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347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5‑(2‑氟‑苯基)‑1H‑吡咯‑3‑腈作为原料,并利用二异丁基氢化铝作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应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纯度达到99.0%以上,产物纯度高,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不涉及氢化反应,无需使用氢化釜,也未采用乙酸,简便易操作,避免了蒸馏的步骤,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有助于实现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富马酸沃诺拉赞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中均有相关的应用。其中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tak06)是富马酸沃诺拉赞的主要结构框架化合物,tak06的分子结构如下式(ⅰ)所示:

2、

3、目前tak06的主要合成方法如下所示:

4、

5、上述制备方法具体是:利用5-(2-氟-苯基)-1h-吡咯-3-腈(tak05)作为原料,加入乙酸(acoh)、水和甲醇,在氢气氛围中,使用雷尼镍(raney-ni)作为催化剂,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该方法的后处理工艺一般是通过蒸馏浓缩除掉大量的乙酸,再结晶制得最终产品,但是由于蒸馏体积量大,时间长,无法满足放大生产的需求,该方法效率低,氢气反应需要使用氢化釜,该方法对反应和蒸馏的设备要求较高。

6、因此,亟需开发一种tak06的制备方法,方法简便易操作,对设备的要求低,后处理工艺简单,能够满足放大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无需使用氢化釜,后处理也无需进行蒸馏,方法简便易操作,对设备的要求低,能够满足放大生产的需求,所制得的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纯度高,达到99.0%以上。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

3、具体地,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将5-(2-氟-苯基)-1h-吡咯-3-腈溶于有机溶剂中,采用二异丁基氢化铝作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应,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

5、本专利技术利用5-(2-氟-苯基)-1h-吡咯-3-腈(tak05)作为原料,并利用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作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应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无需加入大量的乙酸,避免了后续蒸馏去除乙酸杂质的繁琐的步骤,而且没有进行氢化反应,无需使用氢化釜,对设备的要求大大降低。

6、优选地,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的摩尔比为1:1.15-1.25。

7、更优选地,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的摩尔比为1:1.20-1.25。

8、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9、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5℃,时间为4-6小时。

10、更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5℃,时间为5-6小时。

11、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后,取反应液,利用薄层色谱点板进行检测,至5-(2-氟-苯基)-1h-吡咯-3-腈的质量含量小于投入的质量的0.5%即停止反应。

12、优选地,所述还原反应后,还包括纯化的步骤,所述纯化包括如下步骤:

13、通过还原反应后,将反应液滴加到酸性溶液中进行淬灭,然后经过洗涤、结晶制得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

14、优选地,所述酸性溶液为乙酸水溶液和/或盐酸溶液。

15、更优选地,所述酸性溶液为乙酸水溶液。

16、优选地,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60%。

17、更优选地,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60%。

18、优选地,所述反应液和酸性溶液的体积比为1:(5-6)。

19、优选地,所述淬灭在5-10℃下进行。

20、优选地,所述洗涤和结晶的步骤为:淬灭后,在反应液中加入乙酸乙酯,搅拌20-40min后,在25-35℃下,滴加盐酸,再继续搅拌40-60min后静置分层,得到第一水相、第一有机相,再用乙酸水溶液洗萃有机相,得到第二水相、第二有机相,再用氯化钠水溶液洗涤第二有机相至ph值6-7,分液得第三水相、第三有机相,第三有机相在水浴40-45℃减压浓缩,再于50-55℃回流20-30min后,将温度降至5-10℃下,滴加正庚烷析晶,维持在5-10℃下搅拌1-2h,抽滤,制得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专利技术利用5-(2-氟-苯基)-1h-吡咯-3-腈作为原料,并利用二异丁基氢化铝作为还原剂,通过还原反应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无需加入大量的乙酸,也无需进行氢化反应,避免了后续蒸馏去除乙酸杂质的繁琐的步骤,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简便易操作,有助于实现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放大生产;

23、(2)本专利技术将制得的含有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反应液直接滴加到酸性溶液中进行淬灭,经过洗涤、结晶制得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精制品,本专利技术通过反淬灭的方法,省去了蒸馏的步骤以及氢化釜的使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纯度可以达到99.0%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的摩尔比为1:(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的摩尔比为1:(1.20-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5℃,时间为4-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5℃,时间为5-6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后,取反应液,利用薄层色谱点板进行检测,至5-(2-氟-苯基)-1H-吡咯-3-腈的质量含量小于投入的质量的0.5%即停止反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后,还包括纯化的步骤,所述纯化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溶液为乙酸水溶液和/或盐酸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6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2-氟苯基)-1h-吡咯-3-甲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的摩尔比为1:(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2-氟-苯基)-1h-吡咯-3-腈和二异丁基氢化铝的摩尔比为1:(1.20-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20-5℃,时间为4-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5-5℃,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本伟徐亮黄志豪巫子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