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88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于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经济和时间成本较低及收率较高的特点;氧化反应工艺路线如下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吲哚菁绿,化学式为c43h47n2nao6s2,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

2、,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的荧光性质,穿透力较强,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可以清晰的显示脉络膜图像,在临床上常用作诊断用药。

3、吲哚菁绿注射剂在多国已经上市,药典中没有记载该药物的降解杂质和工艺杂质,但是在吲哚菁绿药品的实际贮存过程中会产生一降解杂质,结构如下式ii所示:

4、,有文献(light-induced decomposi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eva engel et al.,《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visual science》,第49 卷第5期,第 1777-1783页,20080531)已经提到式ii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性,因此制备该杂质和控制该杂质的含量对药物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5、现有技术中只有少量文献和专利公开了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cn114436938a公开了一种吲哚菁绿药物中的杂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式ii化合物是通过吲哚菁绿在碱、热、光照的条件下发生降解反应,然后通过液相分离精制获得;文献(light-induceddecomposi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eva engel et al.,《investigativeophthalmology&visual science》,第49 卷第5期,第 1777-1783页,20080531)也公开了一种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吲哚菁绿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降解反应获得。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均使用到了强碱,高热,强光照等苛刻的反应条件,或者使用钯,铱等成本高的贵金属作为催化剂,或者在后处理过程中使用到了液相分离,操作繁琐、反应时间长并且收率较低。

6、因此本领域急需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经济和时间成本较低及收率较高的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经济和时间成本较高及收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经济和时间成本较低及收率较高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吲哚菁绿降解杂质如式ii所示,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于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其中氧化剂选自双氧水、尿素过氧化氢、间氯过氧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3、反应路线如下所示:

4、。

5、所述反应溶剂为水,乙腈,甲醇,甲基叔丁醚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溶剂为水,有利于反应进行和后处理。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溶剂的用量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8~20倍,有利于反应进行和后处理。

7、所述反应溶剂的用量为式i化合物重量的8~20倍,例如可以为8倍、10倍、12倍、15倍、18倍或20倍等倍数,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8、所述反应温度为10~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温度为15~30℃,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9、所述反应温度为10~50℃,例如可以为10℃、20℃、30℃、40℃或5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有利于反应进行和后处理。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为式i化合物的0.3~10%。

12、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为式i化合物的0.3~10%,例如可以为0.3%、0.9%、3%、6%、8%、9%或1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13、所述氧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5~3.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1,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14、所述氧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5~3.1:1,例如可以为0.5:1、1:1、1.9:1、2.5:1、2.9:1或3.1:1,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15、所述双氧水的含量为20~32%。

16、所述双氧水的含量为20~32%,例如可以为20%、22%、23%、26%、28%、29%或30%,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17、所述反应时间为1h以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时间为1h。

18、所述反应时间为1h以上,例如可以为1h、1.6h、2.8h、3.5h、5h或6h等时间,只需满足反应完全即可,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专利技术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19、所述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反应完全后,任选进行后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后处理包括:在反应液中加入氯化钠,过滤得到固体1,将固体1溶解于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掉活性炭,滤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水洗,分层后收集有机层,有机层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固体2,将固体2溶解于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式ii化合物。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后处理包括:在反应液中加入与式i化合物等质量的氯化钠,过滤得到固体1,将固体1溶解于式i化合物10倍质量的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中加入式i化合物10%质量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掉活性炭,滤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水洗,分层后收集有机层,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固体2,将固体2溶解于式i化合物10倍质量的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式ii化合物。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水中,于10~50℃下,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任选后处理,制备得到式ii化合物,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尿素过氧化氢或间氯过氧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后处理包括:在反应液中加入氯化钠,过滤得到固体1,将固体1溶解于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掉活性炭,滤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水洗,分层后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吲哚菁绿降解杂质如式II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于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其中氧化剂选自双氧水、尿素过氧化氢或间氯过氧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水,乙腈,甲醇,甲基叔丁醚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为式I化合物的0.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5~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含量为20~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h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完全后,可采用后处理,所述的后处理包括:在反应液中加入氯化钠,过滤得到固体1,将固体1溶解于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掉活性炭,滤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水洗,分层后收集有机层,有机层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固体2,将固体2溶解于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式II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完全后,可采用后处理,所述的后处理包括:在反应液中加入与式I化合物等质量的氯化钠,过滤得到固体1,将固体1溶解于式I化合物10倍质量的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中加入式I化合物10%质量的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掉活性炭,滤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水洗,分层后收集有机层,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固体2,将固体2溶解于式I化合物10倍质量的甲醇、乙腈、乙醇或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中,过滤,滤液浓缩去除溶剂后得到式II化合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吲哚菁绿降解杂质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吲哚菁绿降解杂质如式ii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反应溶剂中,于反应温度下,在催化剂和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其中氧化剂选自双氧水、尿素过氧化氢或间氯过氧苯甲酸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溶剂为水,乙腈,甲醇,甲基叔丁醚或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1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碘化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重量为式i化合物的0.3~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与式i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5~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含量为20~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h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聪黄瑜耀雷正郑子晴罗婉莹黄汉任王赛倾黄俊鹏梁虹莫泽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前列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