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23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涉及地暖技术领域,包括热水装置、若干水管、采暖地铺;采暖地铺从下至上包括反射层、底采暖层、面层;底采暖层包括若干底采暖地板块及一热水管整理地板块,热水管整理地板块的水平截面与底采暖地板块的水平截面大小形同;各底采暖地板块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排列组成底采暖层且热水管整理地板块位于底采暖层的最外侧;各水管一端与热水装置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热水装置的出口相连;各水管分别穿过采暖地铺;热水装置上设有电加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内直接预制成型,施工现场直接拼装,高效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暖,具体为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


技术介绍

1、地热地板采暖循环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低温热水采暖,以煤或者天然气为原料,散热水管置于地板底下,由于需要锅炉,成本较高,比较适合集中供暖地区使用;其缺点是,热水管在地板内穿梭,安装定位不便利,容易造成热水循环速度慢。另一种是发热电缆采暖包括发热碳纤维、碳晶膜等,将发热电缆置于地板内部,电加热发热电缆通过地板传递热量,采用电能加热使用简单,便于对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但电热地板每一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发热体,使用时每块地板均需要通电。现有的连接方式大多为地板两端设置电源线,通过电源线再和主电路连接,现场施工时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暖式保暖地板。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包括热水装置、若干水管、采暖地铺;采暖地铺从下至上包括反射层、底采暖层、面层。面层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塑料地板块。

4、底采暖层包括若干底采暖地板块及一热水管整理地板块,热水管整理地板块的水平截面与底采暖地板块的水平截面大小形同;各底采暖地板块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排列组成底采暖层且热水管整理地板块位于底采暖层的最外侧。

5、底采暖地板块包括底采暖地板块本体、若干塑料导向作组盖板,块底采暖地板块本体顶面上纵横阵列有若干顶面平齐的凸起;相邻两凸起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形成管路进出通道。</p>

6、位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顶面以内的凸起的顶面为半径为r的圆,位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的顶面角上的凸起顶面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且圆心位于所述角上;位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的顶面侧边上且不位于顶面角上的凸起顶面为半径为r的半圆且圆心位于所述侧边上。

7、所述底采暖地板块本体顶面上距离最近四个圆心形成一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形心设有导向座组,各导向座组包括四个顶面平齐的沿所述正方形的形心环装阵列的导向座,横向上相邻两导向座之间形成纵向设置的管路纵通道,纵向上相邻两导向座之间形成横向设置的管路横通道;各导向座的靠近距其最近的凸起侧面为与所述距其最近的凸起的外侧面相平行的弧面,从而在所述导向座与距其最近的凸起侧面直线形成管路拐弯通道;各导向座的顶面低于各凸起的顶面;各导向座的顶面放置有导向作组盖板,导向作组盖板的厚度等于各凸起顶面与各导向座顶面间距,各导向座组顶面与导向作组盖板相接触,各导向作组盖板的侧面与距其最近四个凸起的侧面紧密接触;各凸起与导向作组盖板的接触侧面的水平截面为一半径为r的圆。

8、各水管一端与热水装置的进口相连,另一端与热水装置的出口相连;各水管分别穿过热水管整理地板块及部分管路纵通道、部分管路横通道、部分管路拐弯通道、部分管路进出通道;

9、热水装置上设有电加热装置。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导向座,水管通过部分管路进出通道、部分管路纵通道、部分管路拐弯通道、管路横通道时,水管不会急拐弯且被固定,保证了水流动的通畅,散热效果好。设有盖板,可防止水管被挤压,各凸起与导向作组盖板的接触侧面的水平截面为一半径为r的圆,密封效果好且导向作组盖板被各凸起固定,防止导向作组盖板移动;设有反射层,可防止热量向地面扩散。采用电加热热水,热水循环的方式,可以方便调整温度且不担心漏电。便于水管拐弯但不会出急拐弯。设有面层,人踩上去比较舒服。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内直接预制成型,施工现场直接拼装,高效便捷。

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凸起底面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盲孔。采用这一技术方案,盲孔底端与反射层接触,形成不流动的空气保暖层,便于隔热并减少材料用量。

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盲孔内设有若干垂直于各凸起顶面的支撑板,各支撑板的底面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的底面平齐。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形成不流动的空气保暖层,便于隔热并减少材料用量,同时提高整体刚度。

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顶面内设有四个顶面平齐的扇形凸台,各扇形凸台的水平截面为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且通过所述圆心的垂线分别通过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的顶面的一个角。

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顶面上相邻两扇形凸台之间设有凸条组,各凸条组包括若干凸条,各凸条组的凸条均垂直于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顶面的最靠近所述两相邻两扇形凸台的边;各凸条组的凸条长度从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小;

15、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顶面的形心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高度等于各凸条的高度且小于各扇形凸台的高度;

16、热水管整理地板块顶面上各扇形凸台的外侧设有平行于所述扇形凸台的外侧面的弧形定位立板;

17、支撑座的顶面设置有支撑座盖板,支撑座盖板的厚度等于支撑座顶面与各扇形凸台顶面间距,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顶面内各扇形凸台的侧面与支撑座盖板的侧面紧密接触;各水管通过一扇形凸台与距其最近的凸条之间的间隙并通过一最靠近热水装置侧边的凸条组的一组相邻凸条之间的间隙。

18、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可走多条水管且水管被固定,便于连接水管到热水装置,相比采用一条热水水管的方式,热水循环速度加快。

1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还包括防缠绕线盘,防缠绕线盘包括横轴,横轴的径向外周表面同轴设有若干阻挡环,各水管通过一组相连阻挡环之间的间隙;横轴的两端分别与立方块相连。

20、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可走多条水管且水管被固定,便于连接水管到热水装置。

2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支撑座盖板的中心垂直向设有第一通孔,支撑座的顶端中心垂直向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通过连接螺钉相连。采用这一技术方案,可以固定支撑座盖板。

2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热水管整理地板块本体各侧边上垂直向排列有若干连接凹槽,各连接凹槽的外端间距小于其内端间距。采用这一技术方案,便于固定支撑座盖板。

2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底采暖地板块本体的各侧边长度相等,底采暖地板块本体的各侧边上垂直向排列有若干连接槽,各连接槽的外端间距小于其内端间距;底采暖层的距离最近的两连接槽通过两端分别垂直向插入所述两连接槽并密封所述两连接槽的连接件相连。采用这一技术方案,便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之间相互固定且安装时不考虑安装方向,安装、运输都比较方便。

2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各塑料地板块一组相对侧边中,其中一侧边上设有长凹槽,另一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各凹槽相对应的长卡条。采用这一技术方案,便于塑料地板块之间相互固定且安装、运输都比较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装置(1)、若干水管(2)、采暖地铺;采暖地铺从下至上包括反射层(3)、底采暖层(4)、面层;面层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塑料地板块(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各凸起(413)底面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盲孔(4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各盲孔(415)内设有若干垂直于各凸起(413)顶面的支撑板(416),各支撑板(416)的底面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411)的底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内设有四个顶面平齐的扇形凸台(421),各扇形凸台(421)的水平截面为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且通过所述圆心的垂线分别通过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的顶面的一个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上相邻两扇形凸台(421)之间设有凸条组,各凸条组包括若干凸条(422),各凸条组的凸条(422)均垂直于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的最靠近所述两相邻两扇形凸台(421)的边;各凸条组的凸条(422)长度从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还包括防缠绕线盘(6),防缠绕线盘(6)包括横轴(61),横轴(61)的径向外周表面同轴设有若干阻挡环(62),各水管(2)通过一组相连阻挡环(62)之间的间隙;横轴(61)的两端分别与立方块相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其特征在于:支撑座盖板(424)的中心垂直向设有第一通孔(425),支撑座(423)的顶端中心垂直向设有第二通孔(426),第一通孔(425)、第二通孔(426)通过连接螺钉(427)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其特征在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各侧边上垂直向排列有若干连接凹槽(429),各连接凹槽(429)的外端间距小于其内端间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411)的各侧边长度相等,底采暖地板块本体(411)的各侧边上垂直向排列有若干连接槽(417),各连接槽(417)的外端间距小于其内端间距;底采暖层(4)的距离最近的两连接槽(417)通过两端分别垂直向插入所述两连接槽(417)并密封所述两连接槽(417)的连接件(7)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各塑料地板块(51)一组相对侧边中,其中一侧边上设有长凹槽(52),另一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各凹槽相对应的长卡条(5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水装置(1)、若干水管(2)、采暖地铺;采暖地铺从下至上包括反射层(3)、底采暖层(4)、面层;面层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塑料地板块(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各凸起(413)底面上设有开口向下的盲孔(4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各盲孔(415)内设有若干垂直于各凸起(413)顶面的支撑板(416),各支撑板(416)的底面与底采暖地板块本体(411)的底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内设有四个顶面平齐的扇形凸台(421),各扇形凸台(421)的水平截面为圆心角为90度的扇形且通过所述圆心的垂线分别通过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的顶面的一个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上相邻两扇形凸台(421)之间设有凸条组,各凸条组包括若干凸条(422),各凸条组的凸条(422)均垂直于与热水管整理地板块(42)本体顶面的最靠近所述两相邻两扇形凸台(421)的边;各凸条组的凸条(422)长度从中部向两侧逐渐变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加热热水循环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热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军杜方鑫贾伟李佳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