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烟气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138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其包括烟囱、自烟囱的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与主体烟道相连的入口烟道、与入口烟道相连的吸收塔、同时连接吸收塔和主体烟道的出口烟道,其中,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同一侧,且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该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与吸收塔相隔一定间距的石膏库、同时放置于吸收塔和石膏库上的真空皮带脱水机和位于真空皮带脱水机上的石膏旋流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装置,由于吸收塔的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同一侧,而且标高与水平烟道相差不大,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和吸收塔在同一标高直接相连,因而,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的长度都较短,烟气脱硫装置布置简洁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属于脱硫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集除尘、冷却、吸收、氧化功能为一体的单塔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已得到广泛应用,为防止设备结垢、堵塞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烟气脱硫装置及主机系统的正常运 行,在国内外的脱硫工程中,吸收塔多采用喷淋空塔的形式,即在吸收区仅设置由若干喷淋 管道组成的浆液喷淋系统,通过喷淋管道上的喷嘴将吸收剂雾化成直径极小的液滴,从而 形成大量的液相反应表面积,烟气则通过该充满细小液滴的吸收区域与之接触并发生化学 反应,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有害成份的目的相关结构的烟气脱硫装置,其包括烟囱、自烟囱的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与主体烟 道相连的入口烟道、与入口烟道相连的吸收塔、同时连接吸收塔和主体烟道的出口烟道、位 于吸收塔上部的供吸收浆液流动的喷淋层、为喷淋层提供吸收浆液的浆液循环泵和与吸收 塔的底部相同的增压风机,其中入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下部,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上部。 所述喷淋层内可供吸收浆液流动。相关结构的烟气脱硫装置,烟气在喷淋层自下而上流过,吸收浆液自上而下喷淋, 两者呈180°逆流接触,由于重力和浆液的整流作用,相关结构的烟气脱硫装置,需要配备 功率较大的增压风机;同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脱硫效率(通常要求95%左右),烟气和吸收 浆液需要保证相当长的停留时间(通常需要4-6s),因此不得不将吸收塔设计得很高,通常 达40m左右。而利用浆液循环泵将吸收浆液从吸收塔的底部提升到40米左右的位置需要 较大的电耗。另一方面,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在标高上存在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差异,导致烟 气脱硫装置布置松散,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烟道系统及其附属设备的合理布置往往捉襟 见肘。另外,该装置的阻力较大,需要配备专门的增压风机3’来克服这部分阻力,也使得造 价和运行费用比较高。而烟气脱硫的副产物石膏的后处理工艺复杂,需建设专门的石膏脱水楼27’,占地 面积大,并且由于烟气脱硫装置和石膏脱水楼有较长的空间距离,需要设置大量的泵、阀来 满足工艺需求,导致烟气脱硫装置复杂且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的烟气脱硫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装置包括烟囱、自烟囱的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与主 体烟道相连的入口烟道、与入口烟道相连的吸收塔、同时连接吸收塔和主体烟道的出口烟 道,其中,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位于吸收塔的同一侧,且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该烟气 脱硫装置还包括与吸收塔相隔一定间距的石膏库、同时放置于吸收塔和石膏库上的真空皮 带脱水机和位于真空皮带脱水机上的石膏旋流站。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吸收塔浆液池,石膏库的正下方设有事故浆液箱,该事 故浆液箱通过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池相连。优选的,所述的烟气脱硫装置设有位于入口烟道内的原烟气挡板门、位于出口烟 道内的净烟气挡板门和位于主体烟道内的旁路挡板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装置,由于吸收塔的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位于吸收 塔的同一侧,而且标高与水平烟道相差不大,入口烟道、出口烟道和吸收塔在同一标高直接 相连,入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的长度都较短,烟气脱硫装置布置简洁顺畅。相比于相关技术,无需另外设置石膏脱水楼,占地少,投资省。石膏旋流器的溢流浆液可直接进入吸收塔。由于事故浆液池设在石膏库下,在吸收塔需排空时,浆液可直接依靠位差自流到 中间的事故浆液池中,可省去事故浆液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烟气脱硫装置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沿A-A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烟气脱硫装置,通过吸收剂将原烟气中的SO2去除,其包括烟囱9、自烟囱9的 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1、与主体烟道1相连的入口烟道4、与入口烟道4相连的吸收塔5和 升压风机3、同时连接吸收塔5和主体烟道1的出口烟道10。其中,吸收塔5呈U型,入口 烟道4和出口烟道10位于吸收塔5的同一侧,且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该烟气脱硫装 置还包括与吸收塔5相隔一定间距的石膏库8、同时放置于吸收塔5和石膏库8上的真空皮 带脱水机7和位于真空皮带脱水机7上的石膏旋流站17。所述吸收塔5内设有吸收塔浆 液池13,石膏库8的正下方设有事故浆液箱18,该事故浆液箱18通过管道与吸收塔浆液池 13相连。本专利技术的吸收剂为石灰石石膏混合浆液,下称浆液。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箭头方向表示烟气的流动方向,原 烟气由主体烟道1引至烟气脱硫装置。为了将烟气脱硫装置与主体烟道1分离开来,在整 个烟气脱硫装置中共设置有位于入口烟道4内的原烟气挡板门2、位于出口烟道10内的净 烟气挡板门11和位于主体烟道1内的旁路挡板门12。当烟气脱硫装置正常运行时,旁路 挡板门12关闭,原烟气挡板门2和净烟气挡板门11开启,原烟气经原烟气挡板门2后进入 烟气脱硫装置进行脱硫反应。在要求关闭烟气脱硫装置的紧急状态下,旁路挡门12快速开 启,原烟气挡门2和净烟气挡门11自动关闭。原烟气挡板门2、净烟气挡板门11和旁路挡 板门12分别设置有密封空气系统,可防止原烟气在上述挡板门中的泄漏。当烟气脱硫装置运行时,原烟气经原烟气挡板门2后进入升压风机3,升压后经由 入口烟道4进入吸收塔5,在吸收塔5内原烟气和浆液充分接触反应脱除其中的S02,原烟 气温度进一步降低至饱和温度。脱硫后的净烟气流出吸收塔5经除雾器6除雾后,经过净烟气挡板11后排入烟囱9。由于吸收塔5的入口烟道4和出口烟道10位于吸收塔5的同 一侧,而且标高与水平烟道相差不大,入口烟道4、出口烟道10和吸收塔5在同一标高直接 相连,因而入口烟道4和出口烟道10的长度都较短,烟道布置简洁顺畅。 所述烟气脱硫装置还设有操作空皮带脱水机7的空皮带脱水机操作平台14和输 送石膏的与石膏库8相连的石膏皮带输送机。吸收塔5的高度较相关技术的高度有大幅度 的缩减,其顶部是一完整平面,塔体呈圆柱形结构,结构比较稳定,可以比较方便地提供真 空皮带脱水机7的支撑及操作空间,真空皮带脱水机7的另一端与石膏库8的顶部相接,从 石膏旋流站17来的底流经过真空皮带脱水机操作平台14过滤、冲洗后,得到副产物脱硫石 膏。从过真空皮带脱水机7的端部下来的石膏饼依靠重量下落到布置在石膏库8顶的石膏 皮带输送机上,通过输送机头部的的犁式卸料器可以将石膏在石膏库8中不同的地方进行 卸料,就可以使石膏进行均勻堆料,从而充分利用石膏库8的有效空间,当石膏外运时,通 过石膏卸料机和多个螺旋输送机卸至卡车上。这种布置形式省却了相关技术中的石膏脱水 楼27’,占地面积大幅缩减。石膏库8的下方可作为事故浆液箱18,事故浆液箱18可部分设置在水平面以下。 当吸收塔5需要检修或停车时,由于吸收塔浆液池13与事故浆液箱18存在液位差,吸收塔 浆液池13中的浆液可由排液管道依靠位差自流到事故浆液箱18中,可省去事故浆液泵。石膏旋流站17安装在吸收塔5塔顶的真空皮带脱水机7上方。在石膏旋流站17, 石膏浆液进入分配器,被分流到单个的旋流子。含固量为50%的粗石膏微粒从旋流器底流 被直接流入真空皮带脱水机7进行二级脱水,而含固量为3%到5%左右的溢流则大部分进 入下面的吸收塔浆液池13中;少部分进入废水缓冲箱,用废水泵输送至废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其包括烟囱(9)、自烟囱(9)的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1)、与主体烟道(1)相连的入口烟道(4)、与入口烟道(4)相连的吸收塔(5)、同时连接吸收塔(5)和主体烟道(1)的出口烟道(10),其特征在于:入口烟道(4)和出口烟道(10)位于吸收塔(5)的同一侧,且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该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与吸收塔(5)相隔一定间距的石膏库(8)、同时放置于吸收塔(5)和石膏库(8)上的真空皮带脱水机(7)和位于真空皮带脱水机(7)上的石膏旋流站(1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其包括烟囱(9)、自烟囱(9)的一端引出的主体烟道(1)、与主体烟道(1)相连的入口烟道(4)、与入口烟道(4)相连的吸收塔(5)、同时连接吸收塔(5)和主体烟道(1)的出口烟道(10),其特征在于入口烟道(4)和出口烟道(10)位于吸收塔(5)的同一侧,且他们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该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与吸收塔(5)相隔一定间距的石膏库(8)、同时放置于吸收塔(5)和石膏库(8)上的真空皮带脱水机(7)和位于真空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勤徐海涛周长城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