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宪其专利>正文

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55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其壳程管板分别封装在管壳的上下两端,换热管分成若干节,各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壳程管板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管程管板的安装孔中;盲板分别封装在管程管板的外侧,且各盲板上具有起过流作用的凹腔,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穿过下盲板且分别与凹腔连通,各换热管及盲板的凹腔构成一个使热媒沿管壳内多次垂直向循环的流通通路,热媒由进口流入,依次流过各节换热管和上、下管程管板的各内腔后由出口流出,在管壳的侧面则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由于热媒在换热管内多次垂直向流过管壳内部,使热媒在管程内的冷却距离延长至现有设备的4,6,8倍,大大提供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制药领域的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生物制药行业中用于提炼药物的辅助设备,现有换热器为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为多排列管垂直设置在管壳中,热媒(即注射用水或洁净介质)采 用上进下出方式通过列管,而冷媒(即冷冻液或冷却水)由管壳下部进入,并充满列管与 管壳之间的间隙,冷媒在与列管中的热媒交换热量后再由管壳上部排出,这种列管式换 热器的缺点是换热管程短,基本只相当于管壳的高度,导致热交换效率不高。而且热媒 采用上进下出方式,其结构导致仪表及阀门等操作设备都必须设置在管壳顶部,操作时 必须借助扶梯或梯台等登高设施上至可操作高度,由于热媒的温度高达80-90'C,登高 作业的作业面较小,存在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此外,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都是采用单管 板焊接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列管受热胀冷缩使管内压力发生变化并产生裂缝,导致冷 媒进入热媒中而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的隐患。另外由于没有残液设置排放装置,在长期 使用中存在卫生死角或残液,在生物制药领域是不允许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循环效率高,安全性更好的内循环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它包括管壳、上、下盲板、上、下管程 管板、上、下壳程管板、换热管、热媒进口、热媒出口、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所述上、下壳程管板分别封装在管壳的上下两端,换热管分成若干节并沿管壳内纵 向均匀分布,各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壳程管板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上、下管程 管板的安装孔中;上、下盲板分别封装在上、下管程管板的外侧,且各盲板上具有三个 相互分隔的起过流作用的凹腔,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穿过下盲板且分别与下盲板的两个 凹腔连通,各换热管及上、下盲板的凹腔共同构成一个使热媒沿管壳内多次垂直向循环 的流通通路,热媒由进口流入,依次流过各节换热管和上、下管程管板的各内腔后由出 口流出,在管壳的侧面则分别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由于热媒在换热管内多次垂直 向流过管壳内部,使热媒在管程内的冷却距离延长至现有设备的4,6,8倍(根据循环流 动次数),大大提供了换热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管壳内部设有使冷媒沿纵向多次循环流动的分流 结构。这种循环流动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冷却效率。上述分流结构最优选的是以管壳纵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的四块垂直向的分流 板,在各分流板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开有过流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下盲板上设有连通下管程管板内腔的残液放液口。壳程管板与换热管之间采用胀接结构连接。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 采用热媒在管程内循环,延长了管程换热时间,而冷媒在壳程中循环,延长了壳 程换热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2、 由于热媒及冷媒出入口都设置在设备下部,仪表及阀门等操作设备都可以安装 在设备下部,操作人员可以在地面控制换热器的介质温度及流量,免去了以往攀爬的危 险性,提高人员安全的保障性。3、 提高了设备的精度,操作人员可以在地面上控制调节到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温 度和流量。4、 内循环换热器采用双管板式,采用胀接式和焊接式的方法一次性成型且不会泄漏,能承受高温和高压而不开裂,消除了以往设备存在泄漏的安全隐患,并通过设置残液放 液口能将管程内的介质彻底排放干净达到无死角残留的效果,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热媒内循环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4是热媒在本专利技术中流动路线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冷媒内循环示意图6是图5的俯视剖视图7是冷媒在本专利技术中流动路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内循环换热器,主要包括管壳l、上盲板2、下盲板3、 上管程管板4、下管程管板5、上壳程管板6、下壳程管板7、换热管8、热媒进口9、 热媒出口IO、冷媒进口 ll及冷媒出口 12,其中上、下壳程管板6、 7分别封装在管壳1的上下两端,换热管8分成若干节并沿管 壳l内纵向均匀分布,换热管8为热态卫生级不锈钢管制成,各换热管8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壳程管板6、 7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上、下管程管板4、 5的安装孔中;其中管 程管板与换热管之间采用自动焊接方式连接,而壳程管板与换热管之间采用胀接工艺连 接。上、下盲板2、 3分别封装在上、下管程管板4、 5的外侧,盲板与管程管板之间为 螺栓连接,中间垫料为FDA材料。各盲板上具有三个相互分隔的起过流作用的凹腔13,热媒进口 9和热媒出口 10穿 过下盲板3且分别与下盲板的两个凹腔13连通,各换热管8及上、下盲板的凹腔共同 构成一个使热媒沿管壳1内多次垂直向循环的流通通路(图4),冷媒进口 11和冷媒出 口 12相对设置在管壳1的侧壁上。如图5和图6所示,在管壳1内部,以管壳l纵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的四块垂 直向的分流板14,在各分流板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开有过流缺口 15。如图7所示,该四 块分流板14将管壳1内部分隔成独立的四个区域,冷媒由冷媒入口 ll流入管壳内,然 后沿纵向流动到管壳1顶部,通过分流板的过流缺口 15进入第二个区域,再向下流动 至管壳1底部,通过此处分流板的过流缺口 15进入第三个区域…,最后由与第四个区 域连通的冷媒出口 12流出,冷媒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与换热管8中的热媒进行热交换, 且由于沿管壳纵向循环流动,使冷媒在壳程内的换热距离延长成壳程的4, 6, 8倍等的距 离(根据分流板的个数),相对现有技术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此外,在下盲板3上设有连通下管程管板5内腔的残液放液口 12,这样能将管程内 的介质彻底排放干净达到液体无死角残留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 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管壳(1)、上、下盲板(2、3)、上、下管程管板(4、5)、上、下壳程管板(6、7)、换热管(8)、热媒进口(9)、热媒出口(10)、冷媒进口(11)及冷媒出口(12); 所述上、下壳程管 板(6、7)分别封装在管壳(1)的上下两端,换热管(8)分成若干节并沿管壳(1)内纵向均匀分布,各换热管(8)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壳程管板(6、7)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上、下管程管板(4、5)的安装孔中;上、下盲板(2、3)分别封装在上、下管程管板(4、5)的外侧,且各盲板上具有三个相互分隔的起过流作用的凹腔(13),热媒进口(9)和热媒出口(10)穿过下盲板(3)且分别与下盲板的两个凹腔(13)连通,各换热管(8)及上、下盲板的凹腔共同构成一个使热媒沿管壳(1)内多次垂直向循环的流通通路,冷媒进口(11)和冷媒出口(12)相对设置在管壳(1)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设备中的内循环换热器,其特征是它包括管壳(1)、上、下盲板(2、3)、上、下管程管板(4、5)、上、下壳程管板(6、7)、换热管(8)、热媒进口(9)、热媒出口(10)、冷媒进口(11)及冷媒出口(12);所述上、下壳程管板(6、7)分别封装在管壳(1)的上下两端,换热管(8)分成若干节并沿管壳(1)内纵向均匀分布,各换热管(8)两端分别穿过上、下壳程管板(6、7)上的安装孔,并延伸至上、下管程管板(4、5)的安装孔中;上、下盲板(2、3)分别封装在上、下管程管板(4、5)的外侧,且各盲板上具有三个相互分隔的起过流作用的凹腔(13),热媒进口(9)和热媒出口(10)穿过下盲板(3)且分别与下盲板的两个凹腔(13)连通,各换热管(8)及上、下盲板的凹腔共同构成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其
申请(专利权)人:王宪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