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3241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负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负载区域异常管理、当前负载承受度匹配和负载最大承受度匹配,通过物联网连接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判定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同时通过整合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历史运作影响指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并与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进行比对,最终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可以使得设备负载管控人员实时监控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承受度能力,并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电气负载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负载监控,具体为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现代电气负载系统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化的工况,同时对电气负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更加智能化的监控方法来有效管理电气负载的运行状况,以确保电气负载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电气负载的实时监控,可以实现对电气负载的实时远程管理,同时操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电气负载的运行情况并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对电气负载的承受能力进行及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电气负载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此提高电气负载的安全性,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实现电气负载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2、例如公告号为cn105989427b的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设备缓慢故障集;建立故障征兆-电气量变化趋势的映射表;建立设备id-设备状态变化表达式的二维表;对设备状态变化进行全过程监测,通过提供的基于数据挖掘的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预警方法,充分利用设备监控的经验知识和主站系统的海量历史数据,挖掘设备故障演变规律,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和故障隐患的提前预警,推动设备监控从常规的事后被动监视向事前主动监视模式转变,缓解了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进一步保障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发现,当前在对电气负载设备进行监控时,只分析电气设备的实时监测信息,欠缺对影响电气设备稳定运行的区域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并未对电气设备的负载运作异常程度进行针对性监控管理,会导致最终分析得到的设备预警结果与实际预警结果之间相差较大,并未减少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且会增加区域内设备运行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包括:将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与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进行比对,以此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所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是通过物联网连接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对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以此获取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数据,并判定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由此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所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是通过获取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对应的历史运作数据,分析各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转影响系数,同时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环境检测,整合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历史运作影响指数,以此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

3、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具体管理过程为:

4、将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与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进行比对,若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高于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则进行差值处理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承受差值;与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各负载承受差值区间对应的运作异常需管理等级进行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运作异常需管理等级,以此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

5、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具体匹配过程为:

6、将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进行求和处理,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与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区间所属当前负载承受度进行匹配,由此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当前负载承受度。

7、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具体匹配过程为:

8、根据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环境检测,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环境影响数据,由此判定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环境影响系数,并整合各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转影响系数,以此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历史运作影响指数;并与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各历史运作影响指数区间对应的负载最大承受度进行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

9、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具体分析过程为:

10、根据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数据,从中提取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数据以及电能质量数据,分别判定得到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以及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控制程度值;将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以及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控制程度值综合处理,由此得到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监控异常指数。

11、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12、提取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数据,其中负载运行数据包括运行时长以及在各执行时间点下的执行负荷值;从负载监控仓中提取各电气设备的额定执行时限,与各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长进行比值处理,由此得到各电气设备的执行利用率;从负载监控仓中提取各电气设备的执行参考负荷,最终评估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

13、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控制程度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14、根据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数据,其中电能质量数据包括在各执行时间点下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由此构建各电气设备的电压波形曲线以及电流波形曲线;并根据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暂降判断电压触发值以及暂降判断电流触发值,由此统计各电气设备的电压暂降次数以及电流暂降次数;获取各电气设备在各执行时间点下的电压幅值以及电流幅值,由此构建各电气设备的电压谐波波形图以及电流谐波波形图,从中获取各电气设备的电压谐波波形面积以及电流谐波波形面积;从负载监控仓中提取各电压谐波波形面积区间对应的电压谐波畸变度、各电流谐波波形面积区间对应的电流谐波畸变度,由此得到各电气设备的电压谐波畸变度以及电流谐波畸变度;从负载监控仓中提取各电气设备的电压暂降许可次数以及电流暂降许可次数,整合评定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控制程度值。

15、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各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转影响系数,具体分析过程为:

16、提取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对应的历史运作数据,其中历史运作数据包括在设定的历史运转周期内的维护保养次数、各次维护保养的维修时长、故障修复次数和平均故障修复间隔时差;通过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在设定的历史运转周期内的维护保养次数,与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各维护保养次数区间对应的运作可靠度进行匹配,得到各电气设备在设定的历史运转周期内的运作可靠度;通过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各电气设备在设定的历史运转周期内的故障修复次数,与负载监控仓中定义的各故障修复次数区间对应的故障影响度进行匹配,得到各电气设备在设定的历史运转周期内的故障影响度;从负载监控仓中提取出各电气设备的维修参照时长以及故障修复间隔参考时差,综合分析各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转影响系数。

17、作为进一步的方法,所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环境影响系数,具体分析过程为:

18、根据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具体管理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具体匹配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气设备的电能质量控制程度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气设备的历史运转影响系数,具体分析过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环境影响系数,具体分析过程为:

8.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气负载所属区域进行运作异常管理,具体管理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得到电气负载所属区域的负载最大承受度,具体匹配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负载用智能化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气设备的负载运行控制程度值,具体分析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娟林福
申请(专利权)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