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07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5
本技术涉及自吸泵领域,具体为复合式自吸泵,包括座体、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座体左侧上端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右侧连接有电机,所述泵体上方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泵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本技术当需要对自吸泵进行安装时,扭动螺栓使其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内啮合取出,同时便于将泵体直接移动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移动至位置后将螺栓啮合安装在对齐的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内完成定位置,扭动旋钮旋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啮合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带动连接的螺杆旋转,啮合带动滑杆向下伸出,在侧板嵌于侧槽的限位下,调节泵体的高度,以便对泵体更加便捷的安装,提高了自吸泵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吸泵领域,具体为复合式自吸泵


技术介绍

1、自吸离心泵简称自吸泵,其进水管不设底阀,泵体结构加以改变,使之停车后能储存一部分水,起动时通过空气和水的混合与离心,逐步将进水管内空气排出,脱气的水经过回流通道返回泵内适当的位置并重复上述过程,从而达到自吸充水目的的离心泵,在安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泵体与对应的管道进行对接固定。

2、现有自吸泵有些不足之处:现有的自吸泵泵体本身为纯钢制成,重量大从而在将其与不同高度的管道进行对接时需要使用辅助抬升设备同时需要使用吊挂设备将泵体吊起,才能将其移动只需要安装的位置,给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式自吸泵,用于解决现有的自吸泵泵体本身为纯钢制成,重量大从而在将其与不同高度的管道进行对接时需要使用辅助抬升设备同时需要使用吊挂设备将泵体吊起,才能将其移动只需要安装的位置,给安装带来不便的问题。

2、因此,本技术给出了复合式自吸泵,包括座体、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座体左侧上端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右侧连接有电机,所述泵体上方设置有出液管,所述泵体左侧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座体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下端安装有用于直接调节自吸泵位置的移动机构。

3、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箱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杆,所述垂杆上端内部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侧壁内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外端连接有旋钮,所述顶槽下端内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顶槽下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外壁套装有滑杆,所述滑槽侧壁开设有侧槽,所述滑杆侧壁安装有侧板,左右以及前后所述滑杆之间连接有连架。

4、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内槽,所述内槽内部安装有嵌板,所述嵌板上下两侧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外壁套装有弹簧,所述嵌板侧壁安装有底轮,所述底轮边缘内部开设有第一螺槽,所述内槽上侧位置的滑杆侧壁开设有第二螺槽,所述第二螺槽与第一螺槽内安装有螺栓。

5、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

6、优选的: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螺杆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槽至少开设有十二组。

8、优选的:所述嵌板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压杆侧壁。

9、本技术,当需要对自吸泵进行安装时,扭动螺栓使其从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内啮合取出,直接推动座体在底轮的转动下移动至需要安装的位置,在移动过程中经过颠簸路段,底轮带动嵌板在内槽上下移动对液压杆和弹簧挤压产生势能,将震动缓冲,从而提高了移动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将泵体直接移动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移动至位置后将螺栓啮合安装在对齐的第一螺槽和第二螺槽内完成定位置,扭动旋钮旋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啮合带动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带动连接的螺杆旋转,啮合带动滑杆向下伸出,在侧板嵌于侧槽的限位下,调节泵体的高度,以便对泵体更加便捷的安装,提高了自吸泵的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座体(1)左侧上端安装有泵体(2),所述泵体(2)右侧连接有电机(3),所述泵体(2)上方设置有出液管(4),所述泵体(2)左侧设置有进液管(5),所述座体(1)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下端安装有用于直接调节自吸泵位置的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杆(601),所述垂杆(601)上端内部开设有顶槽(602),所述顶槽(602)侧壁内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60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03)外端连接有旋钮(604),所述顶槽(602)下端内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605),所述顶槽(602)下侧开设有滑槽(606),所述滑槽(606)内部安装有螺杆(607),所述螺杆(607)外壁套装有滑杆(608),所述滑槽(606)侧壁开设有侧槽(609),所述滑杆(608)侧壁安装有侧板(610),左右以及前后所述滑杆(608)之间连接有连架(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内槽(701),所述内槽(701)内部安装有嵌板(702),所述嵌板(702)上下两侧安装有液压杆(703),所述液压杆(703)外壁套装有弹簧(704),所述嵌板(702)侧壁安装有底轮(705),所述底轮(705)边缘内部开设有第一螺槽(706),所述内槽(701)上侧位置的滑杆(608)侧壁开设有第二螺槽(708),所述第二螺槽(708)与第一螺槽(706)内安装有螺栓(7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03)与第二锥形齿轮(605)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605)与螺杆(60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槽(706)至少开设有十二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板(702)连接弹簧(704)的一端,所述弹簧(704)的另一端连接在液压杆(703)侧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座体(1)左侧上端安装有泵体(2),所述泵体(2)右侧连接有电机(3),所述泵体(2)上方设置有出液管(4),所述泵体(2)左侧设置有进液管(5),所述座体(1)下侧设置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下端安装有用于直接调节自吸泵位置的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垂杆(601),所述垂杆(601)上端内部开设有顶槽(602),所述顶槽(602)侧壁内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60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603)外端连接有旋钮(604),所述顶槽(602)下端内部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605),所述顶槽(602)下侧开设有滑槽(606),所述滑槽(606)内部安装有螺杆(607),所述螺杆(607)外壁套装有滑杆(608),所述滑槽(606)侧壁开设有侧槽(609),所述滑杆(608)侧壁安装有侧板(610),左右以及前后所述滑杆(608)之间连接有连架(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玲南广宁宋非范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弗里森泵业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