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灰仓及干熄炉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028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灰仓及干熄炉除尘系统,其中,储灰仓包括直筒部、灰斗和多个第一肋板,直筒部的出灰端与灰斗的进灰端连接;在直筒部与灰斗的连接处,直筒部的筒壁朝向灰斗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段;多个第一肋板沿着灰斗的周向均匀排布,第一肋板的一端与灰斗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延伸段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肋板增加了直筒部与灰斗的连接面积,使得直筒部与灰斗之间连接强度大大增加。第一肋板沿储灰仓的高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第一肋板能够承受储灰仓的竖向载荷。通过上述设置,增加储灰仓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储灰仓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分离坍塌的概率,从而提高储灰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灰,特别是涉及一种储灰仓及干熄炉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1、干熄焦系统烟气中的粉尘是焦化企业排放的最主要污染物之一,对烟气中粉尘的治理是炼焦企业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

2、干熄焦系统既是炼焦的生产设备,也是炼焦的主要污染源。干熄焦技术是国家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技术,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国内引进了很多烟气除尘系统。储灰仓是干熄焦除尘系统中储存粉尘的必备装置,储灰仓一般与除尘系统中的除尘器相连,用来储存除尘器传输的灰尘,现有技术中的储灰仓在使用过程中,储灰仓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容易分离坍塌,导致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灰仓及干熄炉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储灰仓在使用过程中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容易分离坍塌,导致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灰仓,包括:直筒部、灰斗和多个第一肋板,所述直筒部的出灰端与所述灰斗的进灰端连接;在所述直筒部与所述灰斗的连接处,所述直筒部的筒壁朝向所述灰斗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段;多个所述第一肋板沿着所述灰斗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第一肋板的一端与所述灰斗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段固定连接。

3、另外,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灰仓,还可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灰仓还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接于所述直筒部的外侧,且沿所述储灰仓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直筒部靠近所述灰斗的一侧;所述第二套筒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二套筒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过,并用于将所述第二套筒与外部构筑物连接。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灰仓还包括第三套筒、多个第二肋板,所述第三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侧,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沿所述储灰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套筒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肋板沿所述第一套筒的周向间隔布置,且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连接。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一一对应设置。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肋板靠近所述直筒部的棱角进行倒角设置;所述直筒部和所述灰斗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一肋板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灰斗的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5°-65°。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灰仓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筒部进灰端的仓盖,所述仓盖自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的高度逐渐降低。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盖包括多个加强梁和多个支撑梁,所述加强梁沿所述仓盖的径向方向延伸,并沿所述仓盖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梁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加强梁之间,且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加强梁连接。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仓盖上还设有泄压孔和排气孔,所述泄压孔与外部除尘管道连接,所述排气孔与外部排气管道连接。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灰斗的侧壁的底部上设有检查孔,用以检查所述灰斗内的储灰情况;所述储灰仓还包括插板式卸灰阀,所述插板式卸灰阀用于封堵或开启所述灰斗的出灰口。

13、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熄炉除尘系统,包括以上所述的储灰仓。

14、本申请实施例中,储灰仓用于储存外部设备输入的灰尘,灰尘从直筒部的进灰端进入,随着灰尘的重力作用会落入灰斗中,需要将灰尘排出时,从灰斗的出灰口排出。第一肋板的一端与灰斗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延伸段固定连接,增加了直筒部与灰斗的连接面积,使得直筒部与灰斗之间连接强度大大增加。第一肋板沿储灰仓的高度方向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第一肋板能够承受储灰仓的竖向载荷。多个第一肋板沿着灰斗的周向均匀排布,使得多个第一肋板的受力更加均匀。通过上述设置,增加储灰仓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储灰仓的直筒部与灰斗之间分离坍塌的概率,从而提高储灰仓的安全性。

15、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灰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仓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仓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50)与所述第一肋板(30)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50)靠近所述直筒部(10)的棱角进行倒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侧壁(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5°-6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仓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筒部(10)进灰端的仓盖(60),所述仓盖(60)自中心位置向边缘位置的高度逐渐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盖(6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仓盖(60)上还设有泄压孔(63)和排气孔,所述泄压孔(63)与外部除尘管道连接,所述排气孔与外部排气管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侧壁(21)的底部上设有检查孔(22),用以检查所述灰斗(20)内的储灰情况;

11.一种干熄炉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储灰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灰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仓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仓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50)与所述第一肋板(30)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肋板(50)靠近所述直筒部(10)的棱角进行倒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侧壁(2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5°-6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灰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胜李林陈本成蔡继莹李诗洋崔芙嘉刘云滨赵彤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