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207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先根据蓄冰池的尺寸规格进行BIM建模;根据BIM建模,来确定最佳的冰盘管叠装施工各设备的参数要求,生成对应的部件加工和安装图;轨道梁施工后再将辅助提升框架连接到电动提升装置上,电动提升装置通过T型工字钢滑车连接到轨道梁的轨道上;然后分别进行第冰盘管设备的叠装,直至完成最终的叠装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标准化大型蓄冰池蓄冰安装施工流程,具备高度复制性、移植性,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极大的降低了冰盘管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损坏风险,尽可能地消除了人工操作不当和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最适合应用在有限空间内大型冰盘管设备的叠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电安装,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区域供冷指在一个建筑群设置集中的供冷站制备空调冷冻水,再通过循环水管道系统,向各座建筑提供空调冷量。蓄冰工艺系统是区域供冷适配“峰谷电价”的电能调节措施,由制冷机组、管道系统、蓄冰池、板式换热器等设备组成的一套蓄冰储能系统,有效利用电网夜间电能需用低谷,通过蓄冰工艺系统储能至蓄冰池中,在白天电能消耗高峰通过融冰释能的方式化解功能高峰负荷。

2、本专利技术中的冰蓄冷技术正是利用夜间用电的低谷期制冷,将生产的冷量贮存起来,然后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将冷量释放出来,化冰供冷,舒缓电力供应的紧张。因此,在我国积极推广应用冰蓄冷技术,这对于实现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蓄冰池作为储能系统的关键部位,由于池体设计通常处于密闭空间,内置大量蓄冰盘管设备供能源转换元件,该设备自身质量较大,需要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堆叠安装,整体重心较高,冰池内设备布置密集,设备的平面空间占据率通常不低于整体冰池面积的76%,作业条件复杂,建造难度大,危险性高,而传统传统冰盘管施工方式为:操作人员使用吊车在吊装口区域对冰盘管进行3台叠装连接后,再水平运输就位,不容易进行更多台的冰盘管叠装,该方式水平运输冰盘管容易倾覆,且吊点数量多,造成安全风险大,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施工速度快,且施工质量高的优点。

2、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3、步骤一:先根据蓄冰池的尺寸规格进行bim建模;

4、步骤二:根据bim建模,来确定最佳的轨道梁的位置和型号,以及轨道梁固定的固定钢板和预埋吊钩的尺寸、强度规格,及冰盘管叠装施工各设备的参数要求,生成对应的部件加工和安装图;

5、步骤三:将固定钢板和预埋吊钩浇筑在冰盘管叠放位置的正上方的轨道梁两端,然后将轨道上表面与固定钢板下表面焊接固定,完成轨道梁的施工;

6、步骤四:将加工好的冰盘管叠装施工所需的辅助提升框架连接到电动提升装置的下端,电动提升装置通过t型工字钢滑车连接到轨道梁的轨道上;

7、步骤五:先将冰盘管设备固定到辅助提升框架下方,通过电动提升装置提升第一台冰盘管设备,再通过叉车叉取辅助提升框架进行水平移动至安装位置,移走叉车,再通过电动提升装置将第一台冰盘管设备降落至安装位置落位;同样的步骤,再将第二台冰盘管设备通过电动提升装置和叉车移动到第一台冰盘管设备上方,然后操作电动提升装置将第二台冰盘管设备落位在第一台冰盘管设备上,进行叠装;

8、步骤六:第三台冰盘管设备通过辅助提升框架和电动提升装置提升到高于第二台冰盘管设备的高度,然后操作t型工字钢滑车使第三台冰盘管设备水平移动到第二台冰盘管设备的上方,然后操作电动提升装置将第三台冰盘管设备落位在第二台冰盘管设备上,进行叠装;同样的步骤,再将其他需要叠装的冰盘管设备依次叠装在前一个冰盘管设备上,直至完成最终的叠装施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钢板与预埋吊钩之间通过压力埋弧焊进行焊接固定;所述预埋吊钩浇筑在轨道梁内,固定钢板焊接在预埋吊钩外露部分的下端。

10、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上表面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起吊钩;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下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装索;所述吊装索下面固定连接有挂钩。

11、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提升框架通过钢丝绳穿过吊钩与电动提升装置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冰盘管设备包括方形管架、蓄冰盘管和支撑架;所述蓄冰盘管设置在两个方形管架之间;两个方形管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对蓄冰盘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方形管架的侧面设置有吊孔;通过辅助提升框架吊装冰盘管设备时,所述挂钩与吊孔连接;吊装完成后,将挂钩从吊孔中脱离连接,继续进行下一步吊装施工。

13、进一步的,所述一组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方形管架和支撑架均固定在底座板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提升装置为电动葫芦。

15、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采用材质为q355b的25b工字钢型材。

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可应用于标准化大型蓄冰池蓄冰工艺系统设计安装施工中,其标准化施工方法具备高度复制性、移植性、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同时,该施工方法极大的降低了冰盘管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损坏风险,减低经济和工期赔偿风险,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施工方法尽可能地消除了人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安全风险,降低人工操作劳动强度,极大大的降低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施工效率,有效的解决了有限空间内大型冰盘管设备安装和叠装的技术难题,引领行业变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与预埋吊钩之间通过压力埋弧焊进行焊接固定;所述预埋吊钩浇筑在轨道梁内,固定钢板焊接在预埋吊钩外露部分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上表面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起吊钩;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下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装索;所述吊装索下面固定连接有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框架通过钢丝绳穿过吊钩与电动提升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盘管设备包括方形管架、蓄冰盘管和支撑架;所述蓄冰盘管设置在两个方形管架之间;两个方形管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对蓄冰盘管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方形管架的侧面设置有吊孔;通过辅助提升框架吊装冰盘管设备时,所述挂钩与吊孔连接;吊装完成后,将挂钩从吊孔中脱离连接,继续进行下一步吊装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支撑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所述方形管架和支撑架均固定在底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提升装置为电动葫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采用材质为Q355B的25b工字钢型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与预埋吊钩之间通过压力埋弧焊进行焊接固定;所述预埋吊钩浇筑在轨道梁内,固定钢板焊接在预埋吊钩外露部分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上表面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起吊钩;所述辅助提升框架下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装索;所述吊装索下面固定连接有挂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提升框架通过钢丝绳穿过吊钩与电动提升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蓄冰池冰盘管轨道式叠装施工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杰贺潇蔡春良任震张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