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42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包括硅胶套和设备本体,所述硅胶套套设在设备本体的外侧,所述硅胶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横条,所述横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轴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轴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将设备本体安装在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座椅后侧,从而使得后侧乘客可以体验设备本体所带来的娱乐效果,大大提高乘坐体验,通过对两个圆筒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设备本体可以安装在不同尺寸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座椅后侧,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而数据采集共享的智能终端又叫车联网系统,车联网系统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车载终端采集车辆实时运行数据,实现对车辆所有工作信息和静、动态信息的采集、存储并发送。车载终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无线发送模块组成,车辆实时运行工况包括驾驶员的操作行为、动力系统工作参数数据等;由云计算处理平台处理海量车辆信息,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数据分析平台则负责对数据进行报表式处理,供管理人员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车载终端设备不仅仅用于显示车辆信息,也可以用于车载娱乐,从而提高用车体验。

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普遍是安装在中控台上的,然而针对后排乘客来说,无法近距离观察到智能车载终端设备的信息,这会带来枯燥的乘车体验,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往往会不满足于现有装置的配制,在现有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为此我们带来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包括硅胶套和设备本体,所述硅胶套套设在设备本体的外侧,所述硅胶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侧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横条,所述横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横条的一端活动贯穿相邻的凹槽,并固定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内腔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在硅胶套的后侧,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簧片;

4、所述横条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边缘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侧边缘靠近前端处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轴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在横条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筒。

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靠近硅胶套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以硅胶套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与横条的侧壁相互贴合。

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垫,所述凹槽与转轴相互匹配,所述卡块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7、进一步的,所述横条的前侧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与硅胶套相互匹配。

8、进一步的,所述簧片固定连接在硅胶套的后侧,所述簧片靠近活动板的前侧。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管相互匹配,所述螺纹杆与螺纹管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外侧边缘靠近后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齿,若干个所述防滑齿呈环形阵列状排列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硅胶套的后侧,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二连接板。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连接板,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轴承的一端第三连接板与相邻的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三连接板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四连接板。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横条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三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一连接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将设备本体安装在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座椅后侧,从而使得后侧乘客可以体验设备本体所带来的娱乐效果,大大提高乘坐体验;

16、2、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对两个圆筒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设备本体可以安装在不同尺寸的主驾驶或者副驾驶的座椅后侧,大大提高了适用范围;

17、3、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通过对设备本体的角度调节,使得后座乘客使用设备本体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角度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1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包括硅胶套(1)和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1)套设在设备本体(2)的外侧,所述硅胶套(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后侧设有凹槽(4),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横条(6),所述横条(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远离横条(6)的一端活动贯穿相邻的凹槽(4),并固定套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的上方设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内腔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活动板(9)活动连接在硅胶套(1)的后侧,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簧片(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分别靠近硅胶套(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3)以硅胶套(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3)与横条(6)的侧壁相互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垫(5),所述凹槽(4)与转轴(7)相互匹配,所述卡块(10)与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卡块(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6)的前侧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设有弧形面(16),所述弧形面(16)与硅胶套(1)相互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15)固定连接在硅胶套(1)的后侧,所述簧片(15)靠近活动板(9)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靠近后侧处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7)与螺纹管(18)相互匹配,所述螺纹杆(17)与螺纹管(18)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18)的外侧边缘靠近后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齿(20),若干个所述防滑齿(20)呈环形阵列状排列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在硅胶套(1)的后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一销轴(14),所述第一销轴(14)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二连接板(1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四连接板(22),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板(22)之间设有第三连接板(21),所述第一连杆(24)远离轴承(19)的一端第三连接板(21)与相邻的第二连杆(2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4)远离第二连杆(25)的一端第三连接板(21)与轴承(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21)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二销轴(23),所述第二销轴(23)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四连接板(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件(27),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7)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28),所述第二连接件(28)固定连接在横条(6)的后侧,所述第二连接件(28)上活动贯穿设有第三销轴(29),所述第二销轴(23)的两端固定贯穿相邻的第一连接件(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包括硅胶套(1)和设备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套(1)套设在设备本体(2)的外侧,所述硅胶套(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后侧设有凹槽(4),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有横条(6),所述横条(6)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远离横条(6)的一端活动贯穿相邻的凹槽(4),并固定套设有齿轮(8),所述齿轮(8)的上方设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内腔后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活动板(9)活动连接在硅胶套(1)的后侧,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簧片(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分别靠近硅胶套(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固定板(3)以硅胶套(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固定板(3)与横条(6)的侧壁相互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垫(5),所述凹槽(4)与转轴(7)相互匹配,所述卡块(10)与齿轮(8)相互啮合,所述卡块(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条(6)的前侧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设有弧形面(16),所述弧形面(16)与硅胶套(1)相互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15)固定连接在硅胶套(1)的后侧,所述簧片(15)靠近活动板(9)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劲松郑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四海万联智能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