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17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和装置,涉及公共建筑消防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确定的疏散人群流量和各应急疏散通道的位置数据输入至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利用模型预测下一时刻各应急疏散通道的疏散人群流量;针对任一应急疏散通道,将其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D‑S证据理论模型中;如果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中,预测准确的信任度大于预测不准确的信任度,则将其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输入至模型,预测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当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大于疏散人群流量阈值,执行预警并启动应急处理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建筑消防,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因素混合的新型智能化社会单位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我国的超高层建筑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我国的超高层建筑也获得了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的规范和标准体系,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巨大的作用。全国各地200m+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建成,成为了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我国200m以上超高层数量约有1344座,其中200~300m有1207座,300~400m有115座,400~500m有15座,500~600m有6座,600m以上有1座。体量如此巨大的建构筑物的不断涌现,给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灭火主要依靠建构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外部灭火限于建筑高度很难达到灭火的目的,特别是新材料的应用,在火灾发生时烟雾、高温和有毒气体迅速扩散,如果灭火不及时或者人员疏散不及时就会极大威胁到内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2021年新消防法明确立法规定,为了有效提升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职业技能,避免出现“小火变大火,小火亡人”事故的发生,社会单位一方面需要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进行监测以及检测,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在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事故发生时,各类消防设施能够正常报警、触发以及动作;另一方面,社会单位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对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演练,提升单位内部相关人员的消防应急职业技能。

2、多年来,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技术在建构筑物火灾事故应急疏散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已得到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在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和降低财产的损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常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与建筑物内其他消防设施系统都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接收并确认火灾信号后,会手动或者自动启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准确给出安全的疏散路径指示,打开消防应急标志灯的指示方向以及应急照明灯,为建筑内的人群提供逃生疏散路线,确保内部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因恐慌造成的拥挤和踩踏事故,提高生存机率。

3、然而近些年随着物联传感、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如何实现基于实时信息捕捉的智能应急疏散,是当前业界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和装置,能够基于各应急疏散通道实时的疏散人群流量,预测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从而实现最优化的人员应急疏散,确保建构筑物内部人员迅速、有序地撤离。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包括:

3、确定疏散人群流量以及应急疏散通道的位置数据;

4、将所确定的疏散人群流量和各应急疏散通道的位置数据输入至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利用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预测下一时刻各应急疏散通道的疏散人群流量;

5、针对任一应急疏散通道执行以下处理:

6、将其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预测的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d-s证据理论模型中,获得所述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

7、如果所述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中,预测准确的信任度大于预测不准确的信任度,则将其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归一化处理后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利用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

8、将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与预设的疏散人群流量阈值进行比较;

9、当预测得到的所述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大于所述预设的疏散人群流量阈值,则执行预警并启动应急处理策略。

10、可选地,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11、根据社会单位建构筑物平面图对每一层进行网格化划分;

12、定义元胞c(i,j,k),c(i,j,k)表示位于i行j列k层的元胞,每一个元胞对应表征当前所在建构筑物k层中的一个应急疏散通道;

13、定义元胞邻居n(i,j,k),n(i,j,k)表示位于i行j列k层元胞的邻居元胞集合,用于表征与c(i,j,k)元胞相邻且影响其状态更新的元胞集合;

14、定义元胞属性evacuation(t),evacuation(t)用于表示在t时刻该位置的疏散人群流量,evacuation(t)=evacuation(i,j,k)(t);其中evacuation(i,j,k)(t)用于表征位于i行j列k层的元胞的疏散人群流量在t时刻的数值;

15、设定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为:evacuation(i,j,k)(t+1)=a*evacuation(i,j,k)(t)+β;

16、其中,a,β为模型的参数,用于表征已知i行j列k层元胞的上一时刻人群流量预测该元胞下一时刻的人群流量。

17、可选地,a,β参数与日常疏散演练数据相关,所述日常疏散演练数据至少包括疏散人流数量、疏散通道长度、防火门宽度,通过多次模拟日常疏散演练确定a,β参数的数值。

18、可选地,所述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至少包括:bel(h1)和bel(h2);

19、其中h1代表预测准确,h2代表预测不准确,bel(h1)代表h1的信任度;bel(h2)代表h2的信任度。

20、可选地,将应急疏散通道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21、利用公式实现归一化处理;

22、其中evacuation(i,j,k)(t)为c(i,j,k)节点处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minevacuation为疏散人群流量的最小值,maxevacuation为疏散人群流量的最大值。

23、可选地,将归一化处理后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利用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包括:

24、将归一化处理后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得到公式:textnormalizedevacuation(i,j,k)(t+1)=a*normalizedevacuation(i,j,k)(t)+β;

25、其中textnormalizedevacuation(i,j,k)(t+1)为预测得到的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

26、可选地,执行预警并启动应急处理策略,包括:

27、实时调整人员疏散路径以及不同应急疏散通道的人流数量,启动疏散指示灯、消防应急广播以及其他消防设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至少包括:Bel(H1)和Bel(H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应急疏散通道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归一化处理后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利用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预测得到下一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归一化后数值,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预警并启动应急处理策略,包括:

8.一种消防应急疏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消防应急疏散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消防应急疏散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应急疏散模型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s证据理论模型输出的结果至少包括:bel(h1)和bel(h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应急疏散通道当前时刻的疏散人群流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应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归一化处理后的疏散人群流量输入至所述基于改进型元胞机的人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问寒石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有熊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