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085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体厢板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蒙皮、支撑框架和第二蒙皮,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固定梁和多个加强梁,其中,所述固定梁抵贴设置在所述第一蒙皮上;所述加强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梁之间,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第一蒙皮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蒙皮位于所述加强梁远离所述第一蒙皮的一侧,所述第一蒙皮、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蒙皮通过发泡填充剂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梁和加强梁,并在加强梁与第一蒙皮以及加强梁与第二蒙皮之间设置间隔,不仅可以让发泡填充剂可以快速填充第一蒙皮和第二蒙皮之间的空腔,还可以让发泡填充剂连续一体,提升了本车体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厢板,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车体厢板是厢体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到支撑和保护其他构件的作用,其通常由辊压冷弯成型的金属钢板内、外蒙皮和具有保温、隔热等效果的芯材组成。

2、专利公开号为cn11485158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车厢板的生产方法及保温车厢板,只有壳体的连续拉挤成型和在壳体的腔体内注射聚氨酯树脂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形成保温芯材这两道工序,工序流程短,取消内外蒙皮预成型工序、保温芯材发泡分切工序,以及内外蒙皮及保温芯材的胶合切割工序;使得保温车厢板的工序流程大幅度缩短,制造效率提升50%以上,更加有利于工艺质量的过程管控。

3、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实现内、外蒙皮的结构加强,增加了加强隔板,然而,加强隔板将内、外蒙皮之间分割成为多个空腔,使得内、外蒙皮之间的发泡芯材不能连续一体,而是分为多部分,导致车体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让第一蒙皮和第二蒙皮之间的发泡填充剂连续一体,提升车体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包括第一蒙皮、支撑框架和第二蒙皮,其中,

3、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固定梁和多个加强梁,其中,

4、所述固定梁抵贴设置在所述第一蒙皮上,且多个所述固定梁围合形成环形的框架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梁上开设有多个灌浆孔;

5、所述加强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梁之间,且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第一蒙皮平行且间隔设置;

6、所述第二蒙皮位于所述加强梁远离所述第一蒙皮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蒙皮与所述加强梁的间距小于其与所述固定梁的间距,所述第一蒙皮、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蒙皮通过发泡填充剂固定连接。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多个辅助梁,所述辅助梁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梁之间。

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强梁和所述辅助梁内均开设有通浆孔。

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梁、所述加强梁和所述辅助梁均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多个所述固定梁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强梁的端部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辅助梁的内部相连通。

10、更进一步优选的,与开设有所述灌浆孔的所述固定梁相对的所述固定梁上也开设有所述灌浆孔。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辅助梁靠近所述第一蒙皮的一侧和其靠近所述第二蒙皮的一侧均与所述加强梁相平齐。

1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辅助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所述灌浆孔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第一蒙皮的间距和其与所述第二蒙皮的间距相等。

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体厢板的制造方法,使用上述的骨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5、s1,先将多个所述固定梁首尾相接围合形成环形,再将所述加强梁和所述辅助梁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梁之间,形成所述支撑框架;

16、s2,将所述支撑框架抵贴在所述第一蒙皮的顶侧;

17、s3,利用压力机将所述第二蒙皮移动至所述支撑框架的顶侧,并使所述第二蒙皮至所述加强梁的距离与所述加强梁至所述第一蒙皮的距离相等;

18、s4,沿所述固定梁的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灌浆孔高压灌注所述发泡填充剂,使所述发泡填充剂沿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第一蒙皮的间隙、所述加强梁与所述第二蒙皮的间隙、所述灌浆孔和所述通浆孔快速充满所述第一蒙皮与所述第二蒙皮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固定梁、所述加强梁和所述辅助梁的内部,并熟化成型,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灌浆孔作为排气口使用;

19、s5,对所述第一蒙皮和所述第二蒙皮的外缘进行封边。

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发泡填充剂包括聚醚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

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通过设置固定梁和加强梁,并在加强梁与第一蒙皮以及加强梁与第二蒙皮之间设置间隔,不仅可以让发泡填充剂可以快速填充第一蒙皮和第二蒙皮之间的空腔,还可以让发泡填充剂连续一体,提升了本车体厢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23、(2)通过设置辅助梁,不仅可以加强支撑框架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增大发泡填充剂在支撑框架内部的量,使得本车体厢板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加强;

24、(3)通过使用第一蒙皮、支撑框架和第二蒙皮层叠后高压发泡填充的方式对车体厢板进行加工,可以提升车体厢板的加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蒙皮(1)、支撑框架(2)和第二蒙皮(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还包括多个辅助梁(23),所述辅助梁(23)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梁(2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和所述辅助梁(23)内均开设有通浆孔(2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21)、所述加强梁(22)和所述辅助梁(23)均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多个所述固定梁(2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强梁(22)的端部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辅助梁(23)的内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开设有所述灌浆孔(201)的所述固定梁(21)相对的所述固定梁(21)上也开设有所述灌浆孔(20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梁(23)靠近所述第一蒙皮(1)的一侧和其靠近所述第二蒙皮(3)的一侧均与所述加强梁(22)相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辅助梁(2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与所述灌浆孔(201)的轴线方向相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与所述第一蒙皮(1)的间距和其与所述第二蒙皮(3)的间距相等。

9.一种车体厢板的制造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填充剂(4)包括聚醚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蒙皮(1)、支撑框架(2)和第二蒙皮(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2)还包括多个辅助梁(23),所述辅助梁(23)固定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梁(22)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22)和所述辅助梁(23)内均开设有通浆孔(2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21)、所述加强梁(22)和所述辅助梁(23)均为矩形管状结构,且多个所述固定梁(2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强梁(22)的端部和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辅助梁(23)的内部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体厢板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开设有所述灌浆孔(201)的所述固定梁(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于祥余雄利李传涛王远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一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