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加载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加载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3443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商品防转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加载方法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收缩膜部,位于防转移标识的表层上,用于通过局部加热使热收缩膜收缩,导致表层产生褶皱和卷起的效果,从而破坏防转移标识的完整性;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印刷于防转移标识的表层上,用于在受到局部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并固化,无法在常温下恢复原色,以有效防止防转移标识被恶意剥离或转移;花刀/划刀部,刻划于防转移标识表层上的刀痕,用于通过定制的硬质刀版,控制剥离标签时撕开方向经过刀口时裂开,使防转移标识快速被破坏。本发明专利技术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形成一个高效、可靠的防伪体系,能够有效防止商品防转移标识被恶意破坏或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商品防转移,具体涉及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加载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商品市场的繁荣,商品防伪技术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商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现有的防伪技术虽然多种多样,但单一的防伪手段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防伪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081564a,其公开一种基于商品防伪标识的安全增强方法和系统,其不需要在商品上设置供电电源,通过外界提供两种供电方式向商品上的安全芯片供电,因此适应性更好;采用两次验证过程增强商品的防伪能力,降低了商品被仿冒的风险。但该方案采用的是安全芯片供电的方式进行防伪,其依然存在防伪单一,无法解决印刷品(含标签)的防转移技术难点。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灵活组合多种防伪技术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及其加载方法,以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防伪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加载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包括防转移标识,防转移标识如下组合结构:

4、热收缩膜部,位于防转移标识的表层上,用于通过局部加热使热收缩膜收缩,导致表层产生褶皱和卷起的效果,从而破坏防转移标识的完整性;

5、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印刷于防转移标识的表层上,用于在受到局部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并固化,无法在常温下恢复原色,以有效防止防转移标识被恶意剥离或转移;

6、花刀/划刀部,刻划于防转移标识表层上的刀痕,用于通过定制的硬质刀版,控制剥离标签时撕开方向经过刀口时裂开,使防转移标识快速被破坏。

7、本技术方案通过热收缩膜部的薄膜材料特性、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的化学反应机制以及花刀/划刀部的力学设计,组合作用形成一个高效、可靠的防伪体系,能够有效防止商品防转移标识被恶意破坏或转移。具体地,热收缩膜部利用其特殊的薄膜材料和生产工艺,在受到局部加热时,原本取向的分子链段会重新具有活动性,导致薄膜收缩并产生褶皱和卷起的效果,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薄膜的分子链段在特定温度下进行取向,冷却后固化,形成稳定的结构;当再次加热到特定温度时,分子链段的活动性恢复,薄膜就会发生收缩,使得热收缩膜部在受到局部加热时能够迅速响应,从而破坏标识的完整性。其次,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通过特殊的油墨成分和化学反应机制,在受到局部加热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导致颜色改变并固化,颜色变化是永久性的,无法在常温下恢复原色,使得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能够有效防止标识被恶意剥离或转移,因为任何试图破坏或移除标识的行为都会留下明显的痕迹。最后,花刀/划刀部利用特殊的刻划工艺,通过定制的硬质刀版,在标识表层刻划出精确的刀痕,刀痕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如剥离标签时,会引导撕开方向沿着刀口裂开,从而使标识快速被破坏,利用力学原理,通过精确控制刀痕的位置和深度,实现对标识破坏性的控制。

8、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提出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收缩膜部、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花刀/划刀部相互独立但又组合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伪体系;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10、本技术方案中,这三者之所以能够相互独立但又组合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伪体系,是因为它们各自的功能相互补充,强化整体的防伪效果;热收缩膜部通过破坏标识完整性来防止非法转移,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则通过颜色变化记录非法操作,而花刀/划刀部通过控制标识撕裂方向来快速显示破坏;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选择单独使用某一结构或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防伪效果。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热收缩膜部、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花刀/划刀部均位于防转移标识的表层的不同位置,各自的位置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来确定的。

12、本技术方案中,热收缩膜部、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花刀/划刀部位于防转移标识表层的不同位置,用于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来实现最佳的功能布局;不同的位置布局确保这些结构在受到攻击时能够迅速响应,且不会相互干扰,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伪功能。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转移标识还包括:

14、防伪底纹部,位于防转移标识的底层或中间层,用于通过复杂的图案或纹理,增加防伪的难度和识别度,图案或纹理包括凹版印刷或激光雕刻,使得防转移标识更加难以伪造。

15、本技术方案通过复杂的图案或纹理增加防伪的难度和识别度,这些图案或纹理采用凹版印刷或激光雕刻等工艺制成,使得标识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触感,难以被复制;通过对比真伪标识的底纹差异,快速识别出伪造品。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转移标识还包括:

17、数据编码部,嵌入防转移标识中的数字编码或二维码,存储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批次号、序列号,通过扫描设备读取,用于验证产品的真伪和追溯产品的来源。

18、本技术方案通过扫描设备快速读取,用于验证产品的真伪和追溯产品的来源。数据编码的原理在于其独特性和可验证性,每一个编码都与特定的产品相对应,且通过数据库进行验证,从而确保产品的真实性。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转移标识还包括:

20、安全信息部,在防转移标识中嵌入防复制的数字潜隐技术,防止整体标签被仿制,被复制,贯穿整个标识或仅出现在关键部位,让标识在本身防转移技术下,形成被仿造的技术壁垒。

21、本技术方案中,安全信息部在标识被试图剥离或破坏时会断裂或暴露,从而显示出防伪特征。数字潜隐技术的原理在于其不可被还原和不可复制性,能够有效地防止标识被恶意破坏或转移。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转移标识还包括:

23、透明覆膜部,覆盖于防转移标识表面的透明膜层,用于保护标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加标识的光泽度和耐磨性,提高标识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寿命。

24、本技术方案中,保护标识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加标识的光泽度和耐磨性;透明覆膜能够有效地防止标识受到污染、刮擦等损害,保持标识的清晰度和完整性,从而提高标识的视觉效果和使用寿命。

25、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加载方法。

26、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7、s1、热收缩膜应用:准备热收缩膜和防转移标识,将热收缩膜覆盖在防转移标识表层上,通过局部加热使热收缩膜收缩,确保热收缩膜牢固粘合在防转移标识上;

28、s2、不可逆的温变油墨应用:采购不可逆的温变油墨,按照印刷设计稿要求,在防转移标识表层上进行印刷;

29、s3、花刀/划刀工艺加载:根据防转移标识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定制花刀/划刀的制版切刀磨具,将硬质刀具固定在特定设备上,调试刀口深度、方向及相对位置,进行模压操作。

30、本技术方案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转移标识(1),防转移标识(1)如下组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部(11)、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12)、花刀/划刀部(13)相互独立但又组合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伪体系;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部(11)、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12)、花刀/划刀部(13)均位于防转移标识(1)的表层的不同位置,各自的位置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来确定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括:

8.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加载方法,其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加载方法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加载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转移标识(1),防转移标识(1)如下组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部(11)、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12)、花刀/划刀部(13)相互独立但又组合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伪体系;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膜部(11)、不可逆的温变油墨部(12)、花刀/划刀部(13)均位于防转移标识(1)的表层的不同位置,各自的位置根据防伪需求和标识设计来确定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商品防转移标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移标识(1)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艺
申请(专利权)人:山水云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