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70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2)的连接端子(1),其包括壳体(10)。壳体(10)上布置有用于与电导线(2)电接触的接触元件(11)和弹簧元件(12),该弹簧元件具有用于作用于电导线(2)的夹紧腿(120),以使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操纵元件(14)可以沿操纵方向(B)从未操纵位置移位到操纵位置,以移位夹紧腿(120)。操纵元件(14)具有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其在操纵元件(14)的操纵位置与壳体(10)的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啮合,以卡锁操纵元件(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1、这种类型的连接端子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插接开口,可将电导线沿插入方向插入该插接开口,以便与连接端子连接。壳体上布置有用于与电导线电接触的接触元件。壳体上还布置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腿,该夹紧腿形成用于当电导线插入插接开口中时作用在电导线上,以使电导线与接触元件接触。操纵元件可以由用户操纵来移位夹紧腿。为此,例如可以使用工具将操纵元件沿操纵方向从未操纵位置移位到操纵位置,以便在操纵位置移位夹紧腿,例如以便于简单地将电导线插入插接开口或从插接开口拔出电导线。在操纵位置,操纵元件相对于壳体卡锁。针对壳体还可移位地布置有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形成用于当电导线插入插接开口时与电导线共同作用,以便将操纵元件从操纵位置释放。

2、通过使用弹簧元件,这种连接端子实现了弹簧力连接,其中电导线在连接位置中在弹簧元件的弹性弹簧作用下与接触元件夹紧,从而与接触元件电气连接。

3、在由de 10 2019 127 464 b3已知的连接端子中,设置有拉力弹簧形式的弹簧元件,其通过弹性弹簧作用将连接的电导线拉至与对应接触元件接触,从而在电导线和接触元件之间建立夹紧连接。为此,电导线在附接时被推过夹紧腿中的开口,并在连接位置被夹紧在夹紧腿和接触元件之间。

4、在de 10 2019 127 464 b3的连接端子中,设置有卡合装置,通过该卡合装置将夹紧腿相对于壳体卡锁在释放位置。当插入电导线时,卡合装置被触发,从而取消卡锁,这样夹紧腿就会从释放位置移出,并由此将电导线与接触元件夹紧。为了将夹紧腿转移到释放位置,尤其是为了能够附接电导线或从连接端子释放已连接的电导线,可以将工具,例如螺丝刀附接到连接端子上,从而对夹紧腿施加力。

5、在de 10 2019 127 464 b3中,夹紧腿是直接用工具移位的,而在de 10 2019 135203 a1和de 10 2020 104 140 a1中已知的连接端子都具有所谓的推块(pusher)形式的操纵元件,可以将其压入连接端子的壳体中,从而以这种方式作用于夹紧腿,并将夹紧腿转移到其释放位置。操纵元件分别通过压力弹簧形式的张紧弹簧相对于连接端子的壳体弹性预张紧。在de 10 2019 135 203 a1中已知的连接端子中,操纵元件上布置有操纵凸块,当操纵元件处于操纵位置时,该操纵凸块钩住保持元件的固定区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它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将弹簧元件的夹紧腿保持在释放位置,并在插入电导线时将其转移到夹紧位置。

2、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主题解决。

3、因此,操纵元件具有第一卡合元件和第二卡合元件。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第一配对卡合元件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在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第一卡合元件与第一配对卡合元件啮合,第二卡合元件与第二配对卡合元件啮合,以卡锁操纵元件。

4、在该连接端子中,通过在电导线插入插接开口时,使夹紧腿作用在电导线上,并将其在与接触元件接触的方向上弹簧弹性加载,使得电导线与电接触元件电接触。为了更方便地插入电导线,可以通过操纵操纵元件使弹簧元件的夹紧腿弹性偏转,以便由此将夹紧腿转移到释放位置,在该释放位置上,壳体内部的空间在插接开口区域中被释放,并且由此电导线可以以基本无力的方式插入插接开口,或者可以很容易地从连接端子上取下已连接的电导线。例如,操纵元件可以设计成推块的形式,可以通过用户操作将其压入壳体,从而以这种方式作用于夹紧腿,并使夹紧腿向释放位置的方向移位。

5、可移位地布置在壳体上的操纵元件在操纵位置相对于壳体保持位置,方法是操纵元件与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卡锁,使得由此弹簧元件的夹紧腿优选也保持在其释放位置中,在该释放位置中可以简单地将电导线附接到连接端子上,或者以基本无力的方式将已连接的电导线从连接端子上取下。

6、相对于壳体可移位的触发元件用于将操纵元件从操纵位置触发,以便在将电导线插入插接开口时自动将操纵元件从操纵位置释放,从而将夹紧腿转移到夹紧位置,在该夹紧位置上,插入插接开口的电导线与连接端子的接触元件电接触。

7、在解除卡锁后,操纵元件可以尤其自动地、优选在弹簧预张紧的作用下移回未操纵位置。操纵元件上的弹簧预张紧例如可以通过弹簧元件实现,该弹簧元件在操纵位置上弹性偏转,并且在操纵元件释放后,弹簧机械地作用于操纵元件,以使操纵元件从操纵位置向未操纵位置方向转移。不过,预张紧也可以由额外的预张紧元件提供,例如额外的弹簧。

8、通过在插入电导线时触发元件相对于壳体移位,并由此作用于操纵元件,以使其从操纵位置的卡锁中释放,在插入电导线时,连接端子自动闭合。实现了非常简单的连接过程,同时通过夹紧腿的夹紧作用,电导线和接触元件之间的接触非常可靠。

9、操纵元件与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例如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布置的接触元件之间的卡锁由操纵元件上的多个卡合元件和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上的对应的配对卡合元件来实现。因此,操纵元件具有第一卡合元件和第二卡合元件,它们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并且尤其可以沿操纵方向在轴向相对于彼此偏移。操纵元件的每个卡合元件都对应有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上的配对卡合元件,其中也可以设想在壳体上形成一个配对卡合元件,而在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例如接触元件上形成另一个配对卡合元件。在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上,卡合元件与配对卡合元件啮合,从而使操纵元件相对于壳体在多个位置卡锁。

10、通过在操纵元件上设置多个空间间隔的卡合元件,并在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上设置对应的配对卡合元件,确保了操纵元件在操纵位置可靠卡锁,其中通过卡锁,在多个位置相对于壳体支撑操纵元件。这种支撑尤其可以使操纵元件在操纵位置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地锁定,从而占据确定的位置。

11、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操纵元件可相对于壳体线性移动,并具有用于由用户操纵的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用于作用于夹紧腿的轴。例如,头部可容纳在壳体上的操纵开口中,并可在操纵开口中沿操纵方向近似线性地移位。轴从头部延伸到壳体内部,以便在壳体内部与弹簧元件的夹紧腿共同作用,该头部例如可以具有用于通过使用工具进行操作的工具啮合部。

12、例如,第一卡合元件和第二卡合元件可以布置在轴上,并为此在轴向间隔地例如形成在轴远离夹紧腿的一侧。

13、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第一卡合元件和/或第二卡合元件由操纵元件上的刚性卡合边缘或卡合凸起形成。额外地或替代地,壳体侧的第一配对卡合元件和/或第二配对卡合元件也可以分别由刚性卡合边缘或卡合凸起形成。用于在操纵元件和壳体或相对于壳体位置固定的部件之间产生卡锁的弹性例如可以由弹簧元件提供,该弹簧元件在操纵元件的操纵位置上由于夹紧腿上的弹性预张紧而将卡合元件以卡合的方式保持与配对卡合元件啮合。

14、在一个设计方案中,除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接电导线(2)的连接端子(1),具有: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插接开口(100),电导线(2)能够沿插入方向(E)插入所述插接开口,以便连接到连接端子(1);布置在壳体(10)上的接触元件(11),用于与电导线(2)电气接触;布置在壳体(10)上的弹簧元件(12),所述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腿(120),用于作用在电导线(2)上,以便使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能够移位地布置在壳体(10)上的操纵元件(14),所述操纵元件能够沿操纵方向(B)从未操纵位置移动到操纵位置以使夹紧腿(120)移动,并在操纵位置相对于壳体(10)卡锁;以及相对于壳体(10)能够移位地布置的触发元件(13),所述触发元件形成用于在电导线(2)插入插接开口(100)时,与电导线(2)共同作用,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操纵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14)具有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壳体(10)或相对于壳体(10)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其中,在操纵元件(14)的操纵位置,第一卡合元件(143)与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啮合,并且第二卡合元件(144)与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啮合,以卡锁操纵元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二卡合元件(144)相对于第一卡合元件(143)沿操纵方向(B)轴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能够相对于壳体(10)线性位移,并具有用于由用户操纵的头部(140)和从头部延伸的用于作用于夹紧腿(120)的轴(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形成在所述轴(141)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元件(143)和/或第二卡合元件(144)由操纵元件(14)上的刚性卡合边缘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其他的卡合元件(148),并且壳体(10)或相对于壳体(10)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其他的配对卡合元件(108),其中,在操纵元件(14)的操纵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卡合元件(148)与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配对卡合元件(108)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卡合元件(148)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沿操纵方向(B)轴向偏移。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使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相对于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沿横向于插入方向(E)的横向方向(Q)移位,以便将操纵元件(14)从操纵位置释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使操纵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倾斜,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夹紧腿(120)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枢转平面内枢转,并且所述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在枢转平面内相对于壳体(10)倾斜操纵元件(14),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具有第一调整区段(145),并且触发元件(13)具有第二调整区段(133),其中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以第二调整区段(133)作用于第一调整区段(145),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操纵元件(1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调整区段(145)和/或第二调整区段(133)相对于插入方向(E)和相对于横向方向(Q)倾斜,或者在插入方向(E)和横向方向(Q)所围成的平面内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形成用于在移位到操纵位置时,通过第一调整区段(145)作用于第二调整区段(133),以使触发元件(13)复位到初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触发元件(13)具有第三调整区段(134),并且壳体(10)或相对于壳体(10)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第四调整区段(107),其中触发元件(13)能够移位地布置在壳体(10)上,使得触发元件(13)在由于插入电导线而发生移位时以第三调整区段(134)在第...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连接电导线(2)的连接端子(1),具有: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插接开口(100),电导线(2)能够沿插入方向(e)插入所述插接开口,以便连接到连接端子(1);布置在壳体(10)上的接触元件(11),用于与电导线(2)电气接触;布置在壳体(10)上的弹簧元件(12),所述弹簧元件具有夹紧腿(120),用于作用在电导线(2)上,以便使电导线(2)与接触元件(11)接触;能够移位地布置在壳体(10)上的操纵元件(14),所述操纵元件能够沿操纵方向(b)从未操纵位置移动到操纵位置以使夹紧腿(120)移动,并在操纵位置相对于壳体(10)卡锁;以及相对于壳体(10)能够移位地布置的触发元件(13),所述触发元件形成用于在电导线(2)插入插接开口(100)时,与电导线(2)共同作用,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操纵元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14)具有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壳体(10)或相对于壳体(10)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其中,在操纵元件(14)的操纵位置,第一卡合元件(143)与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啮合,并且第二卡合元件(144)与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啮合,以卡锁操纵元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二卡合元件(144)相对于第一卡合元件(143)沿操纵方向(b)轴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能够相对于壳体(10)线性位移,并具有用于由用户操纵的头部(140)和从头部延伸的用于作用于夹紧腿(120)的轴(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形成在所述轴(141)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第一卡合元件(143)和/或第二卡合元件(144)由操纵元件(14)上的刚性卡合边缘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操纵元件(14)具有至少一个其他的卡合元件(148),并且壳体(10)或相对于壳体(10)位置固定的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其他的配对卡合元件(108),其中,在操纵元件(14)的操纵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卡合元件(148)与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配对卡合元件(108)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其他的卡合元件(148)相对于所述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沿操纵方向(b)轴向偏移。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使第一卡合元件(143)和第二卡合元件(144)相对于第一配对卡合元件(104)和第二配对卡合元件(105)沿横向于插入方向(e)的横向方向(q)移位,以便将操纵元件(14)从操纵位置释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触发元件(13)形成用于使操纵元件(14)相对于壳体(10)倾斜,以便从操纵位置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连接端子(1),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夏埃尔·雷纳克安德烈·赛尔斯拉尔夫·霍普曼
申请(专利权)人: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