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991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包括: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基于接收端和发射端的相对运动,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中在任意时刻t时终端的速度矢量v;根据得到的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subgt;1</subgt;、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subgt;2</subgt;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subgt;3</subgt;,得到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根据得到的N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subgt;1</subgt;、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subgt;2</subgt;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subgt;3</subgt;,得到N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生成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冲击相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1、通感一体的通信方式中,感知设备由于收发一体,且通信场景中存在被感知(探测)的物体,这就与传统的通信场景存在区别,导致传统的基于几何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很难适用于感知设备。

2、本技术方案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23yff0717700,项目名称:多通道星网链信道仿真模拟器,解决了根据感知设备与被感知物体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生成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冲击相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步骤一,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

3、步骤二,基于接收端和发射端的相对运动,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中在任意时刻t时终端的速度矢量v;

4、步骤三,将基于感知的信道分为三部分,包括: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

5、步骤四,分别得到los径场景下和n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

6、步骤五,根据得到的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根据得到的n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n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

7、进一步的,所述的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包括:

8、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如下所示:

9、

10、其中表示非直视径,表示直视径,kr为莱斯k因子,代表los径在所有径中的比重;

11、建模采用如下公式:

12、

13、的建模采用如下公式:

14、

15、其中:u表示接收天线的天线索引,s表示发射天线的天线索引,n表示簇索引,m表示子径索引,pn表示归一化的簇功率,m表示子径个数,θ表示俯仰角,表示方位角,frx,u,θ表示接收天线垂直方向的方向图,表示接收天线水平方向的方向图,κ表示交叉极化比,φ表示随机相位,表示到达角度信息,表示离开角度信息,表示第u根接收天线的坐标矢量,表示第s根发射天线的坐标矢量,λ0表示波长,v表示终端的速度矢量。

16、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接收端和发射端的相对运动,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中在任意时刻t时终端的速度矢量v,其中的v采用如下公式:

17、

18、

19、

20、其中,vrx和vtx分别表示时刻t接收端和发射端的速度标量,θv,rx和φv,rx分别表示时刻t接收端运动的俯仰角和方位角,θv,tx和φv,tx分别表示时刻t发射端运动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21、进一步的,所述的根据得到的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包括:

22、los径场景,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并将被探测设备虚拟为全向单天线得到h1:

23、

24、h2表示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

25、

26、则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为:

27、

28、其中d3d为感知设备和被探测设备之间的直线距离,ftx,s,θ和frx,u,θ分别表示收发天线的方向图信息;和分别表示收发两端天线阵子的排布信息。

29、进一步的,所述的根据得到的n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n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包括:

30、nlos径场景下,把被探测设备虚拟为为全向单天线,则信道h1表示为:

31、

32、信道h3表示为:

33、

34、nlos径场景的信道冲击响应表示为:

35、hnlos(t)=h1(t)×h2,n(t)×h3(t)

36、其中,h2,n(t)中的n表示回波簇的索引。

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根据感知设备与被感知物体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生成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冲击相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接收端和发射端的相对运动,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中在任意时刻t时终端的速度矢量v,其中的v采用如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得到的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得到的NLOS径场景下的从感知设备到被探测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1、被探测物体散射带来的影响h2和从被探测设备到感知设备之间的信道为h3,得到NLOS径场景下的感知设备整体的信道冲击响应,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无线通信基于几何的建模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接收端和发射端的相对运动,得到非直视径的建模和直视径的建模中在任意时刻t时终端的速度矢量v,其中的v采用如下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感知设备的无线信道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张吉林沈亮李文军王川房保卫刘丽陈开国陈世朴杨聃叶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