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流动控制布置和清洁此类布置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流动控制布置和清洁此类布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95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一种流动控制布置(60)包括第一阀部件(61)和第二阀部件(62),其中,第二阀部件(62)在面向第一阀部件(61)的端部处形成有面向为在纵向方向(L)上具有主要分量的周向延伸环形表面(62b)、由环形表面(62b)包绕且构造成接收第一阀部件(61)的一部分的凹部(62c)以及形成在环形表面(62b)与凹部(62c)之间的过渡部中的周向延伸边缘(62d),其中,第一阀部件(61)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61b)构造成当双阀在打开状态下时与第二阀部件(62)的周向延伸边缘(62d)密封地相互作用。还公开一种清洁此类流动控制布置(60)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流动控制布置。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一种清洁此类流动控制布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阀布置被部署在各种工业应用中。阀布置可包括控制单元、促动器布置和流动控制布置,其中,促动器布置可由控制单元控制并且可配置成控制流动控制布置。一个此类类型的阀布置包括与双座相互作用的双阀部件。此类阀可例如用作控制两种流体是否彼此混合的混合阀。此类阀布置可控制成使得不同的阀部件可单独地移离彼此,以便于清洁。

2、文献wo 2017/042361公开一种用于控制阀布置的阀控制器,该阀布置构造成选择性地关闭或打开两个管区段之间的连接。该阀布置包括两个单独的阀部件,一个上阀部件和一个下阀部件,它们可部分地相对于彼此独立地移动且也可一起移动。在阀布置的关闭位置中,每个阀部件抵靠围绕管区段之间的连接件延伸的相关联的座(上座和下座)密封。如果阀部件中的任何阀部件没有紧密地抵靠其相关联的座关闭,则通过非紧密密封泄漏的任何流体将通过中空下阀部件向下流到排出部。在打开位置中,两个阀部件向上移动到上管区段中以打开两个管区段之间的连接件。在打开位置中,两个阀部件也密封地结合在一起,以防止流体在阀部件之间流动且进入中空下阀中。

3、阀控制器还配置成将阀部件设定在第一清洁位置中,其中下阀部件受到稍微向下推动,使得它不再抵靠下座密封,且从而暴露下阀座,同时上阀部件仍密封地接合上座。在该位置中,清洁流体可流过在下阀部件与下座之间的间隙,且从而清洁这些表面。清洁流体的该流可通过中空下阀部件向下排出到排出部。

4、阀控制器还配置成将阀部件设定在第二清洁位置中,其中上阀部件受到稍微向上提升,使得它不再抵靠上座密封,且从而暴露上阀座,同时下阀部件仍密封地接合下座。在该位置中,清洁流体可流过上阀部件与上座之间的间隙,且从而清洁这些表面。清洁流体的该流可通过中空下阀部件向下排出到排出部。

5、然而,有时期望提供一种更简单或基础的设计,该设计是成本效益合算的,该设计仍提供为阀布置提供双阀和双座的基础功能,且该设计能够以有效的方式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充分地解决提供设计的期望,该设计容易清洁且可以以成本效益合算的方式提供,同时仍提供为阀布置提供双阀和双座的基础功能。

2、该目标通过一种流动控制布置来实现,该流动控制布置包括

3、第一阀部件,其可沿纵向方向移动到与第一阀座密封接合,且可沿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移离与第一阀座的所述密封接合,

4、第二阀部件,其可沿纵向方向移动到与第二阀座密封接合,且可沿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移离与第二阀座的所述密封接合,

5、第一导管区段和第二导管区段,其各自构造成允许流体的相应流动且在沿纵向方向看时布置在彼此旁边,其中,两个导管区段由混合开口互连,该混合开口允许流体在第一导管区段与第二导管区段之间流动,其中,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各自在两个不同的且纵向分离的位置处围绕混合开口延伸,其中,混合开口可通过由第一阀部件和第二阀部件形成的双阀来选择性地关闭和打开,

6、其中,在双阀的关闭状态下,第一阀部件和第二阀部件分别密封地接合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其中纵向间隙存在于第一阀部件与第二阀部件之间,

7、其中,在双阀的打开状态下,第一阀部件和第二阀部件分别脱离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的接合,且进入第二导管区段中,

8、其中,在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变化中,第一阀部件构造成与第二阀部件的移动相比移动更长的距离,使得在打开状态下,第一阀部件密封地接合第二阀部件,

9、其中,第一阀部件包括第一周向延伸垫片和第二周向延伸垫片,该第一周向延伸垫片构造成在关闭状态下与第一座密封地相互作用,该第二周向延伸垫片布置成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比第一周向延伸垫片更远且构造成在打开状态下与第二阀部件密封地相互作用,

10、其中,第二阀部件在面向第一阀部件的端部处形成有

11、周向延伸环形表面,该周向延伸环形表面面向为在纵向方向上具有主要分量,

12、凹部,该凹部由环形表面包绕且构造成接收第一阀部件的一部分,以及

13、周向延伸边缘,该周向延伸边缘形成在环形表面与凹部之间的过渡部中,

14、其中,第一阀部件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构造成当双阀在打开状态下时与第二阀部件的周向延伸边缘密封地相互作用。

15、通过具有周向延伸环形表面、凹部和周向延伸边缘的第二阀部件与包括在打开状态下与周向延伸边缘密封地相互作用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的第一阀部件相结合,提供能够有效清洗的双阀。由于第二周向延伸垫片与周向延伸边缘相互作用,因此当双阀在打开状态下时来自第二导管区段中的流体流的任何材料捕获在阀部件之间的风险上有降低。此外,当双阀开始从关闭状态朝打开状态转换时,第一阀部件将开始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且第一导管区段中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将在第一阀部件与第一阀座之间因此形成的清洁间隙中流动,且通过仍保留在第二周向延伸垫片与周向延伸边缘之间的排放间隙经过第二周向延伸垫片。通过具有周向延伸环形表面、凹部和周向延伸边缘的第二阀部件与包括在打开状态下与周向延伸边缘密封地相互作用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的第一阀部件相结合,通过仍保留在第二周向延伸垫片与周向延伸边缘之间的排放间隙的第一导管区段中的流体的部分的流可流过边缘和第二垫片,而没有其中有显著堵塞的任何部分或其中形成有静止的流体体积的任何区域。因此,设计允许流体的有效流动,且从而允许有效地清洁表面。这对于流动控制布置的设计特别有用,其中促动器不设有控制选项,其中第一阀部件和第二阀部件可单独地受控制以允许单独且专用的清洁模式。

16、因此,当它涉及到促动器时,流动控制布置的设计继而允许更简单的设计。已发现,利用上文的设计,即通过为促动器提供单个空气连接件,有可能允许促动器简单地设有单一机动性,该空气连接件构造成当促动器意在将双阀设定在打开状态下时使加压空气供应到活塞上。利用流动控制布置的设计,在阀部件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的一部分期间的短时间区间中实现足够有效的清洁。在阀部件从关闭位置移动期间,第一阀部件首先移离它与第一阀座的接合。这打开第一阀部件与第一阀座之间的清洁间隙,允许第一导管区段中的流体的至少一部分流过清洁间隙,且流入第一阀部件与第二阀部件之间的空间中,且通过排放通道流出。允许该流通过清洁间隙进入第一阀部件与第二阀部件之间的空间且通过排放通道出去,直到第一阀部件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到这样的程度,使得第二周向延伸垫片与周向延伸边缘密封地相互作用,且从而封闭通过在第二周向延伸垫片与周向延伸边缘之间的排放间隙的流。

17、第二周向延伸垫片布置成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比第一周向延伸垫片更远也可表述为第二周向延伸垫片相对于第一周向延伸垫片布置在与纵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这也可通过扩展表述来表达,即第一阀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有第一周向延伸垫片,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控制布置(60),所述流动控制布置(6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区段(81)和所述第二导管区段(82)各自在横向方向(T1,T2)上延伸且构造成允许流体在横向方向(T1,T2)上的相应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一周向延伸垫片(61a)定位在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一密封表面(61c1)中,所述第一密封表面(61c1)面向于至少具有向外延伸的分量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表面(61c1)具有沿面向外的且沿所述纵向方向(L)的锥形几何包络表面的主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61b)定位在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二密封表面(61c2)中,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表面(61c2)具有沿面向外的且在与所述纵向方向(L)相反的方向(L')上朝所述第二阀部件(62)的几何包络表面的主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第一密封表面(61c1)与所述纵向方向(L)形成10°与45°之间的角度(α)。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第二密封表面(61c2)同与所述纵向方向(L)相反延伸的方向(L')形成10°与45°之间的角度(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二阀部件(62)包括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所述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构造成当所述双阀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时与第二座(72)密封地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定位在包绕所述周向延伸环形表面(62b)的周向延伸密封表面(62c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周向延伸密封表面(62c1)具有沿面向外的且沿所述纵向方向(L)的锥形几何包络表面的主延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周向延伸密封表面(62c1)与所述纵向方向(L)形成10°与45°之间的角度(γ)。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二阀部件(62)包括纵向延伸的中空阀杆(62s),且所述第一阀部件(61)包括在所述第二阀部件(62)的中空阀杆(62s)内侧延伸的纵向延伸的阀杆(61s),阀杆(61s,62s)在与所述纵向方向(L)相反的方向(L')上延伸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区段(82)的壁且通过所述第二导管区段(82)的壁延伸出,从而允许阀部件(61,62)由位于导管区段(81,82)的外侧上的促动器(30)机械地操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环形排放通道(62v)形成在所述中空阀杆(62s)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阀杆(61s)的外表面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排放通道(62v)设有形成在所述第二阀部件(62)的凹部(62c)中的其环形入口嘴(62v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排放通道(62v)在导管区段(81,82)的外侧设有排出出口嘴(62v2)。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进一步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活塞缸布置(30')进一步包括

18.清洁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流动控制布置(60),所述流动控制布置(6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区段(81)和所述第二导管区段(82)各自在横向方向(t1,t2)上延伸且构造成允许流体在横向方向(t1,t2)上的相应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一周向延伸垫片(61a)定位在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一密封表面(61c1)中,所述第一密封表面(61c1)面向于至少具有向外延伸的分量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表面(61c1)具有沿面向外的且沿所述纵向方向(l)的锥形几何包络表面的主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二周向延伸垫片(61b)定位在所述第一阀部件(61)的第二密封表面(61c2)中,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表面(61c2)具有沿面向外的且在与所述纵向方向(l)相反的方向(l')上朝所述第二阀部件(62)的几何包络表面的主延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第一密封表面(61c1)与所述纵向方向(l)形成10°与45°之间的角度(α)。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第二密封表面(61c2)同与所述纵向方向(l)相反延伸的方向(l')形成10°与45°之间的角度(β)。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二阀部件(62)包括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所述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构造成当所述双阀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时与第二座(72)密封地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控制布置(60),其中,所述第三周向延伸垫片(62a)定位在包绕所述周向延伸环形表面(62b)的周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B·尼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法拉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