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制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050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6
本技术属于制氧机技术领域,尤其为可移动式制氧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本技术,通过在可移动式制氧机中设置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利用齿轮转动的方式,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在安装槽内相对滑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相互替换的支撑制氧机,需要稳定固定制氧机,就可以调出第一支撑杆支撑机体,需要移动制氧机,则只需要把第二支撑杆调出,利用第二支撑杆上的滑轮滑动即可,改装置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有效的提高可移动式制氧机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以及增加其滑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氧机,具体为可移动式制氧机


技术介绍

1、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它的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分离,然后进行精馏将其分离成氧和氮;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它多用于生产氧气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制氧机;由于氧和氮用途很广,因此制氧机在国民经济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制氧机底部均设置有滑轮,以此便于制氧机便携移动,但制氧机本身重量较重,滑轮与地面接触面小,长时间承受制氧机的重量会导致滑轮变形损毁,以此会影响制氧机的正常移动,且制氧机出厂需运输时,制氧机的滑轮会导致其无法有效稳定固定,从而造成制氧机之间会发生侧滑碰撞,容易对制氧机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移动式制氧机,解决了目前可移动式制氧机因滑轮长期承受重力而到最后其变形,从而影响制氧机可正常移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可移动式制氧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且安装槽内壁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二支撑杆一侧设置的齿条杆,以及第一支撑杆一侧设置的齿条杆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带动齿轮转动的转动组件。

6、进一步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第一蜗环和两个第一蜗杆,所述连接杆、第一蜗环和第一蜗杆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体上,两个所述第一蜗环分别与两个第一蜗杆啮合连接,且两个第一蜗环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连接杆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四个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底部的重心处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插接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机体位于适配槽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带动螺纹杆在滑槽内滑动的限定组件。

8、进一步地,限定组件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二蜗杆和第二蜗环,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环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槽内壁上,所述第二蜗环螺纹套设在螺纹杆的外侧。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杆,两个所述稳定杆分别滑动连接在机体底部开设的两个稳定槽内。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可移动式制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在可移动式制氧机中设置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利用齿轮转动的方式,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在安装槽内相对滑动,从而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以相互替换的支撑制氧机,需要稳定固定制氧机,就可以调出第一支撑杆支撑机体,需要移动制氧机,则只需要把第二支撑杆调出,利用第二支撑杆上的滑轮滑动即可,改装置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可有效的提高可移动式制氧机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以及增加其滑轮的使用寿命。

13、2.本技术,通过在可移动式制氧机中设置了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制氧机的重心处,在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时,可以先把支撑板调出,以此利用支撑板支撑制氧机,从而提高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调节的便利性,同时避免因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而导致制氧机高度发生变化的问题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移动式制氧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4)和第一支撑杆(12),且安装槽(3)内壁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与第二支撑杆(14)一侧设置的齿条杆,以及第一支撑杆(12)一侧设置的齿条杆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4),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带动齿轮(13)转动的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6)、两个第一蜗环(5)和两个第一蜗杆(2),所述连接杆(6)、第一蜗环(5)和第一蜗杆(2)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两个所述第一蜗环(5)分别与两个第一蜗杆(2)啮合连接,且两个第一蜗环(5)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连接杆(6)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四个齿轮(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蜗杆(2)的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重心处开设有适配槽(17),所述适配槽(17)内插接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机体(1)位于适配槽(17)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11)一侧固定连接的螺纹杆(7),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带动螺纹杆(7)在滑槽(16)内滑动的限定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限定组件包括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二蜗杆(8)和第二蜗环(9),所述第二蜗杆(8)和第二蜗环(9)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槽(16)内壁上,所述第二蜗环(9)螺纹套设在螺纹杆(7)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定杆(10),两个所述稳定杆(10)分别滑动连接在机体(1)底部开设的两个稳定槽(15)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移动式制氧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4)和第一支撑杆(12),且安装槽(3)内壁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与第二支撑杆(14)一侧设置的齿条杆,以及第一支撑杆(12)一侧设置的齿条杆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4),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带动齿轮(13)转动的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制氧机,其特征在于: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6)、两个第一蜗环(5)和两个第一蜗杆(2),所述连接杆(6)、第一蜗环(5)和第一蜗杆(2)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机体(1)上,两个所述第一蜗环(5)分别与两个第一蜗杆(2)啮合连接,且两个第一蜗环(5)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连接杆(6)的外侧,两个所述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四个齿轮(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月红胡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