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73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7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涉及缠绕式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顶盖、外体和冷物蓄料器,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冷出管口,所述顶盖的底部焊接有上嵌适配圈,外体的顶部焊接有上嵌卡圈,所述上嵌适配圈和上嵌卡圈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外部的顶盖、外体和冷物蓄料器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拆卸简单,内管柱体均可以从盖板层的卡接孔内抽出,内管柱体的顶部要比底部粗,内管柱体底端插入后,顶端正好卡住卡接孔,其次卡圈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内管柱体错乱,外体的内部是空心的,内部的结构可以直接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缠绕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缠绕管式换热器相对于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适用温度范围广、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由于自身的特殊构造,使得流场充分发展,不存在流动死区,尤其特别的,通过设置多股管程(壳程单股),能够在一台设备内满足多股流体的同时换热。

2、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 206724747 u的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位于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进液管(10)、位于所述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出液管(20)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液管(10)和出液管(20)之间的四层同轴缠绕的换热管,其中,每层包括一个换热管。本公开提供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具有新型的结构和优良的换热性能。

3、现有的缠绕式换热器具有新型的结构和优良的换热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缠绕式换热器不便拆卸,导致换热器内部容易堆积大量污垢,并且不易清理,其次堆积大量污垢后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会大幅降低,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新型化工行业用换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缠绕式换热器不便拆卸,导致换热器内部容易堆积大量污垢,并且不易清理,其次堆积大量污垢后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会大幅降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包括顶盖、外体和冷物蓄料器,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冷出管口,所述顶盖的底部焊接有上嵌适配圈,外体的顶部焊接有上嵌卡圈,所述上嵌适配圈和上嵌卡圈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外体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热入管口,所述外体底部另一侧开设有热出管口。

3、优选的,所述外体的底部焊接有下嵌适配圈,所述冷物蓄料器的顶部焊接有下嵌卡圈,所述下嵌适配圈和下嵌卡圈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冷物蓄料器的一侧开设有冷物管口。

4、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部卡接有防滑密封圈层,所述外体内的顶部卡接有盖板层,所述盖板层的顶部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盖板层的卡接孔内均插入有内管柱体,所述内管柱体的顶部直径比底部的直径大,所述内管柱体的底部和冷物蓄料器接触。

5、优选的,所述内管柱体的外部靠近盖板层的底部包裹有卡圈,所述卡圈的外部焊接有外圈卡层,所述外圈卡层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外体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外体内的卡槽和外圈卡层相互适配,所述外圈卡层通过卡槽卡接在外体内。

6、优选的,所述内管柱体的外部卡接有螺纹换热柱,所述螺纹换热柱的形状为螺旋形。

7、优选的,所述热入管口的一侧焊接有嵌圈层,所述嵌圈层和热入管口是一体的,所述热入管口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热入管口的外部套接有移动圈层。

8、优选的,所述移动圈层将开口覆盖,所述热入管口的顶部焊接有无线接收端,所述无线接收端的顶部电性连接有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端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控制器,所述伸缩控制器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轴,所述伸缩控制器一端的转轴和移动圈层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热入管口一侧嵌圈层的内部卡接有贴片温度测温器,所述贴片温度测温器的正面电性连接有无线传送器,所述无线传送器和无线接收器相互适配。

10、有益效果

11、本技术中,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外部的顶盖、外体和冷物蓄料器之间均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拆卸简单,内管柱体均可以从盖板层的卡接孔内抽出,内管柱体的顶部要比底部粗,内管柱体底端插入后,顶端正好卡住卡接孔,其次卡圈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内管柱体错乱,外体的内部是空心的,内部的结构可以直接取出,解决了现有的缠绕式换热器不便拆卸,导致换热器内部容易堆积大量污垢,并且不易清理,其次堆积大量污垢后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会大幅降低的问题。

12、本技术中,内部设备在检测到温度差超过限定范围后,会自动控制开口打开散去一部分热气,以此来降低因为温差过大而损坏换热器的可能性,同时换热器通过少量的高热量热气来缩小内部的温度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包括顶盖(1)、外体(2)和冷物蓄料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一侧设有冷出管口(3),所述顶盖(1)的底部焊接有上嵌适配圈(7),外体(2)的顶部焊接有上嵌卡圈(8),所述上嵌适配圈(7)和上嵌卡圈(8)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外体(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热入管口(4),所述外体(2)底部另一侧开设有热出管口(5),所述顶盖(1)的底部卡接有防滑密封圈层(11),所述外体(2)内的顶部卡接有盖板层(13),所述盖板层(13)的顶部开设有卡接孔(18),所述盖板层(13)的卡接孔(18)内均插入有内管柱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2)的底部焊接有下嵌适配圈(9),所述冷物蓄料器(12)的顶部焊接有下嵌卡圈(10),所述下嵌适配圈(9)和下嵌卡圈(10)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冷物蓄料器(12)的一侧开设有冷物管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体(17)的顶部直径比底部的直径大,所述内管柱体(17)的底部和冷物蓄料器(1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体(17)的外部靠近盖板层(13)的底部包裹有卡圈(14),所述卡圈(14)的外部焊接有外圈卡层(15),所述外圈卡层(15)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外体(2)内开设有卡槽,所述外体(2)内的卡槽和外圈卡层(15)相互适配,所述外圈卡层(15)通过卡槽卡接在外体(2)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体(17)的外部卡接有螺纹换热柱(16),所述螺纹换热柱(16)的形状为螺旋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入管口(4)的一侧焊接有嵌圈层(24),所述嵌圈层(24)和热入管口(4)是一体的,所述热入管口(4)的顶部开设有开口(23),所述热入管口(4)的外部套接有移动圈层(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圈层(20)将开口(23)覆盖,所述热入管口(4)的顶部焊接有无线接收端(19),所述无线接收端(19)的顶部电性连接有无线接收器(21),所述无线接收端(1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伸缩控制器(22),所述伸缩控制器(2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转轴,所述伸缩控制器(22)一端的转轴和移动圈层(20)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入管口(4)一侧嵌圈层(24)的内部卡接有贴片温度测温器(26),所述贴片温度测温器(26)的正面电性连接有无线传送器(25),所述无线传送器(25)和无线接收器(21)相互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包括顶盖(1)、外体(2)和冷物蓄料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一侧设有冷出管口(3),所述顶盖(1)的底部焊接有上嵌适配圈(7),外体(2)的顶部焊接有上嵌卡圈(8),所述上嵌适配圈(7)和上嵌卡圈(8)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外体(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热入管口(4),所述外体(2)底部另一侧开设有热出管口(5),所述顶盖(1)的底部卡接有防滑密封圈层(11),所述外体(2)内的顶部卡接有盖板层(13),所述盖板层(13)的顶部开设有卡接孔(18),所述盖板层(13)的卡接孔(18)内均插入有内管柱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2)的底部焊接有下嵌适配圈(9),所述冷物蓄料器(12)的顶部焊接有下嵌卡圈(10),所述下嵌适配圈(9)和下嵌卡圈(10)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冷物蓄料器(12)的一侧开设有冷物管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体(17)的顶部直径比底部的直径大,所述内管柱体(17)的底部和冷物蓄料器(1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散热的缠绕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体(17)的外部靠近盖板层(13)的底部包裹有卡圈(14),所述卡圈(14)的外部焊接有外圈卡层(15),所述外圈卡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超周神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万安环保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