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306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所述导风板包括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在空调器壳体中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支架,在小导风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支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同轴可转动地装配在第二安装支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小导风板上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将内导风板、小导风板与第二安装支架同步同轴装配,使用一套装配结构完成了两个导风板的装配,在不影响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各自转动的情况下,节省了一套装配结构,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省了装配结构的空间占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导风板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为了追求出风效果,空调器通常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导风板,通过这些导风板之间的转动配合实现不同出风方向及出风效果的调节,但是,随着导风板数量的增加,需要为每一个导风板单独配置相应的装配结构,一方面导致装配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装配结构占用空调器大量内部空间,不利于空调器的紧凑化、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设置两个以上导风板时,需要各自设置对应的装配结构,装配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且装配结构占用空调器大量内部空间。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所述导风板包括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在空调器壳体中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支架,在小导风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支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同轴可转动地装配在第二安装支架上。

3、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共用一套第二安装支架,无需分别设置对应的安装支架,一方面降低了各自设置安装支架的空间占用,另一方面实现了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的一次性装配,减少了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

4、进一步的,在第二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在内导风板上设置有内导装配部,在内导装配部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柱,所述第二锁柱穿过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后锁定。

5、该设置在完成内导风板、小导风板与第二安装支架的装配后,还可以实现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各自与第二安装支架的相对转动,装配简单便捷,大大降低了空调器内部的空间占用。

6、进一步的,所述小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配合装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装配后形成的空间内。

7、该设置避免了第二连接结构外露,在提升了美观度的同时,也避免了其对扫风造成影响。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扣和第二锁扣支架,所述第二锁扣支架设置在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锁扣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锁扣支架上,且所述第二锁扣相对于第二锁扣支架可移动设置。

9、该设置可以实现所述第二锁扣与第一板体的预装配,避免临时设置第二连接结构,减少了整机的装配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扣支架包括装配槽、第二锁柱支架、第三锁柱支架、第二滑道及限位部,所述第二锁扣至少包括第二锁柱、第二滑槽,第二锁柱与第三锁柱支架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道配合设置,第二锁扣沿第二滑道移动,以带动第二锁柱在装配槽中移动,以伸入第二锁柱支架形成锁定,或向第三锁柱支架方向回缩以形成解锁,所述限位部用于在第二锁扣锁定或解锁时的限位。

11、所述装配槽设置在第二锁柱支架与第三锁柱支架之间,装配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和内导风板上的内导装配部同时伸入装配槽中,所述第二锁柱的活动端从第三锁柱支架向第二锁柱支架的方向移动进行锁定,从而完成所述内导风板、小导风板和第二安装支架的同步装配,简单便捷。

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扣、第二变形筋、第三限位扣、第三变形筋和解锁挡板,所述第二限位扣、第三限位扣、解锁挡板设置在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变形筋、第三变形筋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上,所述第二变形筋与第二限位扣配合设置,所述第三变形筋与第三限位扣对应设置,在第二变形筋上设置有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向第二限位扣方向突出;在第三变形筋上设置有第三凸条,第三凸条向第三限位扣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变形筋和第二凸条用于与第二限位扣配合限位,所述第三变形筋和第三凸条用于与第三限位扣配合限位;所述解锁挡板用于第二锁扣解锁时的行程限位。

13、所述第二限位扣对所述第二凸条的移动形成限位,所述第三限位扣对所述第三凸条的移动形成限位,从而阻止第二锁扣的移动,防止第二锁柱在锁定状态从第二锁柱支架中脱出或者在解锁状态向第二锁柱支架方向伸出,保证了第二锁扣的锁定或者解锁状态,所述解锁挡板的设置避免了所述第二锁扣的过度回缩,避免其脱落。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扣还包括把手,所述第二锁扣设置在小导风板上时,所述把手位于小导风板的外侧。

15、所述把手用于所述第二锁扣的移动操作,该设置中把手露出在小导风板的外侧,便于人员的装配或拆卸操作。

16、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锁扣靠近把手的位置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二限位扣设置在容置槽中,所述第三限位扣设置在远离所述把手的一侧。

17、所述第二限位扣和第三限位扣的设置对所述第二锁扣形成了双重的限位,避免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了所述内导风板、小导风板与第二安装支架的装配精度。

18、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锁扣上还设置有第二让位槽和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设置在第二变形筋远离第二限位扣的一侧,用于为第二变形筋提供变形空间;所述第三让位槽设置在第三变形筋远离第三限位扣的一侧,用于为第三变形筋提供变形空间。

19、所述第二让位槽和第三让位槽的设置增加了第二变形筋和第三变形筋的弹性,使其具有更佳的变形回弹性能。

2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所述空调器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将所述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前侧的位置,在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外导风板,所述外导风板用于封闭或打开出风口,所述外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后侧的位置。

21、外导风板用于封闭或者打开出风口,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用于控制上下出风方向。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23、本专利技术通过小导风板上第二连接结构的设置,将内导风板、小导风板与第二安装支架同步同轴装配,使用一套装配结构完成了两个导风板的装配,在不影响内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各自转动的情况下,节省了一套装配结构,简化了装配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省了装配结构的空间占用,有利于空调器紧凑化、小型化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提高了导风板的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内导风板(3)和小导风板(4),在空调器壳体(1)中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支架(5),在小导风板(4)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支架(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导风板(3)和小导风板(4)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同轴可转动地装配在第二安装支架(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在内导风板(3)上设置有内导装配部(34),在内导装配部(34)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柱(111),所述第二锁柱(111)穿过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后锁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导风板(4)包括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配合装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装配后形成的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扣(11)和第二锁扣支架(411),所述第二锁扣支架(411)设置在第一板体(41)上,所述第二锁扣(1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锁扣支架(411)上,且所述第二锁扣(11)相对于第二锁扣支架(411)可移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支架(411)包括装配槽(4111)、第二锁柱支架(4112)、第三锁柱支架(4113)、第二滑道(4114)及限位部,所述第二锁扣(11)至少包括第二锁柱(111)、第二滑槽(112),第二锁柱(111)与第三锁柱支架(411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滑槽(112)与第二滑道(4114)配合设置,第二锁扣(11)沿第二滑道(4114)移动,以带动第二锁柱(111)在装配槽(4111)中移动,以伸入第二锁柱支架(4112)形成锁定,或向第三锁柱支架(4113)方向回缩以形成解锁,所述限位部用于在第二锁扣(11)锁定或解锁时的限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扣(4115)、第二变形筋(113)、第三限位扣(4116)、第三变形筋(118)和解锁挡板(4117),所述第二限位扣(4115)、第三限位扣(4116)、解锁挡板(4117)设置在第一板体(41)上,所述第二变形筋(113)、第三变形筋(118)设置在所述第二锁扣(11)上,所述第二变形筋(113)与第二限位扣(4115)配合设置,所述第三变形筋(118)与第三限位扣(4116)对应设置,在第二变形筋(113)上设置有第二凸条(114),所述第二凸条(114)向第二限位扣(4115)方向突出;在第三变形筋(118)上设置有第三凸条(119),第三凸条(119)向第三限位扣(4116)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变形筋(113)和第二凸条(114)用于与第二限位扣(4115)配合限位,所述第三变形筋(118)和第三凸条(119)用于与第三限位扣(4116)配合限位;所述解锁挡板(4117)用于第二锁扣(11)解锁时的行程限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11)还包括把手(120),所述第二锁扣(11)设置在小导风板(4)上时,所述把手(120)位于小导风板(4)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锁扣(11)靠近把手(120)的位置设置有容置槽(115),所述第二限位扣(4115)设置在容置槽(115)中,所述第三限位扣(4116)设置在远离所述把手(120)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锁扣(11)上还设置有第二让位槽(116)和第三让位槽(117),所述第二让位槽(116)设置在第二变形筋(113)远离第二限位扣(4115)的一侧,用于为第二变形筋(113)提供变形空间;所述第三让位槽(117)设置在第三变形筋(118)远离第三限位扣(4116)的一侧,用于为第三变形筋(118)提供变形空间。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所述空调器的壳体(1)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将所述内导风板(3)和小导风板(4)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前侧的位置,在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外导风板(2),所述外导风板(2)用于封闭或打开出风口,所述外导风板(2)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近出风口后侧的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内导风板(3)和小导风板(4),在空调器壳体(1)中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支架(5),在小导风板(4)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支架(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导风板(3)和小导风板(4)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同轴可转动地装配在第二安装支架(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安装支架(5)上设置有第一装配孔,在内导风板(3)上设置有内导装配部(34),在内导装配部(34)上设置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柱(111),所述第二锁柱(111)穿过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后锁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导风板(4)包括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配合装配,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板体(41)和第二板体(42)装配后形成的空间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锁扣(11)和第二锁扣支架(411),所述第二锁扣支架(411)设置在第一板体(41)上,所述第二锁扣(11)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锁扣支架(411)上,且所述第二锁扣(11)相对于第二锁扣支架(411)可移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支架(411)包括装配槽(4111)、第二锁柱支架(4112)、第三锁柱支架(4113)、第二滑道(4114)及限位部,所述第二锁扣(11)至少包括第二锁柱(111)、第二滑槽(112),第二锁柱(111)与第三锁柱支架(411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滑槽(112)与第二滑道(4114)配合设置,第二锁扣(11)沿第二滑道(4114)移动,以带动第二锁柱(111)在装配槽(4111)中移动,以伸入第二锁柱支架(4112)形成锁定,或向第三锁柱支架(4113)方向回缩以形成解锁,所述限位部用于在第二锁扣(11)锁定或解锁时的限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扣(4115)、第二变形筋(113)、第三限位扣(4116)、第三变形筋(118)和解锁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晖姜丽蓉谭志凯梁濮吕森王妍徐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