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174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在弯折薄壁钢板时贯穿钢筋。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基础框架、电动推杆、下压件、电动滑轨和支撑件等;基础框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组,每个推动组均由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电动推杆构成;除最左侧的电动推杆外,其余的每个推动组连接有一个下压件;基础框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且电动滑轨位于下压件下方;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件,且支撑件数量和下压件数量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实现了在弯折薄壁钢板的同时贯穿钢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双层叠合剪力墙,由钢筋桁架将两块平行且至少5厘米厚的混凝土板以一定的间距连接组成。

2、公开号为cn106049718a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能够实现剪力墙快速施工成型,而不需要搭设模板,同时能大大减少架设钢筋的工作,且受力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该专利只公开了该新型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的结构,没有公开具体制作工艺,更没有提及相关的专门针对该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制作装置。

3、对于该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来说,和普通预制双面叠合剪力墙不一样的是,它用弯折后的带孔洞的薄壁钢板连接两个混凝土墙板,弯折完成后的薄壁钢板呈现凹凸相间的齿状结构,同时,薄壁钢板的边缘为了便于与其他的薄壁钢板连接,薄壁钢板的边缘需要进行倾斜弯折,即在使薄壁钢板弯折成凹凸相间的齿状结构时,还需要对薄壁钢板边缘进行倾斜弯折,现有缺乏同时实现两种弯折状态的装置;

4、同时为了增强整体性,还需使钢筋从薄壁钢板的孔洞中穿过,这就要求弯折薄壁钢板时需要让部分孔处于同一直线,而一般的弯折装置难以做到这一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在弯折薄壁钢板时贯穿钢筋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

2、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基础框架、电动推杆、下压件、电动滑轨、支撑件;基础框架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组,每个推动组均由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电动推杆构成;除最左侧的电动推杆外,其余的每个推动组连接有一个下压件;基础框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且电动滑轨位于下压件下方;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件,且支撑件数量和下压件数量一致;还包括有第一向下斜压件、第二向下斜压件、第一向上支撑斜板、第二向上支撑斜板和定位柱;最左侧的推动组连接有第二向下斜压件;最右方的下压件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下斜压件;基础框架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上支撑斜板,且第一向上支撑斜板位于第一向下斜压件正下方;最左侧的支撑件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向上支撑斜板;每个支撑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

3、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钢筋输送装置、下开活动门和上开活动门;基础框架右侧设置有钢筋输送装置;下压件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下的上矩形槽;下压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下开活动门,下开活动门下表面与下压件下表面平齐,且下开活动门将对应的上矩形槽下侧开口封闭;每个下开活动门和下压件之间均连接有扭簧;支撑件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下矩形槽,下矩形槽和上矩形槽位置一一对应;支撑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上开活动门,上开活动门上表面与支撑件上表面平齐,且上开活动门将下矩形槽上侧开口封闭;每个上开活动门和支撑件之间连接有扭簧。

4、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定位柱上端设置有圆台引导件。

5、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电动旋转件和方形板;下压件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旋转件;每个电动旋转件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方形板,方形板上表面高于带孔薄壁钢板上待穿设孔洞的最低点,且下压件上开设有用于方形板运动的通槽。

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侧开门、簧片和牵拉绳;每个支撑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开门;每个侧开门与支撑件的连接处均设有簧片,左右相邻的两个侧开门均共同连接有牵拉绳。

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斜面引导件;每个下矩形槽内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斜面引导件。

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上开支撑板和固定支撑板;下矩形槽内前侧壁转动连接有上开支撑板;下矩形槽内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板,且固定支撑板位于上开支撑板正下方。

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磁铁;每个方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磁铁。

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侧开门表面光滑。

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定位柱设置为矩形分布。

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实现了在弯折薄壁钢板的同时贯穿钢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定位柱上设置圆台引导件,在带孔薄壁钢板上的孔洞没有正对定位柱时,让圆台引导件凭借自身上小下大的圆台形状穿过所对应孔洞,进而引导偏离的孔洞套在对应的定位柱上,解决了放置带孔薄壁钢板时,由于带孔薄壁钢板自身会因为重力向下弯曲,导致带孔薄壁钢板是以一个略微凹陷的曲面去对应定位柱,就会有部分孔洞不能正对定位柱而导致固定失败的问题。

1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方形板,在带肋钢筋每穿过一个下压件时,让下压件内的方形板托住带肋钢筋,从而通过方形板对带肋钢筋起承托和支撑作用,避免带肋钢筋在穿设过程中出现下垂现象,进而解决带肋钢筋由于缺乏支撑而下垂偏离导致无法穿过预定孔洞的问题。

15、本专利技术在穿设完成带肋钢筋后,电动推杆带动下压件上升时,通过控制电动旋转件旋转,让方形板随之旋转,使方形板和带肋钢筋脱离,于是带肋钢筋不再被方形板带动,最终实现下压件与带孔薄壁钢板和带肋钢筋的自动分离,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水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基础框架(1)、电动推杆(101)、下压件(102)、电动滑轨(201)、支撑件(202);基础框架(1)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组,每个推动组均由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电动推杆(101)构成;除最左侧的电动推杆(101)外,其余的每个推动组连接有一个下压件(102);基础框架(1)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201),且电动滑轨(201)位于下压件(102)下方;电动滑轨(201)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件(202),且支撑件(202)数量和下压件(102)数量一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向下斜压件(104)、第二向下斜压件(105)、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第二向上支撑斜板(205)和定位柱(211);最左侧的推动组连接有第二向下斜压件(105);最右方的下压件(10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下斜压件(104);基础框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且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位于第一向下斜压件(104)正下方;最左侧的支撑件(202)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向上支撑斜板(205);每个支撑件(2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钢筋输送装置(2)、下开活动门(103)和上开活动门(203);基础框架(1)右侧设置有钢筋输送装置(2);下压件(102)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下的上矩形槽(102a);下压件(10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下开活动门(103),下开活动门(103)下表面与下压件(102)下表面平齐,且下开活动门(103)将对应的上矩形槽(102a)下侧开口封闭;每个下开活动门(103)和下压件(102)之间均连接有扭簧;支撑件(202)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下矩形槽(202a),下矩形槽(202a)和上矩形槽(102a)位置一一对应;支撑件(20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上开活动门(203),上开活动门(203)上表面与支撑件(202)上表面平齐,且上开活动门(203)将下矩形槽(202a)上侧开口封闭;每个上开活动门(203)和支撑件(202)之间连接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柱(211)上端设置有圆台引导件(21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动旋转件(111)和方形板(112);下压件(10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电动旋转件(111);每个电动旋转件(111)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方形板(112),方形板(112)上表面高于带孔薄壁钢板(500)上待穿设孔洞的最低点,且下压件(102)上开设有用于方形板(112)运动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侧开门(221)、簧片(222)和牵拉绳(223);每个支撑件(20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侧开门(221);每个侧开门(221)与支撑件(202)的连接处均设有簧片(222),左右相邻的两个侧开门(221)均共同连接有牵拉绳(2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斜面引导件(224);每个下矩形槽(202a)内后侧壁固定连接有一个斜面引导件(2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开支撑板(231)和固定支撑板(232);下矩形槽(202a)内前侧壁转动连接有上开支撑板(231);下矩形槽(202a)内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板(232),且固定支撑板(232)位于上开支撑板(231)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磁铁(121);每个方形板(11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磁铁(12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开门(221)表面光滑。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柱(211)设置为矩形分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包括有基础框架(1)、电动推杆(101)、下压件(102)、电动滑轨(201)、支撑件(202);基础框架(1)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组,每个推动组均由两个呈前后对称分布的电动推杆(101)构成;除最左侧的电动推杆(101)外,其余的每个推动组连接有一个下压件(102);基础框架(1)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201),且电动滑轨(201)位于下压件(102)下方;电动滑轨(201)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支撑件(202),且支撑件(202)数量和下压件(102)数量一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向下斜压件(104)、第二向下斜压件(105)、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第二向上支撑斜板(205)和定位柱(211);最左侧的推动组连接有第二向下斜压件(105);最右方的下压件(10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下斜压件(104);基础框架(1)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且第一向上支撑斜板(204)位于第一向下斜压件(104)正下方;最左侧的支撑件(202)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向上支撑斜板(205);每个支撑件(2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定位柱(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预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钢筋输送装置(2)、下开活动门(103)和上开活动门(203);基础框架(1)右侧设置有钢筋输送装置(2);下压件(102)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下的上矩形槽(102a);下压件(10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下开活动门(103),下开活动门(103)下表面与下压件(102)下表面平齐,且下开活动门(103)将对应的上矩形槽(102a)下侧开口封闭;每个下开活动门(103)和下压件(102)之间均连接有扭簧;支撑件(202)开有若干个开口向上的下矩形槽(202a),下矩形槽(202a)和上矩形槽(102a)位置一一对应;支撑件(202)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上开活动门(203),上开活动门(203)上表面与支撑件(202)上表面平齐,且上开活动门(203)将下矩形槽(202a)上侧开口封闭;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超林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林森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