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限压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限压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167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限压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器及电子设备,适用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组成了分压电阻负反馈网络,且第一分压电路中的第一可调电阻阵列和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第二可调电阻阵列的电阻值均是可调的,可以将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压箝位在期望值,进而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平稳、可靠地箝位在该期望值与PMOS管的源栅电压之和,以提高限压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设计,特别涉及一种限压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限压电路中,以二极管为基础的电压基准电路所产生的参考电压会随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限压电路限压点不准确,且限压点通常不能调整,导致限压电路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限压电路、无线能量接收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限压电路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限压电路,包括:

4、误差放大器;

5、带隙基准电压源,带隙基准电压源的输出端与误差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

6、第一nmos管,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nmos管的源极接地;

7、上拉电阻,上拉电阻的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

8、pmos管,pmos管的栅极与上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pmos管的源极与上拉电阻的一端和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

9、泄放电阻,泄放电阻的一端与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泄放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10、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一可调电阻阵列和第一固定电阻,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与上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误差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

11、第二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另一可调电阻阵列和第二固定电阻,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与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和误差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12、可选地,可调电阻阵列包括:

13、n位寄存器;

14、第一串联结构,第一串联结构的一端与可调电阻阵列的一端电连接,第一串联结构的另一端与可调电阻阵列的另一端电连接;

15、其中,第一串联结构包括串联在一起的n个并联结构,第n个并联结构包括一个第二nmos管和一个第二串联结构,第二串联结构包括2n-1个串联的基准电阻;

16、第n个并联结构中的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第n位寄存器电连接,第n个并联结构中的第二nmos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有第n个并联结构中的第二串联结构,n为自然数,n为正整数,1≤n≤n。

17、进一步地,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满足:

18、

19、其中,radj为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r为基准电阻,sn为第n位寄存器的值,表示对sn求反。

20、可选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压满足:

21、vclamp=(1+β)vref;

22、β=(r1+radj1)/(r2+radj2);

23、其中,vclamp为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压,vref为带隙基准电压源提供的基准电压,β为反馈系数,r1为第一固定电阻,r2为第二固定电阻,radj1为一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radj2为另一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

2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能量接收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限压电路。

25、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能量接收器。

26、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无线能量发射器;以及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能量接收器。

27、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限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第二分压电路组成了分压电阻负反馈网络,且第一分压电路中的第一可调电阻阵列和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第二可调电阻阵列的电阻值均是可调的,以便将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压箝位在期望值,进而将直流电压平稳、可靠地箝位在该期望值与pmos管的源栅电压之和,以提高限压电路的可靠性。

28、并且,还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可调电阻阵列的电阻和第二可调电阻阵列的电阻,来调整反馈系数,进而将nmos管的漏极电压调整为期望值,可有效提高限压电路的灵活性。

2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电压满足:

5.一种无线能量接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限压电路。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能量接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阻阵列的等效电阻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明武方达巩京爽靳旭许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