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195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和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上设有用于防止采血管脱离外壳的定位部件,所述外壳和固定盖之间设有锁定部件。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部件,可以对采血管内的血液和抗凝剂进行摇匀,可以自动的将采血管从转送带上取下,可以反复的对多个采血管进行摇晃,解放护士双手的同时又能确保及时完成摇匀要求,通过设置锁定部件,能够将固定盖与外壳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便于对采血管进行摇晃,同时能够便捷的将固定盖从外壳上拆下,进而能够便于将外壳内放置板上摇匀后的采血管取出,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置架,具体为一种采血管放置架


技术介绍

1、血液检查,就是通过采取人体的动脉血、静脉血或末梢血,对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及血浆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而血液抽出后需要暂存到采血管内,因此,采血管广泛应用于日常医疗场所中。

2、现有的专利cn215506548u公开了一种摇摆式采血管放置架,包括半圆形壳体,所述半圆形壳体内设置有环形承载座,环形承载座的内侧设置有若干采血管插孔,所述半圆形壳体的底部中间可拆卸的设置有配重体,半圆形壳体的顶部与环形承载座之间设置有环形封盖。本技术能够同时容纳多组采血管,容量大,工作效率高;本技术将采血管采用趋向于水平放置的方式,较以往竖直放置的结构来说,在摇晃的过程中大大的增加了血标本和抗凝剂的混合效果;本技术中的独立部件很少,没有易损件,使用寿命长。

3、晨起护士取血的时候,一般都是先取需要抗凝的血,取完后需要按规范摇动四到八次,确保与采血管内的抗凝剂混匀,而取血是个连续的操作,采血针要一直在病人体内,通过采血管的负压吸取血液,而早晨护士人员相对较少且工作量大,进而不能够保证取血是双人操作,而一名护士只有两只手,一只手固定穿刺针,一只手更换采血管,并将采血管放入到放置架内,目前的放置架结构相对单一,在拿取采血管时相对不便,而且在摇晃时,采血管很容易甩出去,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管放置架,以解决目前的放置架结构相对单一,在拿取采血管时相对不便,而且在摇晃时,采血管很容易甩出去,导致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和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外壳顶部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上设有用于防止采血管脱离外壳的定位部件,所述外壳和固定盖之间设有锁定部件。

3、进一步,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开设于固定盖顶部的活动口、分别与活动口内两侧相连的驱动轴、与驱动轴相连的转动带、分别设于转动带外两侧均匀排列的多个弹性片以及用于采血管脱离转动带的脱离部件,所述驱动轴与活动口转动连接。

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血管可以置入到弹性片之间,弹性片可以对采血管进行固定,防止在晃动时,采血管甩飞到外侧,同时转动带可以手动转动,进而可以放置多个采血管,可以反复的对多个采血管进行固定摇晃。

5、进一步,所述脱离部件包括与固定盖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与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的挤压块、开设于挤压块上的安装口、设于安装口内均匀排列的多个转轴以及与转轴外侧固定连接的滚筒,所述转轴与安装口转动连接。

6、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摇晃后的采血管随着转动带的转动移动到放置板上方,随着转动带的移动,挤压块可以将采血管挤下来,使得采血管脱离弹性片,便于后续放置新的采血管,滚筒可以转动,可以减少摩擦力,使得采血管更好的脱离弹性片。

7、进一步,所述弹性片顶部一侧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的形状为弧形。

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血管可以与滑动部接触,便于采血管的移动,便于弹性片对采血管进行夹持固定。

9、进一步,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固定盖顶部两侧的腔体、与腔体相连的移动板、开设于腔体一侧的凹槽、分别开设于外壳内两侧的锁定口、与移动板一侧固定连接的锁定杆、与移动板另一侧固定连接的导向杆、套设于导向杆外侧的弹簧、用于锁定杆与锁定口对齐的限位部件以及用于锁定杆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移动板与腔体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锁定杆贯穿腔体且与腔体滑动连接。

10、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可以推动锁定杆,使其插入到锁定口内,可以对固定盖进行固定,防止固定盖脱离外壳,进而可以便于后续对采血管进行摇晃。

11、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外壳顶部两侧的限位槽和分别与固定盖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12、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块可以插入到限位槽内,可以便于锁定杆与锁定口对齐,便于后续固定固定盖。

13、进一步,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开设于腔体内底部的滑动口和与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滑动口滑动连接。

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板可以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带动锁定杆进行移动,进而便于对固定盖进行拆装,便于将放置板上摇匀后的采血管取出。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定位部件,护士单手把采血管置入到弹性片之间,弹性片可以对采血管进行稳定固定,防止采血管甩出外壳,护士可以推动外壳晃动,配重块使得外壳受到外力拨动后,可以以不倒翁的姿态实现摇摆,进而可以带动采血管进行反复的摇晃,可以对采血管内的血液和抗凝剂进行摇匀,同时由于采血管横向放置,可以提高混合效果和效率,而且可以自动的将采血管从转送带上取下,便于放置新的采血管,解放护士双手的同时又能确保及时完成摇匀要求,进而能够提高实用性;

17、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锁定部件,能够将固定盖与外壳之间进行连接固定,能够便于对采血管进行摇晃,同时能够便捷的将固定盖从外壳上拆下,进而能够便于将外壳内放置板上摇匀后的采血管取出,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和外壳(1)之间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2),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固定盖(13),所述固定盖(13)上设有用于防止采血管脱离外壳(1)的定位部件,所述外壳(1)和固定盖(13)之间设有锁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4)顶部一侧设有滑动部(241),所述滑动部(241)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固定盖(13)顶部两侧的腔体(41)、与腔体(41)相连的移动板(42)、开设于腔体(41)一侧的凹槽(43)、分别开设于外壳(1)内两侧的锁定口(44)、与移动板(42)一侧固定连接的锁定杆(45)、与移动板(42)另一侧固定连接的导向杆(46)、套设于导向杆(46)外侧的弹簧(47)、用于锁定杆(45)与锁定口(44)对齐的限位部件以及用于锁定杆(45)移动的控制部件,所述移动板(42)与腔体(41)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46)与凹槽(43)滑动连接,所述锁定杆(45)贯穿腔体(41)且与腔体(4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外壳(1)顶部两侧的限位槽(51)和分别与固定盖(13)底部两侧固定连接的限位块(52),所述限位块(52)与限位槽(5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开设于腔体(41)内底部的滑动口(61)和与移动板(42)顶部固定连接的推板(62),所述推板(62)与滑动口(61)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和外壳(1)之间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2),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固定盖(13),所述固定盖(13)上设有用于防止采血管脱离外壳(1)的定位部件,所述外壳(1)和固定盖(13)之间设有锁定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4)顶部一侧设有滑动部(241),所述滑动部(241)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固定盖(13)顶部两侧的腔体(41)、与腔体(41)相连的移动板(42)、开设于腔体(41)一侧的凹槽(43)、分别开设于外壳(1)内两侧的锁定口(44)、与移动板(42)一侧固定连接的锁定杆(45)、与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媛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