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43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以种质库保存近二十年的原球茎为离体材料,探索短距槽舌兰种质资源复苏再生,实现快速扩繁的可行性。包括以下步骤: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培养;类原球茎的分化培养;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壮苗与生根培养;炼苗与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培养基各组分的精简优化,筛选出各阶段的优水平配方,不仅控制成本,更实现了高质量、指数级的高效扩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具体涉及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短距槽舌兰holcoglossum flavescens (schltr.) z. h. tsi隶属兰科(orchidaceae),槽舌兰属(holcoglossum)的附生肉质草本,是中国特有的濒危兰科植物,已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和《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植株斜立生长,茎很短,长0.5-2厘米,具数枚密生的叶。叶半圆柱形至三菱形,肉质或厚革质,长4-8.5厘米,粗2.5-4毫米,先端锐尖。总状花序常具1-3朵花。花期3-6月,果期8-9月。产自福建北部(武夷山、建阳)、湖北西南部(利川)、四川西南部(攀枝花)、云南北部(宾川、永胜)。生于海拔1200-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2、由于短距槽舌兰野外分布零星,种群数量少,常附生于混交林的树干上,野外采集不易,给保护工作开展造成极大困难,该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针对长时间的离体材料原球茎进行组织培养,实现了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材料复苏再生及扩大繁殖的可行性,最终实现了高质量、指数级的高效扩繁。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所述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p>

4、s1、基础培养基的设置:设置改良ms为基础培养基,其中保持ms培养基的铁盐和有机物含量不变,调整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为:kno3:2400mg/l、nh4no3:1150mg/l、cacl2·2h2o:220mg/l、mgso4·7h2o:370mg/l、kh2po4:340mg/l、ki:1 .66mg/l、h3bo3:12.40mg/l、mnso4·4h2o:44.6mg/l、znso4·7h2o:17.20mg/l、na2moo4·2h2o:0 .50mg/l、cuso4·5h2o:0.05mg/l、cocl2·6h2o:0.05mg/l;

5、s2、类原球茎诱导与增殖培养:将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的单个原球茎接种至原球茎培养基中诱导类原球茎体的形成,且设置原球茎培养基为:改良ms+3%蔗糖+0.6~0.8%琼脂+6-ba 0.5~2mg/l+naa 0.6~1.0mg/l+活性炭(ac)0.5~2g/l;

6、s3、类原球茎分化培养:将上述诱导得到的类原球茎体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继续培养至分化出不定芽,且设置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3%蔗糖+0.6~0.8%琼脂+6-ba 0.3~0.9mg/l+naa 0.3~0.6mg/l+ac 0.5~2g/l+花宝一号0.5~1g/l;

7、s4、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将上述不定芽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生长,且设置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n6培养基+4~5%蔗糖+0.6~0.8%琼脂+6-ba 0.6mg/l+naa 0.1~0.5mg/l+ac 1.0g/l+花宝一号2g/l;

8、s5、壮苗与生根培养:将上述继代增殖生长的短距槽舌兰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且设置生根培养基为:1/2ms+3%蔗糖+0.6~0.8%琼脂+iba 0.5~1.0mg/l+naa 0.1~0.2mg/l+ac 0.5~2g/l+花宝一号0.5~1g/l;

9、s6、炼苗与移栽:将上述生根的短距槽舌兰苗于温室内炼苗一周后清洗处理,后移栽到树皮、椰糠、锯末和水苔基质中。

10、优选的,所述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的保存时间在十年以上。

11、优选的,所述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过程中各个培养基在培养前先进行121℃,灭菌20min处理。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分化培养基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500~15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继代培养基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500~20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生根培养中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树皮为已发酵腐熟的松树皮,且颗粒大小为6~9mm。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移栽时控制环境温度20~30℃,湿度为70%-85%。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18、本专利技术以改良ms为基础培养基,在继代培养中与n6培养基进行交替培养,加入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添加蔗糖、琼脂、活性炭等成分来对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进行复苏和再生并高效繁殖,能够保持子代性状与母代一致,有利于该种的产业开发和持续利用,且本专利技术配方精准、操作性强,在成本控制与繁殖成效中探索优水平配比,为产业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的保存时间在十年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过程中各个培养基在培养前先进行121℃,灭菌20min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分化培养基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500~15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继代培养基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500~20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生根培养基中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树皮为已发酵腐熟的松树皮,且颗粒大小为6~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移栽时控制环境温度20~30℃,湿度为70%-8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的保存时间在十年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过程中各个培养基在培养前先进行121℃,灭菌20min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生并高效扩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分化培养基的ph为5.4±0.2,且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6±2℃,光照强度为500~1500lux,光照时间为8~12h/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期保存的短距槽舌兰活体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玮杨文忠许超何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