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9907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属于耳蜗电极植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设置可相互翻转对接的上手柄与下手柄,以及在下手柄内增设用于对电极进行夹紧定位且可水平驱动的夹持组件,在植入定位时,将电极伸直部分预先嵌设下手柄处,翻转上手柄使其与下手柄相对接,再反向拉动电极直至其弯曲部分回缩至该植入器内侧,最后,利用夹持组件上的一对夹持瓣对电极伸直部位进行夹紧,完成电极与该植入器的轻松定位,在植入工作时,根据患者耳蜗大小,调节电动导轨的直线运动距离,电动导轨带动滑动套向远离耳蜗一侧运动,依靠导绳牵引夹持组件带动电极向耳蜗内部平稳匀速推入,相比较人工手动推动,进一步提高了电极植入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蜗电极植入,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


技术介绍

1、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式听觉辅助设备,包括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植入部分由信号接收及解码模块、刺激电极阵列组成,体外部分由麦克风、语音处理器以及用于向植入部分发送指令的信号发射器组成,医生将刺激电极植入耳蜗,通过电极对耳蜗内功能尚完好的听神经施加电刺激,使重度失聪的病人产生一定的声音知觉。

2、由于耳蜗组织深入颞骨结构内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一项精细而复杂的耳科显微手术,现有技术中普遍的采用“在弯电极前端预埋支撑钢芯,手术时边插入边抽出支撑钢芯”的方法来植入弯电极,但是由于支撑钢芯要插入弯电极前端封装体硅胶内的圆柱孔内,而圆柱孔长且细,在电极推入耳蜗过程中,需要同步将支撑钢芯向外反向抽离,在植入过程中,两者动作难以保持同步进行,此外,采用镊子夹紧电极再进行人工手动推动植入,手动推动难以保持平稳的直线推入,影响电极植入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是通过设置可相互翻转对接的上手柄与下手柄,以及在下手柄内增设用于对电极进行夹紧定位且可水平驱动的夹持组件,在植入定位时,将电极伸直部分预先嵌设下手柄处,翻转上手柄使其与下手柄相对接,再反向拉动电极直至其弯曲部分回缩至该植入器内侧,最后,利用夹持组件对电极伸直部位进行夹紧,在植入工作时,根据患者耳蜗大小,调节电动导轨的直线运动距离,电动导轨带动滑动套向远离耳蜗一侧运动,依靠导绳牵引夹持组件带动电极向耳蜗内部平稳匀速推入,提高电极植入精确度。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包括上下翻转对合的下手柄与上手柄,所述下手柄与上手柄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两端开口的穿槽,所述下手柄与上手柄的前端开口处均嵌设有下导套和上导套,所述下导套与上导套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用于电极穿行的引导槽,所述下手柄远离下导套一侧的开口处滑动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下手柄的底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端固定安装有与远离下导套一侧的开口相对接的引导套;

3、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开口处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相对端壁上均通过弹性结构固定有与其滑动安装且与下导套位置相对应的夹持瓣,所述夹持瓣外端壁上嵌设安装有位于弹性结构内侧的磁性块,所述定位环内端壁上嵌设安装有与磁性块相对应的电磁片;

4、所述安装槽内底部安装有电动导轨,所述引导套的底端滑动安装有与电动导轨相连接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端部固定连接有导绳,所述导绳另一端向上越过引导套并连接于定位环端部。

5、进一步的,所述上手柄下端边缘部设有转动部,所述下手柄上端边缘部开设有与上手柄转动部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弧形转动瓣,所述转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与弧形转动瓣相匹配的弧形导向槽。

6、进一步的,所述下手柄与上手柄在对接后上下两个开口形成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手柄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观察口。

7、进一步的,所述下导套与上导套对接后形成外宽内窄的喇叭形导柱,所述喇叭形导柱外端裸露于下手柄与上手柄相对接的外部,且安装槽宽度大小大于下导套、上导套引导槽的内径大小,在电极植入前,首先将电极直的部分置于下手柄上,电极直部分的两端分别嵌合于下导套和夹持组件上,再向下手柄上转动翻转上手柄,上手柄与下手柄相对接后,电极弯曲的部分置于下导套与上导套外。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内侧的端壁上开设有与夹持瓣端部相匹配且向内凹陷的弧形槽,所述夹持瓣端部开设有与弧形槽相匹配的外环槽,所述弹性结构设有一对,一对弹性结构上下分布于外环形槽外端壁上,且一对弹性结构另一端固定于开设在弧形槽内壁上的圆孔内。

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于圆孔以及外环槽相对端壁之间的导杆,所述导杆上套接有固定连接于外环槽与弧形槽相对端壁之间的压缩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外侧中部开设有一端敞口的驱动槽,所述电磁片嵌设安装于驱动槽内壁上,所述磁性块嵌设安装在与驱动槽位置相对应的外环形槽端壁上,在初始状态下,电磁片处于断开状态,在多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一对夹持瓣相互对接,当需要对电极进行定位时,启动电磁片,依靠电磁片对磁性块的磁吸作用,使得一对夹持瓣反向运动呈打开状态,待将电极伸直部分嵌设于一对夹持瓣之间后,关闭电磁片,在压缩弹簧弹性复位作用下,一对夹持瓣相对运动实现对电极的夹紧定位。

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环底端固定连接有滑片,远离下导套一侧的下手柄上开口以及引导套内端壁上均开设有与滑片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导绳固定连接于定位环底端侧壁上。

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在电极植入前,将电极伸直部分的端部嵌设于下导套的引导槽内,电极伸直部分的另一端部位于一对夹持瓣之间并延伸向外,将上手柄翻转扣接于下手柄上,上导套与下导套对接后对电极进行定位;

14、步骤二:反向拉动电极直至电极的弯曲部分也引导置于下手柄与上手柄内,电极弯曲部分的端部略裸露于喇叭形导柱的外部,再关闭电磁片,利用一对夹持瓣对电极伸直部位进行夹紧,完成电极与该植入器之间的定位;

15、步骤三:在植入过程中,手持对接后的下手柄与上手柄,将下导套与上导套所形成的圆锥形导柱贴合在耳蜗外部,启动电动导轨,电动导轨带动滑动套向远离耳蜗一侧运动,依靠导绳牵引夹持组件反向带动电极向耳蜗内部推入直至电极弯曲部分完全推入耳蜗;

16、步骤四:待植入工作完成后,关闭电动导轨,启动电磁片,向上翻转上手柄,将该植入器从电极上移出。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18、(1)本方案是通过设置可相互翻转对接的上手柄与下手柄,并在下手柄内增设可水平驱动且用于对电极进行夹紧定位的夹持组件,在植入定位时,将电极伸直部分预先嵌设在下导套处,再翻转上手柄使其与下手柄相对接,再反向拉动电极直至其弯曲部分回缩至下导套与上导套相对接的内侧,最后,利用夹持组件上的一对夹持瓣对电极伸直部分进行夹紧,完成电极与该植入器的定位,在植入工作时,根据患者耳蜗大小,调节电动导轨的直线运动距离,电动导轨带动滑动套向远离耳蜗一侧运动,依靠导绳牵引夹持组件带动电极向耳蜗内部平稳匀速推入,直至电极弯曲部分完全推入耳蜗,相比较人工手动推动,进一步提高了电极植入精确度。

19、(2)本专利技术中的夹持组件包括定位环、一对夹持瓣以及弹性结构等组成,当电极伸直部位嵌设于一对夹持瓣中部后,且上手柄翻转对接于下手柄后,利用相互对接的上导套与下导套对电极进行导向定位,便可将电极向后拉动直至电极弯曲部分的端部被限位于上导套与下导套对接处,此时,只需关闭电磁片,便可实现一对相对复位运动的夹持瓣对电极伸直部位进行夹紧,无需人工采用镊子手动进行夹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包括上下翻转对合的下手柄(1)与上手柄(2),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两端开口的穿槽,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的前端开口处均嵌设有下导套(11)和上导套(21),所述下导套(11)与上导套(21)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用于电极(3)穿行的引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1)远离下导套(11)一侧的开口处滑动安装有夹持组件(5),所述下手柄(1)的底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端固定安装有与远离下导套(11)一侧的开口相对接的引导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柄(2)下端边缘部设有转动部,所述下手柄(1)上端边缘部开设有与上手柄(2)转动部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弧形转动瓣,所述转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与弧形转动瓣相匹配的弧形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在对接后上下两个开口形成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手柄(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观察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套(11)与上导套(21)对接后形成外宽内窄的喇叭形导柱,所述喇叭形导柱外端裸露于下手柄(1)与上手柄(2)相对接的外部,且安装槽宽度大小大于下导套(11)、上导套(21)引导槽的内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51)内侧的端壁上开设有与夹持瓣(52)端部相匹配且向内凹陷的弧形槽,所述夹持瓣(52)端部开设有与弧形槽相匹配的外环槽,所述弹性结构设有一对,一对弹性结构上下分布于外环形槽外端壁上,且一对弹性结构另一端固定于开设在弧形槽内壁上的圆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于圆孔以及外环槽相对端壁之间的导杆(53),所述导杆(53)上套接有固定连接于外环槽与弧形槽相对端壁之间的压缩弹簧(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外侧中部开设有一端敞口的驱动槽,所述电磁片(55)嵌设安装于驱动槽内壁上,所述磁性块(56)嵌设安装在与驱动槽位置相对应的外环形槽端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51)底端固定连接有滑片(57),远离下导套(11)一侧的下手柄(1)上开口以及引导套(4)内端壁上均开设有与滑片(57)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导绳(6)固定连接于定位环(51)底端侧壁上。

9.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包括上下翻转对合的下手柄(1)与上手柄(2),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两端开口的穿槽,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的前端开口处均嵌设有下导套(11)和上导套(21),所述下导套(11)与上导套(21)相对端壁上均开设有用于电极(3)穿行的引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1)远离下导套(11)一侧的开口处滑动安装有夹持组件(5),所述下手柄(1)的底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端固定安装有与远离下导套(11)一侧的开口相对接的引导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手柄(2)下端边缘部设有转动部,所述下手柄(1)上端边缘部开设有与上手柄(2)转动部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弧形转动瓣,所述转动槽内壁上开设有与弧形转动瓣相匹配的弧形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手柄(1)与上手柄(2)在对接后上下两个开口形成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手柄(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与穿槽相连通的观察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电极引导植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套(11)与上导套(21)对接后形成外宽内窄的喇叭形导柱,所述喇叭形导柱外端裸露于下手柄(1)与上手柄(2)相对接的外部,且安装槽宽度大小大于下导套(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塞伯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