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294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3:05
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先导油源控制多路阀时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它包括第一工作油口;连通腔;流量控制槽;压力控制槽。所述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①、保证连通腔至第一工作油口仅通过压力控制槽进行沟通;②、当阀杆自中位的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换向到一定位置后,进油口通过流量控制槽和连通腔开始沟通,产生一定的小流量;③、当流量控制槽处的过流面积和油泵压差不变时,连通腔输出流量是近似恒定不变的;④、当减小连通腔输出流量或者增大压力控制槽的过流面积或者两者同步进行时,第一工作油口产生的压力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阀杆上设置了流量控制槽和压力控制槽,产品动作快速可靠,又实现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阀控制阀芯,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环保节能意识的逐步增强,在各种液压设备中也不断涌现出各种节能措施和方法,对于臂架类设备,充分利用重物自身的势能,实现重物的下落是一直以来的一种节能方法。如起重机的变幅系统,其多路阀的变幅联通常通过阀杆换向实现变幅起,而变幅落通常通过在阀杆处于“中位”时,利用重力下放阀或平衡阀实现变幅落。

2、对于小流量的重力下放阀,一般可以采用电磁铁直接驱动的方式开启重力下放阀。而大流量的重力下放阀,则不得不使用电比例减压阀输出的先导油来开启重力下方阀。这时候就需要充足的先导油,并且压力还必须达到重力下放阀所需要的最大开启压力,那么就有以下问题:

3、1、因为对节能的要求,现在都希望负载敏感系统中的负载敏感泵的压差越小越好,压差越小代表着无用损耗越小,节能性越好。负载敏感泵的压差最小可以设定在14bar;当然,也有通过增加先导泵解决该问题的,显然这样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存在油路布局困难,成本高,油耗高等问题。

4、2、重力下方阀(平衡阀基本都采用无负载作用面积比的结构方式,其开度大小只和电比例减压阀的输出压力相关,而输出流量又和重力下放阀的开度正相关。为了保证重力下放阀的泄露要求,全开压力又不能设定的太低,一般在20bar左右。

5、3、正是由于节能带来的负载敏感泵的压差降低,同时重力下放阀所需要的全开压力又不能太低,导致负载敏感泵不能提供所需要的先导压力,可能导致开启开启重力下放阀时,由于先导压力太低,致使重力下放阀无法全部开启,重力下放速度受限。

6、4、对于大型设备,不可能永远执行一个动作,复合动作是非常普遍的,当多个动作一起动作时,对于先导油源的流量的需求也是同步增加的。如果先执行重力下放阀的动作,这时动力下放阀消耗了部分流量,再执行其他的一个或者两个动作(两个动作的间隔比较连贯时更加明显,明显存在由于流量需求增加导致的整个先导压力下降现象,待各对应的阀杆动作执行到位后,需求流量下降后,先导压力才最终趋于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整个先导压力油源的压力不稳定,呈现先低后高最后稳定的状态,导致所有动作均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先导油源控制多路阀时压力不稳定,重力下方速度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及控制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油口与回油口,还包括:

3、第一工作油口,用于控制变幅机构实现变幅落动作,所述的第一工作油口与回油口相连通;

4、第二工作油口,设于阀体上,用于控制变幅机构实现变幅起动作;

5、连通腔,设于阀体上;

6、第一先导油腔,用于接收先导油源,并使得阀杆向动作;所述的阀杆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滑移使得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为第二工作油口供油的第二位置和先导油源进入第一先导油腔后控制其动作的第三位置;所述阀杆在先导油源进入第一先导油腔下动作的方向与打开为第二工作油口供油的阀杆运动方向相反;

7、流量控制槽,设于阀杆上,所述的进油口在阀杆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流量控制槽与连通腔相连通;

8、压力控制槽,设于阀杆上,所述的连通腔在阀杆处于第三位置时通过压力控制槽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控制槽为恒流量控制槽。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控制槽为一字槽或u型槽。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控制槽为流量随阀杆运动而变化的可变流量控制槽。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控制槽为三角槽或三角槽和u型槽相互结合而成的节流槽。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流量控制槽其三角槽部分其深度随阀杆向第三位置运动而逐渐加深。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控制槽为一字槽或u型槽。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控制槽为三角槽。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控制槽包括用于与连通腔相连通的第一通孔,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连通孔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通孔均设于阀杆上。

17、一种采用上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18、①、将阀杆装配于阀体内,阀杆具有安装时的第一位置、滑移使得进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通为第二工作油口供油的第二位置和先导油源进入第一先导油腔后控制其动作的第三位置,先导油源进入第一先导油腔控制阀杆向第三位置运动,保证连通腔至第一工作油口仅通过压力控制槽进行沟通;

19、②、当阀杆自中位的第一位置向第三位置换向到一定位置后,进油口通过流量控制槽和连通腔开始沟通,产生一定的小流量;同时连通腔至第一工作油口通过压力控制槽进行沟通,同时第一工作油口在整个过程中总是和回油口相连通,因此连通腔通过压力控制槽和回油口沟通;

20、③、由流量公式可知,流量,其中,q:输出流量;cd:流量系数;a:过流面积,流量控制槽处的过流面积;△p:进油口与连通腔的压差;ρ:液压油密度;而△p又是由油泵压差决定的;当流量控制槽处的过流面积和油泵压差不变时,连通腔输出流量是近似恒定不变的;

21、④、当连通腔输出流量经过压力控制槽处时流量恒定,因此,在连通腔处行程压力是不变的,并且可以是根据需要进行匹配的;即当连通腔增大输出流量或者减小压力控制槽的过流面积或者两者同步进行时,第一工作油口产生的压力升高;当减小连通腔输出流量或者增大压力控制槽的过流面积或者两者同步进行时,第一工作油口产生的压力降低。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阀杆上设置了流量控制槽和压力控制槽,通过先导油源使得阀杆运动至第三位置,从而通过流量控制槽、压力控制槽提高先导油源的压力,并提供足够的流量,使得产品即动作快速可靠,又实现节能。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进油口(P)与回油口(T),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恒流量控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一字槽或U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流量随阀杆(2)运动而变化的可变流量控制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三角槽或三角槽和U型槽相互结合而成的节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其三角槽部分其深度随阀杆向第三位置运动而逐渐加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槽(6)为一字槽或U型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槽(6)为三角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控制槽(6)包括用于与连通腔(3)相连通的第一通孔(61),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二通孔(62),所述的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2)通过连通孔(63)相连通,所述的第一通孔(61)、第二通孔(62)、连通孔(63)均设于阀杆(2)上。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包括阀体(1)和阀杆(2),所述的阀体(1)上设有进油口(p)与回油口(t),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恒流量控制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一字槽或u型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流量随阀杆(2)运动而变化的可变流量控制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槽(5)为三角槽或三角槽和u型槽相互结合而成的节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小流量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史浙安王震山王清送王哲亮黄贤海
申请(专利权)人: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