的重物进行移出工作。

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箱还包括超载报警模块,所述超载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均安装在电箱上,工控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后,判断所受压力是否超过额定压力值,当超过额定压力值的时候,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发出报警语音且报警指示灯亮起。

21、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22、s1、首先,工作人员将移动工程平台利用移动轮移动到目的点使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设置于主体组件(1)四角处的四组稳定组件(2)、安装于主体组件(1)内部的调节组件(3)以及安装于主体组件(1)顶部的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均与稳定组件(2)和调节组件(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机构(21)包括水平设置于立杆(121)外侧壁的电动直线导轨(211)以及竖直设置于电动直线导轨(211)远离对应立杆(121)一端的支撑脚(212),所述支撑脚(212)与电动直线导轨(211)螺纹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211)靠近对应立杆(1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214),四个所述立杆(121)的外侧壁均等距连接有卡盘(213),所述第一卡扣(214)与对应立杆(121)外壁最下方的卡盘(213)通过插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机构(22)包括套设于对应立杆(121)外侧壁的滑动环(227),所述立杆(121)的外侧壁且位于对应滑动环(227)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2201),所述限位块(2201)的顶面与滑动环(227)的顶面贴合,所述滑动环(227)的外侧壁铰接有连接臂(222),所述电动直线导轨(21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座(228),所述滑座(22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臂(221),所述连接臂(222)的顶端与滑座(228)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支撑臂(221)远离滑座(22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卡扣(225),所述第二卡扣(225)与立杆(121)外侧壁的卡盘(213)通过插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227)位于对应立杆(121)外侧壁自下向上第一个卡盘(213)和第二个卡盘(213)之间,所述滑动环(227)与第二个卡盘(213)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2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21)与第二卡扣(225)之间设置有摆动杆(224),所述摆动杆(224)与支撑臂(221)相铰接,且所述支撑臂(221)的侧壁开设有通槽(229),所述摆动杆(224)与支撑臂(221)的铰接柱插设于通槽(229)的内部,所述支撑臂(221)的侧壁安装有气缸(223),所述气缸(223)的活塞杆与摆动杆(224)上的铰接柱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安装于承载台(123)底部四角处的四个滑轨(31)以及滑动连接于对应滑轨(31)上的滑块(32),四个所述滑块(32)均朝向承载台(123)的底部中点且铰接有配重机构(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33)包括通过球铰机构铰接于对应滑块(32)侧壁上的摆动臂(331),所述承载台(123)的底部正下方中点位置设置有配重块(332),所述摆动臂(331)远离对应滑块(32)的一端与配重块(332)的顶端通过球铰机构相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4)包括压力检测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4)还包括超载报警模块,所述超载报警模块包括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和报警指示灯均安装在电箱上,工控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值后,判断所受压力是否超过额定压力值,当超过额定压力值的时候,所述语音报警装置发出报警语音且报警指示灯亮起。

10.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个所述的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设置于主体组件(1)四角处的四组稳定组件(2)、安装于主体组件(1)内部的调节组件(3)以及安装于主体组件(1)顶部的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均与稳定组件(2)和调节组件(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机构(21)包括水平设置于立杆(121)外侧壁的电动直线导轨(211)以及竖直设置于电动直线导轨(211)远离对应立杆(121)一端的支撑脚(212),所述支撑脚(212)与电动直线导轨(211)螺纹连接,所述电动直线导轨(211)靠近对应立杆(1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卡扣(214),四个所述立杆(121)的外侧壁均等距连接有卡盘(213),所述第一卡扣(214)与对应立杆(121)外壁最下方的卡盘(213)通过插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机构(22)包括套设于对应立杆(121)外侧壁的滑动环(227),所述立杆(121)的外侧壁且位于对应滑动环(227)的下方连接有限位块(2201),所述限位块(2201)的顶面与滑动环(227)的顶面贴合,所述滑动环(227)的外侧壁铰接有连接臂(222),所述电动直线导轨(21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座(228),所述滑座(228)的顶部铰接有支撑臂(221),所述连接臂(222)的顶端与滑座(228)的中部相铰接,所述支撑臂(221)远离滑座(22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卡扣(225),所述第二卡扣(225)与立杆(121)外侧壁的卡盘(213)通过插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工程平台用智能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227)位于对应立杆(121)外侧壁自下向上第一个卡盘(213)和第二个卡盘(213)之间,所述滑动环(227)与第二个卡盘(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陈波温莉李明菲
申请(专利权)人:圣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