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荧光纤维素颗粒制造技术_技高网

荧光纤维素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45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8
提供用于免疫色谱时维持充分的显色性/分散稳定性、并且免疫色谱展开时的展开性改善、可以减少展开不良的荧光纤维素细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荧光纤维素颗粒、以及含有荧光纤维素颗粒的诊断药和免疫色谱试剂盒,该荧光纤维素颗粒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纤维素颗粒、荧光色素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式中,R<subgt;1</subgt;为与生物物质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并且R<subgt;2</subgt;为与该纤维素颗粒的醚键合部}所示的杂环式化合物,相对于1g荧光纤维素颗粒,该纤维素颗粒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该荧光色素化合物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并且该杂环式化合物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纤维素颗粒、以及使用了其的诊断药和免疫色谱试剂盒。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利用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检出包含特定的抗原或抗体的被检出物质的免疫测定法之一,使试样中的被检出物质与负载于细颗粒的抗体或抗原通过免疫反应而特异性结合、测定通过该结合而产生的细颗粒的聚集状态的聚集法为简便的测定法特别是从能够目视判定的观点考虑被通常使用。另外,作为其他的免疫测定法,也广泛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免疫荧光测定法等。另外,使用与被检出物质在免疫学上结合的物质、组合免疫反应和色谱的原理、通过目视判定来检出被检出物质的方法被称为免疫色谱法或免疫色谱法(immunochromatography),近年得到广泛使用。

2、免疫色谱法指的是,将对于作为被检出物质的抗原(或抗体)的抗体(或抗原)固定化于色谱介质、在色谱介质上制作反应部位、将此部位作为固定相,使负载有能够与上述被检出物质结合的抗体(或抗原)的检出用细颗粒、和含有上述被检出物的试样接触{通过该接触而抗体致敏(或抗原致敏)检出用细颗粒上的该抗体(或该抗原)、和试样中的抗原(或抗体)反应,生成由检出用细颗粒-致敏中使用的抗体(或抗原)-试样中的抗原(或抗体)形成的复合体},并且在上述色谱介质上移动,由此使前述试样与前述反应部位接触的测定法。由此,在前述反应部位,前述复合体与前述固定化抗体(或固定化抗原)结合,从而捕捉检出用细颗粒,因此通过目视判定该检出用细颗粒的捕捉的有无而可以判定试样中的被检出物质的存在。利用该原理的诊断试剂盒称为免疫色谱试剂盒。p>

3、上述的免疫色谱试剂盒、聚集法中,作为检出用细颗粒,为了容易进行目视判定而经常利用有色的细颗粒。作为这种检出用细颗粒,已知根据其粒径、制备条件而自然显色的胶体状金属细颗粒、将由合成高分子形成的胶乳细颗粒着色而成的细颗粒、利用将着色剂和单体一起聚合的方法得到的着色胶乳细颗粒等。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报告了将纤维素细颗粒作为原料的显色性高的着色细颗粒。但是这些细颗粒容易褪色,存在显色性的限度等问题,期待性能进一步改善。因此,近年作为新的检出用细颗粒,荧光纳米细颗粒备受关注。

4、使用了荧光纳米细颗粒的生物体分子的检出、定量等中利用的荧光试剂,显色性高、作为高灵敏度试剂使用。例如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向通过苯乙烯和丙烯酸聚合而得到的胶乳细颗粒导入荧光色素化合物得到的荧光胶乳细颗粒。另外,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通过将荧光色素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合物合成,能够得到含有荧光色素化合物的荧光二氧化硅细颗粒。

5、但是,这些荧光纳米细颗粒由于荧光色素化合物的导入量少,因此对于免疫色谱试剂盒而言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显色性,另外,在颗粒的保存中产生颗粒彼此的聚集,存在在免疫色谱试剂盒中展开时产生堵塞、假阳性这种问题。

6、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以下的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荧光纤维素细颗粒,报告了特定的形状和粒径的范围的纤维素细颗粒以特定范围的含量含有荧光色素化合物的情况下,形成显色性高、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良好的荧光纤维素细颗粒,进而达成免疫色谱试剂盒的高灵敏度化。

7、但是,以下的专利文献4中,对于用于免疫色谱时的颗粒的展开性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于灵敏度/分散稳定性和展开性的兼顾没有谈及。

8、现有技术文献

9、专利文献

10、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62157号

1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317899号公报

1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416039号公报

13、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6148033号公报

14、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3401170号公报

15、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8/043687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免疫色谱时维持充分的显色性/分散稳定性、并且免疫色谱展开时的展开性改善、可以减少展开不良的荧光纤维素细颗粒。进而通过改善展开性而展开时的本底着色得到改善,即使在极限检测浓度附近也可以达成良好的s/n比。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而深入研究、反复实验,结果惊人地发现,荧光色素化合物以特定范围的含量与纤维素颗粒结合、进而具有杂环式结构的化合物以特定范围的含量与纤维素颗粒结合的情况下,在用于免疫色谱时,维持充分的显色强度/颗粒的分散稳定性,并且免疫色谱展开时的展开性得到改善、进而展开时的本底着色改善、即使在极限检测浓度附近也实现良好的s/n比,基于上述发现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5、即,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述。

6、[1]一种荧光纤维素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纤维素颗粒、荧光色素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杂环式化合物,相对于1g荧光纤维素颗粒,该纤维素颗粒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该荧光色素化合物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并且该杂环式化合物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7、

8、{式中,r1为与生物物质具有亲和性的官能团,并且r2为与该纤维素颗粒的醚键合部。}

9、[2]根据前述[1]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杂环式化合物的r1为cl和/或oh。

10、[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荧光纤维素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nm以上且500nm以下。

11、[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荧光色素化合物与前述纤维素颗粒的oh基键合,并且前述杂环式化合物与前述纤维素颗粒的oh基键合。

12、[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荧光色素化合物为铕络合物。

13、[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借助物理吸附负载有生物物质。

14、[7]根据前述[6]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生物物质为蛋白质、肽或核酸。

15、[8]根据前述[7]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前述蛋白质为抗原或抗体。

16、[9]一种诊断药,其含有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

17、[10]一种免疫色谱试剂盒,其含有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

18、专利技术的效果

19、本专利技术的荧光纤维素颗粒若作为免疫色谱的显色颗粒使用,则维持显色性/分散稳定性、并且展开性优异。进而通过展开不良和本底着色得到改善,即使在极限检测浓度附近也可以达成良好的s/n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纤维素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纤维素颗粒、荧光色素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杂环式化合物,相对于1g荧光纤维素颗粒,该纤维素颗粒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该荧光色素化合物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并且该杂环式化合物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杂环式化合物的R1为Cl和/或O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荧光纤维素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nm以上且50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荧光色素化合物与所述纤维素颗粒的OH基键合,并且所述杂环式化合物与所述纤维素颗粒的OH基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荧光色素化合物为铕络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借助物理吸附负载有生物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生物物质为蛋白质、肽或核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蛋白质为抗原或抗体。

9.一种诊断药,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

10.一种免疫色谱试剂盒,其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荧光纤维素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纤维素颗粒、荧光色素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杂环式化合物,相对于1g荧光纤维素颗粒,该纤维素颗粒的含量为3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该荧光色素化合物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并且该杂环式化合物的含量为3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杂环式化合物的r1为cl和/或o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荧光纤维素颗粒的平均粒径为9nm以上且50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荧光纤维素颗粒,其中,所述荧光色素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万贵永井宏和笹岛义志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